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产后妇女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WBC)的变化,为预防产褥感染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监测2005年9月&mdash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4名产妇产前产后CRPWBC的变化,并分为A阴道分娩组(32名)和B剖宫产分娩组(32名)A组在产后3天内使用/或不使用口服抗生素抗炎,B组在产后使用单种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结果A组平均 WBC产前/产后三天为:9.76/8.19G/L 平均CRP产前/产后三天为:12.84/22.46mg/l。A组产褥感染1例 。B组平均WBC产前/ 产后三天为:10.18/7.02 G/L,平均CRP产前/产后三天为:17.04/19.77 mg/l。B组产褥感染1例。两组在WBC变化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CRP变化率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产褥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产妇在使用单种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后CRP同阴道分娩者一样在三天内基本实现了回归,证实目前在剖宫产后使用单种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合理有效,而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可不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WBC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目前仍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预防产褥感染,医生往往常规使用大剂量抗生素。一定程度上,这种做法,降低了产褥感染的机率,但是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剂量目前也是广大产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监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产妇在分娩前后CRP及WBC的变化,分析两组的产褥感染率,为综合评价我院临床使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我院产科十病区2005年9月&mdash2005年12月收治的产妇,抽出32名阴道分娩者(非产钳助娩产前无发热)组成A组,年龄19&mdash32岁,其中胎膜早破者10例,一例胎盘早剥,一例胎盘粘连,20例包括上述12例均有会阴切口,该20例产后口服抗生素治疗预防产褥感染,其余12例无产科合并症故产后未服用抗生素。另外抽出32名剖宫产分娩者(产前无发热者)组成B组,年龄20&mdash31岁,其中胎窘羊水2度以上污染者6例,糖尿病2例,胎膜早破试产失败者5例,盆腔炎2例,臀位3例,双胎2例,ICP2例,其余10例为无指征剖宫产,该组产后均使用单种抗生素静脉点滴。
  1. 2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孕妇在分娩前均检测血常规CRP,再于分娩后三天复查血常规CRP,检测者为实验室专业人员,严格无菌操作,且未知本试验。数据分别记录在各组。并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后有否产褥感染。
  1. 3   诊断标准 产褥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
  1.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X±S)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
  2       
  2. 1    阴道分娩组(A组)和剖宫产分娩组(B组)血WBC水平的变化
    在两组产妇中,产前血WB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产后血WB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在两组产妇血WBC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1 两组产妇血WBC水平的变化
 
组别
产前血WBC
产后血WBC
血WBC的变化
A组(N=32)
9.76±2.60
8.19±1.30
-1.57±1.30
B组(N=32)
10.18±2.24
7.02±1.17
-3.16±1.07
P
>0.05
>0.05
<0.05
 
  2. 2    阴道分娩组(A组)和剖宫产分娩组(B组)血CRP水平的变化
     在两组产妇中,产前血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产后血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在两组产妇血CRP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2。
2 两组产妇血CRP水平的变化
 
组别
产前血CRP
产后血CRP
血CRP的变化
A组(N=32)
12.84±6.14
22.46±13.48
9.62±7.34
B组(N=32)
13.19±5.93
19.77±11.75
6.58±5.82
P
>0.05
>0.05
>0.05
 
  2. 3    阴道分娩组(A组)和剖宫产分娩组(B组)产褥感染率
     在两组产妇中,各有一例发生产褥感染,A组为一例胎膜早破,产后阴道炎伴发会阴切口感染,二次重缝及加用局部抗感染治疗后愈 ;B组一例为糖尿病患者,产后子宫内膜炎伴产后出血,术后第四天起静滴二联抗生素4天后愈。两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培养均为大肠埃希菌,且产后三天血WBC正常而血CRP均升高,两组在产褥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人体血CRP 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组织损伤或手术后几小时内合成和分泌增加,并在48&mdash72小时达高峰,而病毒感染时不增加或轻度增加。CRP在健康人的血清中浓度很低(<8mg/L),与人体内数量庞大的白细胞相比,其反映灵敏,浓度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要迅速的多,比临床体征和白细胞升高出现的早。因此,是早期诊断产褥感染的有效指标。CRP下降很快,在一天内可降低50,所以能很好地用以判断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出现CRP浓度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如降到参考范围内,通常即可停药。如治疗无效,CRP可维持在高浓度水平,感染加剧,则其浓度还会上升。但是许多临床因素可导致血CRP上升呈假阳性,如子宫收缩6小时以上及其它非生殖道炎症或感染。
  本研究中两组产妇产前血WB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4.0&mdash10.0G/L)产前血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数据均稍高于正常值(<8mg/L)。提示两组产妇产前均无感染迹象,而CRP稍高考虑与两组产妇中均有胎膜早破患者有关。产后两组产妇血WBC水平均有下降,但剖宫产组下降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提示两组产妇尽管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手术创伤,而血WBC水平反而下降,包括两名产褥感染者,故血WBC无法灵敏的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但剖宫产组下降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考虑与剖宫产组使用抗生素静滴有效相关。两组产妇中剖宫产组术后第一天血CRP水平为(49.50±23.93)mg/L,较术前显著升高,考虑与组织损伤或手术有关,而在产后三天两组产妇的血CRP水平均基本实现了回归(下降率>50),尽管未下降至产前水平,考虑与两组产妇中均有产褥感染者相关,故提示CRP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