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方法 首先,在阴道壁粘膜层下方注入生理盐水(对无高血压的患者,可于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去甲肾上腺素4-5滴),使阴道壁局部(即拟行切开的部位)形成"水垫",在阴道壁穹窿的顶端与会阴体及尿道下方之间,行一个倒三角形切口,全层切开粘膜及其下方的阴道直肠及膀胱筋膜层,即形成三角形"桥"体。"桥"体的宽度根据阴道壁膨出的程度而定,如中度膨出,"桥"体一般宽2cm。锐性分离"桥"体左右两侧的附带阴道直肠膀胱筋膜的阴道粘膜全层,约3-5mm,以利于缝合。采用单极电凝热透法电凝"桥"体表面的粘膜组织,使之丧失分泌功能。用3-0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电凝热透处理后的"桥"体粘膜,使其形成一管状结构。用4号丝线将阴道壁"桥"体两侧的筋膜加固缝合于"桥"体上,用延迟可吸收线缝合阴道壁粘膜。
(二).讨论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最新理念为1992年De Lancey教授提出的盆底支持结构3个水平的理论:第一水平支持为上层支持结构,由主韧带,宫底韧带联合组成;第二水平支持为宫旁和盆壁支持结构,由肛提肌群,直肠阴道筋膜和膀胱阴道筋膜组成;第三水平支持为远端支持结构,由会阴体,尿道括约肌和肛门阴道筋膜组成;De Lancey 教授还提出了盆底功能重建的生物力学要求为:第一水平重在悬吊,第二水平应加强中部-阴道侧方支持,第三水平主要进行远端融合。阴道壁膨出的主要原因是DeLancey描述的第2.3水平的缺陷,即阴道直肠膀胱筋膜损伤和薄弱,手术治疗的重点应加固阴道直肠膀胱筋膜。因此,治疗的基本点是用解剖的恢复达到功能的恢复,其精髓重在"支持"和"重建"。传统的阴道壁膨出的修补手术,为切除阴道壁膨出的粘膜,从现代解剖学的概念来说,此种修复手术没有达到重建盆底结构的目的。故手术后阴道壁膨出的复发较高,而且在分离,切除阴道壁膨出粘膜的过程中,出血较多,这些都是临床上麻烦的问题。"桥"式缝合术,保留了自体多余的阴道壁粘膜,并使之成为"衬垫",用以修补阴道筋膜的缺损,起到了"桥"的作用,加固了阴道壁的薄弱区。在手术过程中,阴道粘膜切开前的生理盐水全层注入,形成水垫,可以避免直肠膀胱损伤的并发症,单极电凝热透处理粘膜层,减少出血,破坏分泌功能,术后无囊肿形成。这项微创手术的适应范围:1、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道松弛 2、主观认为性生活质量不高3、分娩导致的阴道裂伤 4、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高腹压造成的阴道前、后壁膨出(轻、中度)5、生殖道反复感染、久治不愈。总之,阴道壁的"桥"式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简便及经济的新术式。此项技术在辽宁省首家开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