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处理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胎盘早剥17例,发病率0.33%.围产儿死亡7例,死亡率38.9%,产妇子宫切除1例。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孕期加强产前检查,早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胎盘早剥发生率,减少胎儿死亡率。

  [关键词]  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此病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产科医师必须十分重视胎盘早剥的诊断,正确处理,以降低母婴病死率。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分娩总人数5083例,胎盘早剥17例,发病率0.33%.围产儿总数18例,死亡7例,死亡率38.9%.初产妇8例,经产妇9例,分别占47%、53%.其中双胎1例,年龄22~36岁,平均29.1岁。孕周22~39+6周,其中22~27+6周2例占11.8%,28~36+6周12例占70.6%,37~40周3例占17.6%.本组病例中所有孕妇均未作过正规产前检查。

  1.2  诊断标准[1]  轻型:有间歇性腰腹痛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无任何症状体征,产后发现胎盘后血肿及胎盘早剥不超过总面积的1/3,子宫软,宫缩有间歇,胎心正常,腹部压痛不明显,无应激试验正常,无明显贫血,血常规正常;重型:有阴道出血或伴持续性腹痛,子宫不放松,宫底升高,休克,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且胎盘剥离面超过1/3,胎心监护异常或胎死宫内。本组病例中轻型者6例,重型者11例。

  1.3  临床表现  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8例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子宫压痛,2例有胎心、胎位不清,3例有板状腹,4例无典型板状腹、子宫压痛不明显、仅有胎心率的变化。

  2  结果

  2.1  发病因素  见表1.

  2.2  B超检查  B超对诊断胎盘早剥有重要意义。本组B超检查14例,有12例提示胎盘增厚超过35~40毫米,胎盘与宫壁间见大小不等低回声及液性暗区,胎盘周围境界模糊等声像图,诊断符合率85.8%,2例漏诊,可能因为胎盘附着子宫后壁的早剥易被忽视或因为剥离面不小等原因。故对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必须详细了解病史及体征动态变化,不能认为B超未提示异常就盲目排除胎盘早剥可能。{NextPage}

  2.3  分娩方式与母婴预后  本组17例中,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14例。17例产妇无一例死亡,术后无并发症,围产儿中有4例死胎,新生儿死亡3例。Apgar评分在7分以上者8例。14例剖宫产中子宫胎盘卒中5例、DIC1例、子宫切除1例。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原因  胎盘早剥与妊高征有明显的关系,已被证实。本组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9例,占53%,为发病首位。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这可能是妊高征患者由于胎盘附着部位的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发生痉挛,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而出血,形成血肿,逐步扩大,使胎盘与子宫壁剥离。胎膜早破也是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本组中胎膜早破4例,占23.6%,仅次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学者证实胎盘早剥患者中慢性羊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胎盘早剥患者,胎膜早破的患者易发生胎盘早剥,其机制可能为胎膜早破后羊水的流出可导致胎盘与子宫壁的剥离,引起底蜕膜附着处胎盘剥离。因此对胎膜早破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此外,机械性因素如外伤、性交、脐带绕颈或过短、重体力劳动、急产也是胎盘早剥的诱因。

  3.2  胎盘早剥的处理  一旦确诊应尽快结束分娩,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如轻型胎盘早剥一般情况良好,无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可经阴道分娩者,在胎心监护和心电监护下,可经阴道试产。对估计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的轻型或重型胎盘早剥或病情持续恶化或胎儿窘迫者,尤其是初产妇,不论胎儿存活与否,不能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应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否则会造成胎盘继续剥离、更多出血、休克、DIC、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剖宫产同中子宫胎盘卒中的子宫切除问题,应相当慎重,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指征,如伴宫缩不良经各种救治方法均无效,出血量多,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果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本组胎盘早剥发生子宫胎盘卒中5例,因宫缩好而未行子宫次全切除。1例因出现DIC,行子宫次全切除。

  3.3  胎盘早剥的预防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威胁母儿生命安全的急腹症。如能积极预防,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则可降低发生率,减少胎儿死亡。1)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妊高征是降低本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2)妊娠晚期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及外伤,加强孕期教育,避免性生活,本组外伤及性生活史者2例占11.7%,尤其是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外力经腹壁直接影响胎盘,致胎盘后血肿,血肿刺激子宫收缩可造成大面积出血且易感染。3)加强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典型的胎盘早剥诊断并不困难。对有一定的发病诱因,但症状体征不典型者,要注意早期识别早剥的一些征象,并与常混淆的诊断如早产、宫缩紧等鉴别,且动态观察、反复检查,并重视病人的主诉,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