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子宫位置异常包括子宫极度前倾前屈、子宫后位、后倾后屈位、子宫左倾、右倾等,是妇女常见的体征,它为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及计划生育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摸索出了几种徒手改变子宫异常位置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来我站进行妇科疾病诊治及计划生育手术的子宫位置异常妇女667例,年龄21岁~ 56岁,其中子宫极度前倾前屈位128例,子宫后位352例,子宫后倾后屈位103例,子宫左倾、右倾位84例,有81例无孕产史,72例为孕6周~ 12周的妊娠子宫,2例子宫畸形。
1.2 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右手带无菌手套,作常规妇科检查,先查清子宫位置,然后对异常位置子宫进行手法改变,具体操作如下。
子宫极度前倾前屈位:阴道内右手食中指放于阴道后穹隆,前举子宫颈,同时放在腹部的左手从耻骨联合向上、向后推压宫体。
子宫后位:右手食、中指放于阴道前穹隆向后压子宫颈,左手放于腹壁,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向腹部后方深按,触及子宫体后,伸入子宫体后方并固定宫体,右手掌心朝上,两指从前穹隆夹住并后压子宫颈向后上方推送,同时左手从子宫体后方把子宫逐渐推移至前腹壁,子宫位置即改变为前位。
子宫后倾后屈位:右手食中指从阴道后穹隆向后伸及子宫后壁,利用两指的力量把子宫体向前托,同时左手在腹壁深按,触及子宫体后,手法同子宫后位操作法。
子宫右(左)倾位:阴道内手指把子宫颈向右(左)推,同时左手在腹部把宫体向左(右)推,直至中间位置。
临床上还遇到复杂位置的子宫,如左后倾位、右前倾位等,均可按照上述手法纠正,先纠正容易纠正的或能纠正的,再纠正第二步,如左后倾位,先纠正后位,再纠正左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将子宫位置纠正为前倾前屈位,容易查清子宫轮廓、大小、活动度及附件情况,便于操作;有效:将子宫位置纠正为平位,能查清子宫及附件情况,利于操作;失败:不能改变子宫位置,不能查清子宫附件情况,不利操作。{NextPage}
2 结果
子宫极度前倾前屈位128例,手法复位成功达104例,有效24例,失败0例;子宫后位352例,成功207例,有效107例,失败38例;子宫后倾后屈位103例,成功50例,有效32例,失败21例;子宫左倾(右倾)位84例,成功52例,有效24例,失败8例。
3 讨论
3.1 正常子宫在几条韧带的作用下,保持前倾前屈位 妊娠期,韧带拉长,分娩后子宫复旧过程中,韧带松弛,若此时不注意产后锻炼及体位,就容易使子宫位置发生改变。本文的667例子宫位置异常妇女中,仅84例无孕产史,65.67%的妇女其休息睡眠体位与子宫位置相一致,如习惯于仰卧位的容易使子宫后位,右侧卧位的易使子宫右倾等,23.39%的妇女表示未于注意,10.94%的妇女不认同此观念,原因不明。
3.2 手法改变子宫位置失败的常见原因 宫体因素:宫体炎症,压痛明显,不能耐受手法操作者;子宫畸形者;哺乳期子宫小而软者; 盆腔炎症,子宫活动欠佳者; 宫颈因素:宫颈短小、质软等,手不能固定宫颈者; 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厚,手不能触及子宫体者; 腹肌紧张,不能配合手法操作者。
3.3 手法改变子宫位置 可以在妇科检查同时进行,不需要任何器械及特定时间,在临床上简便易行,容易掌握,患者无痛苦,不仅能准确查清子宫及盆腔情况,更能给实际操作减少一定的难度,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而成为临床实用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