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尽早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健宫医院住院分娩的2007年1月~2008年12月胎盘早剥患者100例。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46%,产前确诊率40.00%,围生儿死亡率11.89%,产后出血率21.43%.产程进展过快23.57%,妊娠期高血压15.00%,胎心监护异常49.29%,腹痛48.57%,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细密宫缩19.14%.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特别注意胎心监护异常,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 胎盘早剥;胎心监护;早期诊断;细密宫缩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组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健宫医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共100例,将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情况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尽早识别胎盘早剥并及时治疗,改善母婴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10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0.46%.孕妇年龄19~38岁,平均27.4岁,发病时孕龄28.3~42+5周,其中孕龄<37周45例(45.00%),孕龄≥37周55例(55%),初产妇44例(44.00%),经产妇56例(56.00%),双胎妊娠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提示胎盘后血肿或增厚,产后常规检查胎盘有凝血块压迹。轻型(包括Ⅰ、Ⅱ度),胎盘剥离面积≤1/3,本组轻型63例,占63.00%,重型(含Ⅲ度)胎盘剥离面积>1/3,或伴子宫胎盘卒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本组重型37例,占37.00%.
1.2.2 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和/或辅助检查即能做出诊断者为产前确诊,共40例,占40.00%,其中轻型产前确诊率20.63%(13/63),重型产前确诊率72.97%(27/37)。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产程进展过快24例,妊娠期高血压病15例,胎膜早破11例,外伤11例,脐带因素8例,羊水过多8例,催产素引产5例,子宫因素(肌瘤、纵膈)5例,其他(梗阻、胎位不正、梅毒)9例,不明原因4例。
2.2 临床表现 见表1.略
2.3 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 见表2、3.产后出血21例,出血量≥1000ml6例,DIC4例,失血性休克5例,子宫胎盘卒中15例,无孕产妇死亡,无子宫切除者。{NextPage}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病因 胎盘早剥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血管病变及机械因素有关[1].本组产程进展过快者24例,占24.00%,为首位发病诱因。24例中总产程少于6h共23例,其中急产4例,有11例第二产程5min,有6例系催产素引产。可能由于宫缩过强过频,导致胎盘早期剥离。故应严密观察产程,防止产程过快及规范催产素使用,以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另外,不要忽略对产程进展快者的观察,反而更应该重视监测其胎心及羊水性状,使能尽早诊断并及时处理。本组中存在妊娠期高血压者15例,占15.00%,居第2位,较文献报道的31.7%低[2].这与近年来围产保健的普遍开展,许多妊娠期高血压病及时得到诊断及规范化治疗,而降低了并发症有关。
3.2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胎盘早剥的产前确诊率低,本组40.00%,其中轻型20.63%,重型72.97%.这与近年来胎盘早剥临床表现趋于不典型有关。本组100例中49例有腹痛表现,持续性腹痛4例,均见于重型,其余均为间歇性腹痛,多数与早产或先兆临产的宫缩难以鉴别。有阴道流血表现仅39例。对于下列情况应引起重视。①保胎效果差的早产,持续保胎下仍有少量阴道流血或不规则宫缩,不伴有宫颈容受及宫口开大。②不明原因的胎心监护异常,尤其合并细密宫缩者。本组100例中,有分娩前8h内胎心监护记录67例,胎心监护异常阳性率49%,占所有临床表现的第2位,仅次于B超的阳性率。其中合并有细密宫缩13例,细密宫缩即宫缩间隔少于30s,宫腔内压力低于30mmHg.胎心监护异常的表现大致分为3种:①基线平,细变异差,无明显加速反应。②重度变异减速。③频发早减或晚减。尤以前2种为主要表现。本组中13例细密宫缩均发生在宫口未开时。故对于症状不典型,未进入产程者尤有诊断价值。本组重型中的2例足月胎死宫内,即在入院时表现出典型的细密宫缩及胎儿窘迫图形,值班医师仅作一般的胎儿窘迫处理。结果均在入院后1h左右胎死宫内,经B超确诊为胎盘早剥。④血性羊水。产程中见血性羊水,尤其胎心异常者,应当机立断,尽快终止分娩。⑤难以解释的间歇性腰背痛,应警惕后壁胎盘早剥。另外近年来研究证明,血液方面的检测如AFP,叶酸,亚硝酸,过氧化物检测,也有助于及早诊断胎盘早剥。如AFP>2.5倍中位数,可作为早产孕妇预测胎盘早剥的一项指标[3].
3.3 胎盘早剥的治疗 应根据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时胎龄而决定。发生胎儿死亡病例,首先考虑阴道分娩,积极处理并发症。早剥发生在足月或近足月时,母儿情况良好,可予阴道分娩,本组轻型阴道分娩率50%.当危及母亲及胎儿时需及时剖宫产,本组重型剖宫产率91.89%,无孕产妇死亡。在一些极早期妊娠发生胎盘早剥的稳定病例中,可保守治疗,但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加强胎心监护,动态B超及AFP检测等,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改善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光,熊庆。产科急症[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2-53.
[2]赖壬娣。胎盘早剥1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9-2541.
[3]刘明晖,赵右更。预测胎盘早剥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