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早期诊断率低而死亡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70%-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手术和化疗仍是卵巢癌的治疗方式,近年手术方式和化疗方案选择以及新药应用又有新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据统计,卵巢癌治疗总有效率为70%-80%,临床完全有效率为40%-50%,病理学证实完全有效者复发率为40%--60%。对卵巢癌复发者行再次细胞减灭术仍有一定价值,但术后仍有大块残留病灶者预后较差。
卵巢癌 的 手 术 治 疗
  手术是卵巢癌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据手术目的可将其分为三类,即诊断性手术、治疗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对生育的要求将其分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腹腔镜手术、全面分期探查术与再分期手术、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间隙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二次探查术等。
一、 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手术
  对于儿童或年轻并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患者可行单纯性患侧附件切除术,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必须经过准确的手术分期。
② FIGO期为la,lb期并肿瘤组织高、中分化者。
③FIGO分期为Ic,I期术后必须辅以化疗。
④术后能定期随访。
⑤当生育完成后应切除对侧卵巢。
保守 性 手 术不缩短生存期。联合化疗本身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和妊娠结果。
二、 腹 腔 镜手术
  腹腔 镜 不 用于卵巢癌初次手术,以免引起腹腔内广泛种植。英国妇科癌症协会规定处理附件包块时使用腹腔镜的标准如下:肿块<8cm;囊性、单房、单侧病变;多普勒检查血流不增加;CA 125升高时应谨慎;无卵巢癌家族史;包块完整切除不破裂。目前在卵巢癌中可在早期癌切除后再分期手术时应用,此时术中可进一步行全子宫、附件、大网膜、淋巴结、阑尾切除。
三、 全 面分 期探查手术和再分期手术
  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手术名称,适用于早期(I,I期)卵巢癌,主要目的是按照FIGO分期标准,进行手术及病理的全面细致检查,得到准确分期,这对需要或不需要化疗的患者都重要。分期手术 的标准步骤是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彻底检查全腹腔腹膜,对可疑处行活检,尤其是与肿瘤有粘连的部分、膀胧腹膜反折处、左右结肠旁沟、右侧隔肌表面及患侧盆壁腹膜处,同时行全子宫、双附件及结肠下大网膜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及主动脉旁淋巴结(上至左肾静脉)清除,阑尾切除。
手术 分 期 至关重要,因决定患者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有报道,卵巢癌5年生存率I期为70%100%, I期 为55%-63%,II 期为10%-27%,N 期为3%一15%o Ia,lb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分化好者,可只行分期手术,不必一定辅加化疗。Faught等对37例I期卵巢癌单行手术,未行化疗,随诊发现仅1例Ic患者复发,而la,Ib期患者无复发。对于la,Ib期肿瘤细胞分化差者或lc,I期卵巢癌行分期手术后需辅加一线化疗。II,IV期卵巢癌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术后联合化疗。
  淋巴 结 转 移是决定卵巢癌的手术分期、判断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途径主要为骼组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术中处理淋巴结方式:①对可疑淋巴结行活检,但大多数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灶<2mm,故极易漏诊。②淋巴结抽样切除。大多数早期患者仅1一2组淋巴结受累,越晚期受累的淋巴结越多,所以抽样切除仍可遗漏已转移淋巴结。③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对早期卵巢癌是否行根治性淋巴结切除术尚有不同意见。在卵 巢 癌 早期患者,尤其在I。期以上者,应常规行腹膜后淋巴结探查和切除术,因为即使早期卵巢癌也有10%-20%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切除阳性淋巴结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可准确分期,以免因仅行粗略检查而将晚期卵巢癌误诊为早期,甚至导致治疗不足。在卵巢癌晚期,区域淋巴结处于特异性免疫耐受,切除区域性淋巴结不但可减轻肿瘤负荷,还可减轻此时的免疫抑制状态。在临床观察中曾有报道,in期患者,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后5年实际生存率为53%,而未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者,生存率仅为13%。可见晚期卵巢癌清除腹膜后淋巴结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大为提高。
  但持 否 定 观点者认为,肿瘤是一种涉及复杂的宿主一肿瘤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疾病,局部治疗上的差异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淋巴结转移只能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最佳指标,切除淋巴结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反而会破坏免疫系统完整性。此外长期观察发现卵巢癌复发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而较少出现在腹膜后,在所有腹腔内病灶彻底切除而仅残留腹膜后淋巴结病灶者,复发产生的机制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意义需进一步深人研究。因此主 张对腹膜后淋巴结未受累者可仅行活检作为预后评价的依据,而不行根治性淋巴结切除。
