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铁剂 妊娠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之一,而孕妇则是高发人群。长期IDA给孕妇及胎儿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因此进行孕期IDA防治研究,提高孕期铁营养水平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我院采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血清铁值(SI)的方法,对孕妇进行筛查,特别是在铁缺乏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开始补充铁剂,有效地预防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中期孕妇415例,平均年龄26.6岁;孕周为12~27周。其中二胎妊娠20例,其余均为第1胎,双胎妊娠2例。均于第1次产检同时检测Hb、sTfR及SI值。选取Hb 100~110 g/L 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2 研究方法 取妊娠中期孕妇静脉血5 ml,采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微粒子增强投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TfR、SI,并测定孕妇末梢血的Hb。试验组口服硫酸亚铁300 mg,3次/d,连服3个月。同时,每月复查Hb、sTfR、SI值。对照组未服任何药物,同样每月复查Hb、sTfR、SI值。
2 结果
试验组末梢血Hb升高,轻度贫血1例,而sTfR较前降低,SI较前升高,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Hb<100 g/L 5例,且sTfR值升高,高于正常值,SI降低。按照妇产科学妊娠贫血标准诊断[1]:妊娠妇女Hb<100 g/L,红细胞计数<3.5×1012/L,红细胞压积<0.30,诊断为贫血;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界值分别是stfr为2.3 7="" stfr="">2.3 mg/L和SI<7 μmol/L时,就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所以这5例孕妇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试验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b、SI和sTfR测定值平均值见表1。
表1 Hb、SI和sTfR测定值比较(略)
3 讨论
3.1 本次试验组病例在服用硫酸亚铁前Hb均在100~110 g/L范围,sTfR服药前>2.3 mg/L 5例,说明这5例为隐匿性缺铁期。服药3个月后Hb升高29例, 发展为轻度贫血1例,而sTfR值29例均低于2.3 mg/L,>2.3 mg/L 1例,即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而对照组30例有5例发展为贫血,且Hb值较前降低,sTfR>2.3 mg/L 8例,发展为贫血5例,隐匿性贫血3例。
3.2 虽然我国诊断妊娠期贫血的标准一直沿用的是Hb<100 g/L。但是近几年随着铁代谢研究的进展及评价铁营养状况的指标不断增加,不少学者对原妊娠贫血的诊断标准提出异议[2]。研究资料表明当Hb<105 g/L时,红细胞生成已受到明显影响,故提出Hb<105 110="">2.3 mg/L,及时补充铁剂,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3.3 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中晚期,由于血容量增加,所需营养相应增加,铁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如不及时补充铁剂,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致孕妇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严重者可导致心血管病变,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有早产及胎死宫内等危险,因此妊娠期间及时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十分重要[3]。WHO早已提出,孕期妇女应提高膳食中铁的摄人量,并应适当补充一定量的铁剂,还有学者明确主张对没有明显缺铁症的孕妇,也要从孕中期到孕晚期给予铁剂以预防贫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自孕中期开始实施铁营养干预,可以改善孕期铁营养状况,降低孕期IDA的患病率,从而也表明了孕期补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