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t and same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extbook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nurseing"

  笔者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十余年,曾阅读过近十年出版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妇产科护理教材十余本,近日得到
一本原版美国英文教材“material-child nursing” , 读完后在此比较一下中美教材的异同。 

  1  英文教材更注重人文

  中文教材中关于孕妇孕期的心理变化描写得不多,近几年有些教材(中专、大专、本科) 有所描述,但比较简单,如
夏海鸥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学》中提及孕妇心理变化有惊讶、震惊,矛盾心理,接受,情绪波动,内省5个阶段[1]。而在英文教材中则描写详细:如母亲心理反应在早孕期包括有不确定,矛盾,以自我为中心等变化;在中期妊娠阶段包括怀孕迹象,以胎儿为中心,自我陶醉和内省,体像的变化;在晚期妊娠阶段包括攻击,依赖的增强,为分娩做准备等心理变化[2] 。
 
  有关母亲角色的转变,中文教材提及美国护理学家鲁宾提出的孕妇必须完成的4项心理发展任务及产褥期的心理
调适有3期[3]。内容与英文教材基本一致。关于孕期、产后配偶及家庭其他成员的适应,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在英文教材中详细列出了父亲的适应,(外)祖父母的适应,兄弟姐妹的适应。

    在产程中产妇疼痛是正常现象,在英文教材中,花很大篇幅描写各种减痛方法:如非药物性镇痛技术有放松、
皮肤刺激、精神安慰、控制呼吸;药物性镇痛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镇痛技术[2],且将每一类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在中文教材中相关内容甚少,如有也是以小字印刷作为自学用,这一点不能与目前的临床发展相同步 。 

  2  英文教材的内容全面,中文教材的内容精炼
  
  中文教材精炼,不重复,在一本书中提到的内容如在其他地方或在同一套教材的其他分册中已有讲述,经常会看
到“见第×章”字样,这样在阅读时不够方便;英文教材内容全面,同一内容可在同一教材的多处或多本不同的教材中找到,既是教材又是参考书,阅读花时较多,但查找资料方便,一般能在一本书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中文教材中关于孕产妇的营养大多有介绍,但相对较简单,主要为几种主要营养素的介绍;在英文教材中详尽
列出了每一种营养素的作用,在非孕期、孕期、产后、哺乳期需要的量各为多少,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素食者、乳糖不耐受者及青春期[2]等一些特殊人群怀孕时如何满足营养需要都作出了具体分析,这在中文教材中是没有的。又如在剖宫产中介绍的内容包括有适应证、禁忌证、风险、术前准备、切口的选择、不同切口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阴道分娩(VBAC)[2],这也是比中文教材详细的一个例子。 

  3  英文教材检索更方便

  中文教材一般只在书的前面有目录、章节可检索,只有知道要查找的内容在哪一章节后再仔细翻阅方可得到;
英文教材除了在书的前面有目录、章节可检索之外,在书的结束部分都有关键词索引,而且关键词的面非常广,这大大方便了查阅资料者,即使对整本书的内容不熟悉,也会很容易找到所要的内容。 

  中美教材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国内改编的英文教材也越来越多,他们大多吸取了原版的精华,在书末都有索引,大大方便了人们查阅。
 
  参考文献 : 
  [1]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3。 

  [2] Emily Slone McKinny Maternal-child nursing[M]. America:WB Saunders Company,2000:292—295;436—450;324—325;465—470. 

  [3] 马志松, 妇产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2—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