  目前 对 于 初次手术是否切除阑尾尚有争议,Bese等认为对早期卵巢癌未见转移不必切除,不会影响手术分期,但对晚期(II ,N期)卵巢癌,约21%-50%出现阑尾转移,应行阑尾切除。
  四、 首 次、 中间性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在晚期卵巢癌的应用价值晚期 卵 巢 癌和复发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DebulkingSu rgeryo rCy toreductiveSu rgery)的主要目的是将肉眼可见病灶尽量彻底切除,最理想的细胞减灭术是指残存肉眼可见最大肿瘤结节直径<1- 2cm,最大限度缩小肿瘤负荷,切除耐药细胞克隆,使残存肿瘤灶有更多的Go期细胞进人增殖周期,改善残存灶血液供应,增强残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减瘤术后残存病灶大小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m期卵巢癌在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肉眼未见残余瘤者,4年存活率为60%,残余灶<2cm者4年生存率35%,>2 cm者4年生存率<20%。临床实践证明,细胞减灭术对m期卵巢癌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对1V期患者并不延长生存期,但Curtin等证实,N期患者为达到理想的细胞减灭术仍可行肠、脾、甚至多脏器切除,使术后残存灶〔2cm者,生存期明显高于残存灶>2cm者。手术不能达到理想者,应采用适当的姑息手段,避免过大手术创伤及严重并发症。据美 国 国 立健康研究院(NIH)发表的关于卵巢癌合理治疗的声明,将卵巢癌残余瘤缩减到<2cm相当困难,为解决该问题,对某些估计难以切净或基本切净的晚期癌,先用2-3个疗程化疗后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就是所谓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最终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因为广泛手术并不能控制隐匿性转移灶,而隐匿性转移灶的存在正是引起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凭借目前的手术技术和条件,减灭术的可行性已从14%上升到了72%,有的地方达到85%。减灭术后一定要辅加化疗,无高效化疗方案支持,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也有限。
五、 卵 巢癌 二次探查术的价值
  
卵巢 癌 二 次探查术是指经理想的初次手术,完成6-8个疗程化疗后,经目前所有无创伤性检查(包括CA125,B超、CT等)均未见异常时而进行的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取腹水及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 检查,对全腹腹膜进行探查,可疑处行活检,如发现病灶则行减瘤术。该手术意义在于评价卵巢癌初次治疗后的疗效及根据二探发现判断预后。但二探阴性者术后复发率也很高,二探术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可能引起并发症和增加经济负担。
卵巢癌的 化 疗 及 热 疗
  一、 卵 巢癌 一线化疗方案与给药方式的改进
  1.卵 巢 癌 的一线化疗方案国内常用标准方案有PC,PAC等,国外已将TP作为临床一线化疗方案,TP方案优于PC方案。近期研究显示在晚期卵巢癌中,紫杉醇(Taxol)175mg/(m’"3h )滴注效果与135mg/(m2.24h )滴注相似,在紫杉醇与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中如DDP神经毒副作用大,可以卡铂(CBP)取代DDP.
  2.卵 巢 癌 与先期化疗部分晚期卵巢癌患者细胞减灭术很难成功,可尝试以PAC或PC方案先期化疗2-3疗程后行手术。结果表明先期化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腹水量并提高手术彻底性。但反对者认为先期化疗对大块组织疗效较差,且易诱发DDP耐药。先期化疗前一定要获得病理学诊断。
  3.卵 巢 癌 腹腔化疗(IP) IP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卵巢癌的一条重要给药途径。IP能使局部药物浓度较血浆药物浓度增高200500倍,并增加肿瘤与药物的接触面积与时间,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有效控制腹水。由于IP血浆药物浓度低,减轻了患者的毒副反应。但IP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取代静脉全身化疗,二者需配合使用才能提高疗效。只有较小的残留肿瘤用IP才能有效,若全身化疗已耐药,IP也难奏效。另外腹腔内有粘连者不适于IP,因影响药 物弥散,局部刺激也大。目前卵巢癌IP常用药物有DDP或CBP,5-Fu,紫杉醇、窿替呢等。DDP IP剂量用50-15 0mg/m2,完全缓解率为27%-33%oC BP腹腔化疗剂量为125-350mg/m2,5- Fu为500-1000mg,均间隔21d重复。唾替呱为40-50mg/次,每周2次,共4-5次。也可用干扰素200600万U先注入腹腔内,然后再给DDP 80mg以增强疗效。
  4.卵 巢 癌 骼内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此种给药方式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并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使疗效明显增强。对不能手术的晚期或复发患者行骼内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消失,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常用化疗药物有DDP6 0-1 2 0mg/次,然后再用5-Fu5 00m留次,或DDP 20mg/d,连续灌注5d。也可用博来霉素30mg/次,总剂量为200-300m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