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沈阳4家医院了解到,今年新生儿的数量将与去年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一些医院都在增加产科的病房,有的医院还特意开设了预订床位的申请电话。 

  加床迎接生育高峰

  “从我们医院的情况来看,今年新生儿的数量与去年相比肯定还要增多。”昨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彩霞在接受采访时肯定地说。“去年我们这里接生的婴儿有5000多个,最多时一天达到43人,医护人员都忙坏了。”刘彩霞表示,医院目前接待产妇的床位达到100张左右,但为了迎接生育高峰,院方还将增加相应的床位。“2008生育高峰年”的说法在沈阳其他医院也都有所体现。昨日下午1时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O二医院妇产科的等候座椅上坐着数十位准爸妈。孕妇李雨亭说,她刚怀孕两个月,近两次的检查她每回都特意起大早来,可即便是上午8点半到,前面也排了好长的队。
  二O二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巨介绍说,随着“80后”到了婚育的阶段,生育高峰的平台已经形成,今后几年的生育数量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我们现在又将扩出一个楼层作为产妇的病房,同时VIP病房也要增加,护理人员也都再次进行严格培训。”
  辽宁省人民医院也是同样。妇产科医护人员白华说,自2000年千禧年之后,去年是最忙的一年,但从目前趋势来看,今年将是又一个高峰。

  产妇家属订房急

  之所以选择在2008年要小孩,许多准爸妈表示想借借奥运的光。“都说今年生小孩很吉利,赶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挺有意义的。”准爸爸陈先生说,反正早晚也得要孩子,索性就凑凑“福娃”的热闹。
  由于看到了生育扎堆的趋势,许多准父母担心届时没有床位,纷纷到大医院咨询。“我平时是在家附近的东方妇婴医院检查,生孩子时再转到大医院,所以担心到时候插不上队。”孕妇王艳说,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事实上,许多医院也都接到了想要预订床位的申请。沈阳市二O二医院还专门开设了预订电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志勤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接纳的孕妇基本都是28周之后,从户口所在地门诊转过来的,由于床位是高间(一人一个房间),总共15个,所以不少准父母都想要预订。
  从各大医院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单人的病房更受欢迎。“剖宫产通常住五六天,生孩子是高兴事儿,家里人都舍得花钱,何况自己家人在一个房间也方便。”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曼曼说。
  但也有的医院不接受预订。“我们资源有限,不会特意去留某个月份的床位,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会提供。”许多综合医院表示。

  沈城月嫂供不应求

  受生育高峰影响,沈阳今年月嫂的预订早已开始排队。昨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一些家政服务公司星级月嫂的档期已经排到了今年9月。“现在预订月嫂都要打出两三个月的提前量。但一些老月嫂的‘档期’也都约到今年八九月了。”昨日,沈阳市妇女会馆相关负责人周洪英说。
  由于供不应求,如今月嫂这一行业越来越吃香。周洪英介绍说,现在到他们会馆内寻找月嫂的顾客只有70%能得到满足,“许多家庭都不能按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许多人都提前预约。”
  也正因如此,老月嫂的工资呈直线上升。某家政服务中心一位姓任的服务人员说,一般有经验的月嫂工资都在2800元左右,最贵的能达到3000元;而在一年前,好的月嫂工资也就1800-2200元。

  专家:集中生育会引发“后患”

  有专家估计,2008年中国将有1800万名奥运宝宝诞生。集中生育,除了给医院增加工作压力,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表示,大批量孩子集中出生后将面临一生的拥挤排队,比如入托、升学、就业、购房、养老等,同时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困扰。
  如今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准父母不仅“迷信”孩子出生的属相,连出生的时辰都要特意追求。对此专家建议,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要正视这种非理性心态,这样才能应对并化解社会发展中的非理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