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性器官处于安静期,男女儿童的差别不大,在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和计划免疫等方面的保健需求基本相同。
  女童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以及成年以后将繁衍后代,关注女童的生殖保健,对她们稚嫩的生殖器官予以更好的保护,进行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增强抵御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生殖健康新概念的提出,要求对生命各阶段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关注女童的生殖保健,能为妇女一生的生殖健康奠定基础。

  1 女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

  1·1 女童的生理特点 女童生殖器官呈未发育时的幼稚型,子宫颈部较长,子宫颈与宫体之比为2∶1;卵巢狭长不发育,卵巢皮质中无发育的卵泡,无雌激素分泌作用。女孩的大阴唇较薄,不丰满,未能覆盖小阴唇及阴道口,外生殖器娇嫩的皮肤和黏膜暴露在外,易受损伤及感染。在女童期后期,随着儿童体格的增长和发育,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也逐渐完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加,生殖器官开始生长发育,表现为阴唇丰满增大,阴道加深,其表层细胞增厚,特别是子宫体生长显著,使宫体和宫颈之间逐步超出1∶1之比例。卵巢内的卵泡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是尚未达到成熟,即行衰萎闭锁。乳房的腺管和腺体均开始增生。近来,由于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少女性成熟明显提前。在小学时已出现月经初潮者已不是个例。
  1·2 女童的心理特点  
  女童的性器官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性心理却在逐步发展,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性心理的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前期。
  1·2·1 婴儿期 大约在生后7~10个月,婴儿开始把感觉和动作协调起来,并逐渐认识了外界形体。这个时期女婴有可能出现夹腿的行为,表现为在卧位或坐位时,两腿交叉并拢并扭曲身体,伴随着面部充血、表情紧张及出汗,有人称为“夹腿综合征”,是阴蒂受刺激的反应。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孩子性的社会角色和性的心理差异开始形成。
  1·2·2 儿童期 思维能力业已形成,他们能够明确地辨认同性和异性。在3~4岁时,对异性发生兴趣,如有的女孩喜欢同爸爸在一起。孩子还会向父母提出一些有关性的问题,此时他们对玩弄性器官和别人抚摸他们的性器官,可表现出一种舒适而安静的现象。在5~6岁时,儿童开始亲近同龄的异性,并彼此进行“性游戏”如“过家家”,男孩乐于做爸爸,女孩做妈妈;如果异性朋友疏远自己,会感到气恼,开始了性意识的萌芽。7~8岁的孩子开始对同龄异性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敏感。
  1·2·3 青春前期 此期为9~11岁儿童,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开始疏远,男女同课桌时会划“分界线”。13~14岁前后,随着女孩初潮的出现,性的冲动性开始出现。
  另外,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和家庭里的女童受冷淡和不公正待遇,易产生自卑、忍受、感情得不到发泄等压抑感心理。在城市,多数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寄予的期望普遍提高,对女孩的溺爱和骄纵,也会对心理发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1·3 女童的社会特点 女童的身心健康还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陋习所影响。如有些中、老年男子会利用女童的年幼无知或以糖果诱惑,或以恐吓手段,奸淫幼女,发泄其私欲。非洲地区,流传对幼女施行“女阴环切”的陋习,对女童身心更造成极大危害。另外,年轻的女孩可能还会被迫早婚、卖淫,遭受性虐待和强奸等性侵犯和性摧残,以致发生少女妊娠。

  2 女童在生殖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女童有着解剖生理及精神社会的特异性,亦会发生一些妇科病影响她们的生殖健康,主要有:(1)感染和损伤:常见的有外阴炎和阴道炎;阴道异物如未被发现和取出,会引起严重的阴道炎和较长时期的脓性阴道分泌;以及外阴被利器刺伤或割破的损伤、出血。(2)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及缺陷:虽不多见,但若存在,不仅影响生殖,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必须争取及早发现和慎重处理。(3)妇科肿瘤:在女童中也不多见,但若存在,恶性居多。有或无激素功能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其治疗措施将给生长中的机体带来一定的损害。(4)性传播性疾病:如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梅毒和艾滋病及可通过间接传染的淋病。(5)发育成熟的提早和延后:如发育迟缓或性早熟等。(6)性侵犯造成的损伤和不良后果:女童可能遭遇各种形式的性侵犯。幼小的女童会被成年男子用手指玩弄阴部,插入阴道,损伤处女膜,引起阴道炎症;年长的女童,会遭到强奸,甚至发生意外妊娠。
  少女妊娠近几十年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每年有几百万人次。少女妊娠特别是低龄的少女妊娠,对母子的危害极大,不仅母婴的并发症高,直接危害母婴的健康和生命,还会影响女孩的成长和前途。
  我国的少女妊娠的发生率尚无详实的报道,但近来似有上升趋势,少女妊娠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妇女保健问题。不但影响女孩本人,还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3 女童的生殖保健

  3·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澡、勤更衣。不穿开裆裤,1岁半以后的女孩,已能独立行、走、坐,应避免再穿开裆裤,减少外阴、阴道污染的机会。每晚必洗外阴,盆及毛巾应专用,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病从阴道入”。培养定时排便习惯,便后须自前向后揩抹,以免粪便内杂菌污染阴道。
  3·2 保护稚嫩的外生殖器,避免损伤 注意女孩的活动和游戏内容和场所的安全,避免有伤及阴部的危险;女孩的内裤要宽松,不要吊裆,以免刺激阴蒂。正确对待女孩的手淫和“夹腿综合征”,抵制“外阴环切”等陋习。
  3·3 改变传统观念,对女孩进行适时适度的性教育
  3·3·1 性教育要从小做起 北欧一些国家对青少年的性保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之一就是将性教育从小做起。我国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谈“性”讳莫如深,更不敢给小孩正确的性科学知识教育。应该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如植物开花结果,蚕蛾交尾后产卵能孵出小蚕等实例,正确而科学地使孩子懂得两性结合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让孩子从小就了解性是生命之源的科学知识,热爱生命。 
  3·3·2 适时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和两性的差别 要从正确性别自认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一般说来,幼儿从1岁半到3岁,基本上就认识了自己的性别,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排尿方式的不同,会知道男女性器官的不同。
  要从逐步对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把两性生理上的差别让孩子知道,教育她们懂得爱护自己,爱护身体的各个器官,保护自己的身体,特别要保护好自己的外生殖器,不能被人触摸。要防止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受到“性抑制”,譬如孩子在抚摸或玩弄生殖器时,就责难或打骂,或当孩子提出有关性问题时,不予回答或叫骂,要善加诱导,耐心教育。
  3·3·3 增强抵御性侵犯的能力 在性侵犯、性罪错方面,女孩总是受害者,她们往往在威胁利诱下,被动受欺负,事后又不敢声张;被迫卖淫的女孩,所受到的摧残更大,除了全社会都要关注和反对这些不良行为外,还要帮助女孩增强抵御性侵犯的能力。
  女童的生殖保健,需要家长、老师、医务保健工作者的共同关心。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提高家长和老师的生殖保健知识水平,使他们能正确地教育和保护女孩。呼吁全社会来关注女童的生殖保健也是培育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必不可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