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之一:规范化

  听起来,规范化似乎很容易,不外乎大家都按照一个固定的流程进行治疗,然而假如这个流程根本不存在,需要通过多年实践找到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然后再进一步验证,逐渐修改,最终制定流程,而后严格遵照执行并达到规范化,这整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据江阴红房子医院妇科肿瘤组王皖莉主任介绍,80年代初期,在北京协和医院林巧稚教授的引领下,开始了妇科肿瘤临床研究,尤其是对卵巢癌手术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业界同仁主要针对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步骤、程序和操作的规范。依据规范,治疗医生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新辅助化疗,腹膜后手术入经和改良的淋巴切除技术等措施。大家按照规范化流程“整齐划一”地进行手术,明显提高了整体手术质量,同时由于手术流程设计合理,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的彻底性、减少了并发症。比如,盆腹腔淋巴切除术,过去需要一两个小时,现在20分钟就能完成。
  当然治疗流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治疗器械的进步,亚气刀、超声刀、电凝刀、超声雾化技术和止血设备等已成为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常规器械。妇科肿瘤手术技术难度很大、质量要求也很高。因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准入制度,要求副主任以上人员在积累了规定的常规手术例数并经过严格的训练后方能上台手术,这是手术质量和安全性的最基本保证。

  “三部曲”之二:微创化

  微创概念现在热得不能再热了,然而多年前将微创技术引入妇科肿瘤外科治疗领域时,医生们还是相当谨慎的,他们需要足够的证据证实微创能够真正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这个验证的过程足足用了十年。

    王主任介绍说,在妇科肿瘤手术治疗中,最早人们追求“开大刀”,手术越大、切除越彻底、越干净越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得手术方法的进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的手术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小手术、小创伤为特征的微创手术技术逐步深入人心。那么微创技术能不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呢?经过我们近十年来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一些妇科肿瘤,微创手术是完全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的目的。

  近十年来,通过对比显示,在治疗某些疾病上,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效果基本是一样的。比如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两者在肿瘤、淋巴的切除上是一样的,术后患者生存也没有差别,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还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抗生素使用少、安全程度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通过“循证”证实,腹腔镜手术是当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如今这里有90%的子宫内膜癌都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王主任强调,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排斥或滥用都不可取,在妇科肿瘤手术中使用腹腔镜技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合理。目前,我国对于妇科肿瘤腔镜技术的应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各家医院对腹腔镜的认识和使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强调腹腔镜可以代替一切,有的则持观望态度。其实,腹腔镜不是万能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晚期卵巢癌,腹腔镜手术很难达到满意的手术质量,还是采用开腹手术比较好;而对于早期的没有转移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使用腹腔镜手术效果好。将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方式结合,取长补短,是妇科肿瘤手术的发展趋势,比如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这种手术方法是把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的手术方法有机结
合起来,各取所长,通过腹腔镜将淋巴以及子宫旁组织切除后,再通过阴式手术切除子宫,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三部曲”之三:人性化

  人性化治疗将成为21世纪妇科肿瘤技术发展的趋势,那么人性化治疗在红房子妇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以往治疗疾病,医生往往关注的是怎么把病治好,把手术做好,对于病人术后会怎么样,能不能溶入家庭、融入社会则考虑不多。现在倡导把病人看做一个整体,在为她们治病的同时,要考虑她们有家庭、她们还要有性生活、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不能仅是把肿瘤切除,把病治好就算完事了,还要考虑她们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医生一方面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及时调整诊治策略和手术方式,积极开展了妇女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妇产科应与整形外科联手积极开展了术后器官重建和再造手术。这些人性化的治疗,对于提高患病妇女术后的生活质量、保留她们女性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治疗将成为21世纪妇科肿瘤治疗的主导思想和发
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