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做好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如何更好的角色转换

  刚刚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大多不能很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因为学校是一个较为单纯的个体,接触的是老师、同学及健康的人群,而在医院接触到的是不同素养、不同阶层、不同需求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好的洞察患者的需求,加之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不信任,使她们产生恐惧、焦虑,对未来的实习工作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发现问题,及时与其沟通举实例讲个案,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

  2  崇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护生从实习初期就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爱",工作中要认真、耐心、踏实、细致、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带教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树立专业形象。

  3  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护生在实习阶段应加强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期制定目标,不断积累经验。初期:老师应先试教,使她们掌握要领,及时加以指导纠正,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中期:老师应适时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尽量给她们提供操作及书写机会,但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以分析。后期:护生在实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鼓励参加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讨论,书写标准护理计划,培养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即将担任的护士岗位,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善于思考、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胆大、心细,要求学生学会三动:动脑、动手、动口,遇到问题做到四多: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沟通。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端庄的仪表,优美的体态,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可给患者一个好的印象,加深患者的信任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4  因材施教,激发潜能

  实习中每位学生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带教方案和计划,对素质、理论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提供单独收集资料的机会,满足认同感,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习及工作激情。对那些各方面相对差的护生应多指导、多鼓励、多沟通、循序渐进、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不断进步。{NextPage}

  5  护士长加强管理,重视带教工作

  护士长在护生整个实习过程中起到督导作用,这就要求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强调带教老师的模范表率作用,经常组织护生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实习结束前,科室对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进行综合考评,带教老师要帮助护生找出问题的根本,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老师更应敢于面对学生的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护士长及时做好沟通及反馈,以便提高临床带教的整体水平。

  6  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应临床的需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从护生实习起应加强安全及法律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严防医疗事故差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