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妊娠晚期应用B超测量羊水量已成为围产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羊水减少可引起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等,妊娠晚期监测羊水量和筛查羊水过少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B超测量妊娠晚期羊水指数,胎盘分级,观察胎儿预后,旨在探讨B超测量羊水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1999年12月~2000年1O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210例,其中正常妊娠组100例,高危妊娠组1 10例(包括妊高征、ICP、过期妊娠等)。平均孕周为(39.2±1.8)周。两组间平均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210例孕妇于分娩前3d内进行B超测量。所有孕妇均是以剖宫产术分娩,胎膜完整。


  1·2 方法 使用HITACHI—BUB一305超声诊断仪,由专人进行B超监测。孕妇取仰卧位。B超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及胎盘分级,除外胎儿畸形。以脐水平线及膜白线为标志,将子宫分成4个象限,测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AFD值(cm),4个象限之和即羊水指数AFI值(cm)。剖宫产术时,先将胎膜破一小口,尽量收集羊水,取出胎儿后,再吸尽后羊水,记录实际羊水量。胎盘分级按CmnnumL1j分级标准。评价胎儿预后,记录羊水粪染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小于胎龄儿(SGA),并观察1周内新生儿情况。足月羊水量~<300ml为羊水过少。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Y 检验。


  2 结果
  2·1 羊水指数与羊水量的关系 本组210例中,AFI≤8cm 有16例,AFI<10cm 有46例,实际羊水量≤300ml有41例。我们分别计算以AFI≤8cm及<10cm为标准诊断羊水过少的敏感性、特异性。以AFI≤8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9.5% 及95.3% ,而以AFI<10cm作为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3%及89.4% 。因此以AFI<10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较为理想。另外在实际羊水量≤300ml的41例中,AFI≤8cm仅8例,AF<10cm 有28例,与AF1≤8cm相比(漏诊率为16.6%),以AFI<10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临界值的漏诊率(6.7%)显著降低。

 

  3 讨论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肝再生有关的细胞因子,以往研究证明,正常大鼠肝组织仅低峰度表达ALR mRNA,但2/3肝部分切除后12h,肝组织ALR mRNA表达即明显增加,并于24h达峰值。因此,肝损伤后ALR mRNA表达增加早于肝细胞合成高峰,这提示,ALR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肝增殖刺激因子。最近,有学者在hALR有减轻四氯化碳(cch)中毒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hALR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逆转作用。这充分证明了ALR除促进肝再生外还有保护肝的作用。同时,ALR也像许多与肝再生有关的生长因子一样,可能也参与了肝脏的生长发育调控)。我们成功地构建了hALR—pEGFP—C1质粒,经鉴定与预期及相关文献报道一致。这无疑为更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肝移植基础研究,及研究ALR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