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我同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统计法阐述我罔剖宫产率过高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结果与结论:剖宫产率过高的原因由3个方面组成,其应对措施为:计生部门应积极传播科学生产的知识;社区发挥健康教育作用,引导产妇合理生产;医院充分保障产妇的知情选择权。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原因 医患关系 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麻醉药物及抗生素的发展。剖宫产挽救了无数产妇和婴儿的生命.但同时非手术指征剖宫产率确上升明显,现就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1 剖宫产概况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术。这种新的分娩方式挽救了无数产妇和婴儿的生命。现如今由于现代麻醉技术、无菌技术、新型抗生素以及剖宫产技术自身的发展.剖宫产死亡率大幅下降[1]。
目前,我同每年新生婴儿约2000万,其中约一半为剖宫产儿。现阶段我同剖宫产率最高,国内上世纪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2%,90年代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2]。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过高的总体特点是:大城市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高于小城市;城市高于农村;高收入者高于低收人群[3]。现将我中心近10年剖宫产情况汇总如下(见表1、表2)。
由表1可明显看出,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由表2可看出手术指征中社会因素在目前剖宫产率中占绝对地位。
2 我国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2.1 产妇方面的原因目前孕妇基本为80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娇生惯养,往往对生产时的疼痛估计不足,在生产前信心十足,刚有些临产前的阵痛就大哭小叫不能忍受;再者长辈们不忍心看产妇遭罪,认为一辈子只生一个孩子,何必让产妇受罪,家长也跟着揪心。往往不等到产妇临产就选择剖宫产术,这直接导致剖宫产率的上升。
2.2 紧张的医患关系现在的产妇到医院就要求医院保证其母婴百分之百的安全,稍有差错就要对簿公堂,造成医生不敢从医学的角度来处理产妇,更不敢轻易地拒绝产妇的选择,因为产科的特点是母婴两条性命,且是整个医院唯一能报出喜讯的科室,不允许医生出现任何纰漏,所以一旦产妇
依照医生的建议阴道试产,若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要产钳助娩或改为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家属就认为医生失职、有过失、属于医疗事故,就与医院没完没了。所以医生也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
2.3 医院方面剖宫产手术风险低,医院可以减少医疗纠纷。一般情况下,剖宫产费用相当于2~3倍顺产的费用,使得部分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夸大顺产的弊端,隐讳剖宫产的危害,简而言之。选择剖官产符合医院方面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再者剖宫产既相对降低产科大夫的工作强度,又体现大大技术价值,故而为之。
{NextPage}
3 如何降低我国剖宫产率
剖宫产是一个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若手术指征得当、施术及时,可以挽救母子生命。但剖宫产率过高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是一个纯医学的问题,是孕妇、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共同促进了剖宫产率的上升。这既浪费了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影响了我国的新生人口索质。国内有文献已报道,新生儿由于缺少旋转和必要的产道挤压过程而导敛动作协调能力差,且剖宫产的新生儿有可能发生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故当前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削宫产率的上升。
3.1 基层计生部门应该传播科学的生产知识基层计生部门应编写《科学健康手册》,手册里应有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相关知识的介绍,在颁发准生证时发给孕妇及其家属,向其传播科学健康生育的知识,传播分娩方式的相关知识。
3.2 社区应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工作,引导产妇合理生产—是城市社区居委会或者农村村委会,在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栏内的介绍应包括分娩方式内容的宣传画,以提高居民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了解程度;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担负起孕妇分娩健康教育的重任,在给孕妇做产前健康咨
询或检查时,应该积极向她们传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知识,提高孕妇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了解程度。
3.3 创造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和秩序改善医疗环境,提高产科工作者的社会信誉,寻求社会支持和对产科工作者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缓解医患关系。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事业,医师的天职永远是救死扶伤,除患者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但医生不是完人,应增加他们与患者沟通的机会。
3.4 医院应该保障产妇的知情选择和自主权产妇知情选择权意味着产科医生必须告诉产妇她们现在的状况,在正常分娩过程巾可能发生什么,为了产妇和孩子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什么干预措施[4]。产妇的自主权意味着产妇有自主选择其分娩方式的权利。医院在接收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过程
中,应该准确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充分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产妇及胎儿所处的状况、需要采取的分娩方式,同时,产妇及其家属也应该提高知情选择和自主权的保护意识,在住院分娩的过程中,积极向医院争取知情选择和自主权,防止知情选择和自主权被侵犯。
自古以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人类的生理过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却要用剖宫产去人为地改变生育的方式,干预这一自然过程,这无疑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我们相信通过各级卫生机构及媒体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以及整个社会和广大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
力,一定会降低剖宫产牢。
参考文献
1 罗雪挥,段京蕾.“生”r忧患(J].中国新闻周刊,2005,(40):60-61.
2 马宏生,杜林,高娃.剖腹产率上升原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4):312—315.
3 罗雩挥.段京蕾.剖腹产率之中国“怪”[J].中国新闻周刊。2005。(40):59—60.
4 陈焱,陆雯.张颜芬.中围剐腹产决策中的知情选择与自主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