【摘要】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临床以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三大症状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异位妊娠患者保存输卵管、恢复生育能力开创了一条新路。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祖国医学中并没有异位妊娠病名,但在“经停腹痛”“少腹瘀血”“经漏”“经闭”及“癥瘕”等病证中有相关的描述。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上,本病机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由于孕卵未能移行胞宫,在输卵管内发育,以致胀破脉络,阴血内溢于少腹,发生瘀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证候。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避孕失败(IUD避孕失败,发生几率较大)和其他影响输卵管管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的疾病有关。
辨证施治
中医学上,异位妊娠辨证主要是“少府血瘀”之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未破损期,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已破损期又可分为休克型、不稳定型及包块型,分别予以益气固脱,活血祛瘀,破瘀消癥。在现代医学中,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期待疗法。手术治疗又分为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分别为保留和切除患侧输卵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广泛发展,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以往单纯应用西医治疗,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最大限度的保存输卵管的正常解剖和功能,特别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异位妊娠保守治疗首先需要排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者;诊断不明确者;异位妊娠有进展者(血HCG处于高水平,附件区大包块等);随诊不可靠者;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证者。在药物应用方面主要涉及西药(MTX、米非司酮),中药(中成药、中药汤剂及天花粉注射剂)。
MTX与中成药、中药:聂敦利[2]应用MTX与MTX+大黄蛰虫胶囊对照治疗异位妊娠,结果显示观察组可以增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缩短血HCG值恢复正常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并可以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周兰芳[3]应用MTX与MTX+中药对比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血HCG下降率,包块直径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王虎良[4]将中西药联合组和西药组进行了回顾性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血HCG降至正常的平均天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蜈蚣花粉汤能搜风通络、祛瘀逐胚功能分不开。
米非司酮与中药:田颖[5]应用米非司酮与加服中药相对比治疗异位妊娠。米非司酮属孕激素拮抗剂,可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脉变性,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使LH分泌减少,黄体溶解,胚囊坏死而流产。中药以活血化瘀、消症杀胚为主,可调节集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使异位妊娠病灶加快消退吸收,对盆腔包块缩小、吸收及日后输卵管的复通有显著疗效。谢英花[6]同样应用米非司酮加服中药,其治愈率为95.24%。
米非司酮、中药与天花粉:裴丽华[7]采用三联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
MTX、米非司酮与中药:王素英[8]应用三联药物结合治疗异位妊娠(MTX+米非司酮+中药),具体方法为:MTX 50mg,肌肉注射,3~5天重复应用,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日,共3天。中药以丹参、赤芍、桃仁、天花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腹痛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出血者加地榆炭、艾叶炭,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同时根据病情加当归、党参、金银花、连翘等补气补血及清热解毒药,日1剂,2周为1个疗程。本组观察证明中药治疗疗效肯定,特别对于HCG下降而盆腔仍有包块者西医多无良策,配合应用中药,利于包块的吸收。张霞[9]应用MTX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其治愈率为91.4%。
中药外敷治疗:黄丽云[10]在探讨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性的新方法中,应用宫外孕号方与辅以双柏散作对比治疗异位妊娠取得显著疗效。双柏散组成:侧柏叶、黄柏、大黄、泽兰、薄荷等,为苦寒性凉药,敷于下腹部肌肤,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同时涉及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起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发挥经络效应。配合低温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有效的减少组织充血或出血,减轻疼痛,防止破裂。协同清热解毒,不仅可提高杀胚能力,还能加速血肿吸收缩短病程,从而大大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结 论
从以上的临床研究来看,将中医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标本兼治增强了杀胚效果,提高了肌体的免疫力,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中医的“活血化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同时根据病情佐以加减,体现了中医的同病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