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Orem自护学说在产后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2008年6~12月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分成两组,其中200例采用Orem自护学说指导下护理(观察组),另外20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在两种护理模式护理下,产后产妇自理能力、奶胀、乳头皲裂情况,对产后护理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奶胀、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Orem自护学说指导下的产后自护模式较传统产后护理模式能较大地提高产妇产后的自理能力,降低产后奶胀、乳头皲裂的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丰富了护士职业内涵。
[关键词] 自护学说;产后护理;自然分娩;自理能力;母乳喂养;满意度
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人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整体,当人的自理能力不能满足其自理需要时,就产生了自理缺陷,也就确定了他需要护理[1].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意识及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自护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的孕产妇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其自身的生活能力都较低,经过分娩期后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要在产后尽快恢复自理活动能力,又要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担负起照顾护理婴儿的责任。在产后护理中,我科在Orem自护学说指导下,既要直接满足其自理需求,又要通过健康教育、技能训练等方法提高其自理能力,充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让产妇实现自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6~12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00例采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均行会阴侧切术,并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
1.2.2 观察组 以Orem自护学说为指导思想,根据产妇产后存在的护理问题,相关因素制定护理计划,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执行者包括护士和产妇两方面,且以产妇为主。①改变护士及产妇家属传统护理理念:Orem自护学说将护理的任务确定为帮助护理对象进行自我护理[2].护士及家属不应无原则的包揽全部活动,护士应多和产妇及家属交流,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都有照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妇不仅生活要自理,还要尽力照顾新生儿。②对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以Orem自护学说为指导,以教会产妇自我护理、提供知识为主的辅助教育及寻找自我缺陷以针对性指导为原则。a)加强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采取讲课、观看宣教片和个别单独指导等进行教育与指导。b)在产妇产后半小时内帮助产妇进行与新生儿的肌肤接触和新生儿的早吸吮工作。c)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喂奶、挤奶和乳房护理方法。{NextPage}
1.3 评价标准
1.3.1 产妇的自理能力 包括两方面①产后自理活动能力标准:产妇24h内自行床上活动;25~48h内能下床入厕,但洗漱、饮食活动需要在他人协助下完成;49~72h内完全自理(指入厕、洗漱、饮食活动自理);②产后第3天收集两组产妇奶胀和乳头皲裂情况。
1.3.2 满意度调查 采用本科对产后护理工作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自理能力比较 见表1.观察组产妇产后自理能力强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奶胀和乳头皲裂发生情况 见表2.观察组产妇发生奶胀和乳头皲裂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 见表3.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Orem自护模式提高了产妇的产后自理能力 Orem自理理论强调人的自理能力,认为自理是学自他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完成自理活动时需要智慧、经验及他人的指导和帮助[1].自理是通过学习逐渐获得的,我们要为这类病人提供帮助,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教会他们一定的自护知识和自护技能,调动和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产妇的自身潜能,引导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使产妇成为维持和恢复健康的主体[3].以前人们总把产妇当作病人看待,我国更有"坐月子"的习俗,要求产妇在产后这一个月内必须待在家里,除了喂养孩子外,其他的事情都有家人来做,传统观念认为这样才能加快产妇的康复。Orem自理理论认为,护士不应无原则地包揽全部活动,而应重视患者自身能力和自护需求的存在,在其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补偿自理的不足,帮助产妇克服自理局限性,从而恢复和提高其自理能力[4].自护模式中护士既是执行者、指导者,又是帮助者,使产妇及家属及时获得相关的知识、技术及经验,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促进产后康复。从两组观察结果可看出观察组产妇自理能力强于对照组产妇,包括自理活动能力、母乳喂养技能。
3.2 Orem自护模式促进母乳喂养 自护理论要求护理人员为护理对象提供自我照顾的方法,并协助其完成自我护理。根据自护能力的不同,帮助产妇完成新生儿喂奶的正确含接、奶胀时的正确挤奶手法,从而有效减少奶胀、乳头皲裂的发生。宣传母乳喂养,给产妇讲解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品,能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乳喂养不影响产妇体形的恢复,而且母乳喂养还能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消除她们的思想顾虑,增加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宝宝的信心[5].两组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天的奶胀和乳头皲裂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早期掌握了早吸吮和勤吸吮的目的及方法,使乳腺管通畅,有效减少了奶胀的发生。而且,产妇及时掌握了正确喂哺宝宝的技能,减少了因新生儿含接不正确而引起的乳头皲裂。{NextPage}
3.3 Orem自护模式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采用Orem 3种补偿系统理论护理学说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增强了产妇的主动参与意识,体现了产妇自我价值,在护患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6].自我护理教育可激发病人参与的积极性。自我护理促使病人由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之自愿进行维持和增进自己健康的活动,自我保健能力得到发挥,并尽快承担自我照顾的责任[7].护士通过不厌其烦地指导,传授产妇与家属所缺乏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使产妇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4 Orem自护学说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科护理日渐重视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其目的是使产妇及家属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让服务对象享受最大限度的优质服务,Orem自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身心护理[8].Orem自理理论使我们由简单、重复的技术操作者变成健康保健的宣传者,把病人作为主体,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护患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及护士的护理质量。通过对产妇的帮助、指导与教育训练其恢复正常的护理能力,使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升华,激励了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
参考文献
[1]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3-89.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
[3]徐静,王毅。自护理论在剖宫产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1(19):2403-2404.
[4]李晓松。护理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6.
[5]王循红,陈洁,于丽航。Orem自理理论在住院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2(19):2274-2275.
[6]李武平,会,苏春联,等。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教育探讨[J].护理研究,2002,16(8):447-448.
[7]吴清香,丁小容,操静,等。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4,12(19):23-25.
[8]郭利利,陈燕,林赛莲。引入Orem自理模式丰富责任制助产内涵[J].现代护理,2005,11(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