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的疗效。
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30例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过期流产5例,子宫纵隔2例。
结果:30例手术一次成功,无子宫穿孔、出血及肠管损伤。宫腔镜电切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60min,出血量5~50ml,平均27.5ml。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宫腔镜手术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宫腔镜手术作为治疗宫内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肌瘤;息肉;纵隔子宫;电切术;子宫腔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电视宫腔镜手术的开展,开辟了代替子宫切除治愈上述疾病的新途径。为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的疗效,现将我院 2008年 1月~ 2008年12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30例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自 2008年1月~2008年 12月,我院共行宫腔镜电切术30例,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过期流产5例,子宫纵隔2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7岁。术前均用宫腔镜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在宫腔镜检查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除外恶性病变),手术均为专人操作,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同时行腹腔镜下监测。
1.2手术方法:手术器械采用美国Stryke外鞘直径9mm的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及配套的全自动液体膨宫机,德国WOLF420型冷光源WOLF5520型监视器及日本SONY电视显示器。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膨宫液,膨宫机压力100~ 150mmHg。电切功率80~100w,电凝功率40~ 60w。手术时 间在月经干净3~7天间进行,出血量多者经抗炎、止血后,出血少时进行。手术操作方法按照夏恩兰编“内镜学”的操作规程进行。
2结果
2.1一般情况:手术情况 30例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性成功。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时间为60~90分钟,平均75分钟;肌瘤直径为2~4cm;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5ml。子宫内膜息肉、功血手术时间为30~60分钟,平均45分钟;术中出血5~50ml,平均27.5ml。过期流产手术时间为50~80分钟,平均65分钟;术中出血30~50ml,平均40ml。子宫纵隔手术时间为30-50分钟,平均40分钟;术中出血10-15ml,平均12.5ml。
2.2随访:
30例均在门诊或通过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因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功血手术者术后出现无月经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100%。
2.3并发症:无子宫穿孔、空气栓塞、大出血及肠管损伤。
3讨论
宫腔镜电切手术作为内镜外科的一个分支,在宫腔镜下良性病变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已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是近10年来开展的妇科领域的微创技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内手术为非开放性手术,其特点为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且保留了子宫,特别是对年轻患者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更为重要。经宫颈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子宫切除,术后出血控制率在90~94%
[2]。短期疗效优于子宫切除及开腹肌瘤挖除术
[3]。对于保留子宫有生育要求的可避免术后子宫疤痕形成、粘连以及妊娠期、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子宫内良性病变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使月经过多症状得以控制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短期疗效达100%。与文献
[4]报道相似。
宫腔镜手术的问世,使几乎所有有宫腔内良性疾患得以在微创伤环境下治疗。功血常见于生育期及更年期妇女,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诊断性刮宫后数月后症状易复发,病程迁延可引起贫血。宫腔镜电切术通过切除子宫内膜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功血,其成功率高达90%~95%。由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可治愈大部分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其使用前景广阔。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除子宫以达到根治月经过多和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只能采用肌瘤剔除术以保留子宫,但术后面临高复发率等不良后果。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替代子宫切除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高。子宫无切口,极大地减少了日后剖宫产几率等优点。
子宫和宫颈是从苗勒氏管衍化而来,先天性苗勒氏管发育异常中80%将导致纵膈畸形,常导致流产、早产,甚至不孕。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切开子宫,剪去宫腔纵隔,再予缝合。手术损伤大、恢复慢,术后瘢痕需2年后才能生育。宫腔镜手术可免除患者开腹手术的痛苦,疗效显著。与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矫正子宫纵隔,方法简便,手术损伤小,不仅可避免开腹造成的妊娠后瘢痕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而且恢复快,术后2~3月即可妊娠生育,手术疗效确切,为子宫纵隔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宫腔镜电切术的难点在于切割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而切割过深,会发生子宫穿孔。可见把握好电切的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使手术成功完成,我们在工作中总结出几个方面的经验:①手术者要具备娴熟的电切技术;②正确选择病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③要有满意的宫腔灌流,使宫腔膨胀良好,可见度清晰,有利手术切割及减少遗漏,但灌流量压力不易过高,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免发生低纳血症;④手术操作忌粗暴,以免发生子宫穿孔;⑤术中腹腔镜下监测电切深度及方向,子宫腔形态等;⑥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术后疗效。宫腔镜手术的预后与手术质量的关系非常密切。
4参考文献:
[1]董建春,马艳秋,王晓雷 .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 173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内镜学杂志, 2002,8(11):3.
[2]陈美一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3].中国内镜学杂志, 2003,9(2):27 -29.
[4]翁梨驹 .计划生育 .见:曹泽毅主编 .中华妇产科学
[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