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B超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采用B超探查子宫及卵巢区域,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同时,注意腹部其他脏器有无占位性病变,有无腹水等。结果 132例中共有瘤体146个,B超检出142个,检出率为97.26%,漏检4个,占2.74%。诊断符合率为91.55%(130/142)。结论B超检查方便、安全,结果准确、可靠,可成为卵巢肿瘤首选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B超;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为妇科临床常见的肿瘤,且部分为恶性,由于部位深邃,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又缺乏特异的检查手段,临床诊断较为困难。B超检查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出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内部物理性状,对生理性、病理性、甚至对良、恶性都可大体估测。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超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2例均为住院手术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36.75岁。其中,小于17岁者5例,17-45岁者102例,45岁以上者25例。已婚118例,未婚14例。已婚妇女中,有生育史者114例,有输卵管结扎史36例,宫内放置节育环者67例。就诊原因:以急性腹痛就诊者24例。以腹部包块就诊者48例,以下腹部隐痛不适就诊者44例,以月经异常等其他原因就诊者16例。

 1.2 检查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HP-1000、HP-4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常规适度充盈膀胱后进行下腹部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详细记录肿块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有无包膜及内部回声情况,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测血流信号的特点,存储图像及照片以备复查对照。

2结果

  132例病理结果为:单侧卵巢肿瘤122例,双侧lO例。共有瘤体146个,B超检出142个,检出率为97.26%。漏检4个,占2.74%。其中,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2.31%(120/130),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3.33%(10/12),总的B超诊断符合率为91.55%。误诊12个,占8.45%。

3讨论

 3.1  B超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B超对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物理形状均能清楚的显示,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对肿瘤的性质可大体估测,有些可通过某些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提示肿瘤的病理类型。徐芩等报告,B超对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4%,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1%。本组资料显示B超对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总的B超诊断符合率为91.55%。说明B超检查对卵巢肿瘤的特异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3.2 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点

  3.2.1 卵巢的生理性囊肿多表现为体积较小的囊性结构,其直径多小于5.0cm,囊壁纤细、光滑,囊内透声良好,随访中可见自行缩小或消失,本组中2例漏诊属此类情况(滤泡囊肿1个、黄体囊肿1个)

  3.2.2 卵巢的畸胎类肿瘤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包块,大小多为5-8cm,囊壁较厚,内部多见有光点、光斑或光团反射。有作者描述为五种特征:①脂液分层征。②面团征。③瀑布征或垂柳征。④星光征。⑤杂乱结构征。本组42例,44个瘤体,B超检出42个,诊断符合41个,漏检2个。

  3.2.3 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圆形囊性结构,大小为5-12cm,囊壁薄,清晰,内部透声良好。多房者,内部可见纤细而清晰的分隔,后方回声增强。本组44例,单房者33例,多房者11例,B超诊断符合42例。

  3.2.4 粘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囊性结构,直径多为8-15cm,囊壁略厚,囊内分隔较多、较厚,有的囊内见有实性肿物或呈乳头状隆起。本组21例,单房者9例,多房者12例,B超诊断符合19例。

  3.2.5 巧克力囊肿表现为直径5-6cm的囊性结构,壁清楚、较厚,内见有弥漫的弱光点反射。本组5例,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

  3.2.6 卵巢良性实性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轮廓规整的实质性肿物,内部呈中低水平均质回声,其中,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各1例,实性畸胎瘤11例、纤维瘤2例、纤维上皮瘤及神经纤维瘤各1例,有的内部回声增强、光点粗大不均。本组17例,B超诊断符合13例。

 3.3 漏、误诊分析在漏诊的4例中,有2例为双侧卵巢肿瘤,扫查时只注意了一侧肿块,而忽略了对侧的仔细扫查。另2例扫查时考虑为生理行囊肿而未做报告所致。所以,需强调在检查时要认真细致,尤其是双侧对比观察,肠气多者应清洁肠道后复查,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漏诊。误诊的12例中,1O例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主要是因瘤体较大,内部结构显示受限或因肿瘤内部出血、坏死,造成声象图识别性质错误。另2例恶性肿瘤体积较小,内部透声好或回声均匀,无腹水征而误诊为良性,说明B超诊断卵巢肿瘤,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仅凭B超显象判断其性质仍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密切结合临床,如年龄、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减少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徐芩等.灰阶超声对附件肿块和卵巢癌诊断的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84,19:158.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