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因和病理诊断结果,提高对异常性子宫出血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集的551例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总结其特征。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24例(76.95%),子宫内膜炎93例(16.88%),子宫内膜息肉16例(2.90%),子宫内膜癌10例(1.8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1.4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以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其次为子宫内膜炎;宫腔镜观察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尤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临床病因;病理诊断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包括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和由全血或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两大类,表现的形式不一,可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也可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接触性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临床鉴别困难,容易误诊[1].随着妇科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检查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在观察的同时可以更精确地取子宫内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提高了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现将2006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51例患者年龄23~73岁,平均42.6岁,病程4个月~2年。临床表现:月经过多,月经频发,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出血,月经过少等。

  1.2  仪器和方法  仪器:日本Olympus连续灌流式直径4.5mm硬管型宫腔镜。检查方法: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7d,不规则出血可选在任何时间。宫腔镜检查前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史,常规妇科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碘伏棉签消毒宫颈管,2%利多卡因棉签插入宫颈管内口,浸润麻醉2~3min,以5%葡萄糖液作膨宫介质,宫腔压力为100~120mmHg,缓慢置入宫腔镜并观察宫颈管有无异常,由远及近观察宫腔内的可疑区和宫腔整体形态。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宫腔镜检查后定位取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标本经10%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观察。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d,禁止性生活2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x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分析  55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不规则阴道出血301例(54.63%),月经紊乱70例(12.70%),持续阴道出血65例(11.80%),经量增多、经期延长58例(10.53%),月经过少34例(6.17%),绝经后出血23例(4.17%)。本组资料显示以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为主,占54.63%,与其他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NextPage}

  2.2  宫腔镜观察结果  宫腔镜观察显示增生状宫内膜209例,内膜息肉状增生181例,炎性子宫内膜102例,可疑内膜病变59例。

  2.3  病理诊断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24例(76.95%),子宫内膜炎93例(16.88%),子宫内膜息肉16例(2.90%),子宫内膜癌10例(1.8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1.45%)。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本组其他病因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出血病因与年龄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发病年龄是40~50岁,共217例(51.18%);子宫内膜炎以30~40岁患者居多,共41例(44.09%);子宫内膜癌大于50岁的患者占60.00%.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原因复杂,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在临床上可由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也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二者临床表现常不易区分,并常把一些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通过宫腔镜观察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对病因进行鉴别诊断。本组资料分析发现,54.63%的患者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临床表现,76.95%的患者属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癌与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越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越高,对于高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常无排卵,易导致卵巢功能衰退,使雌二醇分泌过多和雌激素水平增高,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本组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炎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第二位,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容易长期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以上行感染,可能加重出血。本组406例患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符合率为73.68%.

  由于宫内膜是对卵巢激素最敏感的靶器官,子宫内膜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受卵巢雌、孕激素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可间接反映患者体内卵巢激素的功能状态;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做诊断性刮宫送病理学检查,不但可以了解有无子宫内膜病变如内膜息肉、炎症或恶性病变等,而且还可以了解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反应性,有无排卵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发育程度,从而较准确地判断功血的类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2].如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大多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间长短不一,无正常月经周期可循,有的分泌期内膜脱落后正常内膜呈现分泌不良,有的月经后半期或月经期前仍呈增生期表现可考虑黄体功能不足或无排卵型功血诊断,月经期明显延长者诊刮见增生期和分泌期并存的应考虑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若子宫内膜表现分泌反应不同步及内膜呈不规则脱落,则多见于异位妊娠且子宫不规则出血时间较长者。绝经后妇女以卵巢功能衰退变化最为突出,虽然雌激素水平下降,但55岁以上部分妇女卵巢的间质细胞不萎缩反而呈增生,这些细胞活性良好,卵巢门细胞亦有增生;在绝经后,仍可分泌雌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内膜增生而无孕激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后,子宫内膜就会不完全脱落,引起不规则的出血[2].

  宫腔镜观察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①宫腔镜检查可以进入宫腔,直接观察整个宫腔形态、颜色,无盲区,全面了解子宫内膜生理及病理改变;②可在直视下对宫腔内可疑病变部位定位活检,具有直观、准确、微创等特点,是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3];③镜体的前部能够进入子宫腔对所观察的图形具有一定放大效应[4],对宫内占位病变及异常内膜的分辨率高,观察更清楚,降低了漏诊几率[5];④超声虽然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创等特点,对诊断盆腔包块作用明显,但对<1cm的宫内病变不易发现,而宫腔镜检查差可以弥足这一不足;⑤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利于普及。宫腔镜检查有时可导致子宫穿孔、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6],所以检查应注意事项:①观察细致,避免遗漏病变,尤其是靠近子宫角处的微小病灶;②取材要合理、完整,为病理学检查提供良好的标本,提高诊断率;③掌握宫腔镜禁忌证,如急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心肝肾功能衰竭和不能耐受检查中;④宫腔内压力要适中,防止过大,易引起炎症播散。宫腔镜检查的缺点是膨宫压力和膨宫介质可能会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播散。{NextPage}

  总之,掌握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与年龄的相关性等,与宫腔镜观察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同时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是一种安全、不可替代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琳冬,常畅,任燕梅。异常子宫出血1531例病理诊断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6):37-38.

  [2]许亚莉。异常子宫出血104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7):143.

  [3]段华。宫腔镜应用范围、变化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44-646.

  [4]金巧凤,赖爱鸾,张丹,等。彩超、宫腔镜、病理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4):261.

  [5]夏恩兰。宫腔镜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

  [6]夏恩兰,段华,刘玉环。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