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妇女雄激素生理
正常妇女体内雄激素来自卵巢、肾上腺分泌和外周组织内的相互转换。内泡膜细胞是卵巢合成与分泌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的主要部位,其生成量约占育龄妇女体内雄烯二酮总生成量的 50% 。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主要合成与分泌睾酮(T),其分泌量约占育龄妇女体内睾酮总生成量的 25% 。肾上腺网状带主要合成分泌脱氢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睾酮在皮肤、毛囊等组织中由 5α还原酶催化,转变为双氢睾酮(DHT)。正常妇女体内主要雄激素的来源、生成率、生物效能及血内浓度见下表。
正常育龄妇女体内主要雄激素的生物效能、来源、生成率及血浓度
雄激素 (名称) 生物 效能 生成率 来源 (%) 血浓度
(mg/日) 卵巢 肾上腺 外周转换 (ng/ml) (nmol/L)
睾酮 1.0 0.19-0.25 25 25 50 0.26-0.84 0.9-2.9
双氢睾酮 2-3 0.06 100 0.05-0.3 0.17-1.03
雄烯二酮 0.2 2.4-3.2 45-50 40-45 10 0.5- 2.5 1.72-8.6
DHEA 0.03 8.0 10 90 1.3-9.8 4.5-34
DHEAS 0.03 17.0 <5 >95 400-3200 790-6318
妇女血液中, 78% 的 T 、DHT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 20% 的 T 与白蛋白结合, 游离部分仅占 1 ~ 2% 。只有游离及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能发挥生物效能。与 SHBG 结合的部分则起着储存库的作用。雌激素及甲状腺素促进 SHBG 的合成,雄激素、胰岛素、肥胖则起相反的作用。
女性体内性激素主要在肝内代谢,与 SHBG 的结合抑制其代谢,故其代谢速率与 SHBG 结合容量成反比;例如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时, SHBG 合成被抑制, T 代谢加速,以维持血游离 T 水平恒定。
睾酮、雄烯二酮、 DHEAS 代谢为雄酮、原胆烷醇酮,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盐的形式经尿排出。 DHT 在细胞内转换为 3α、3β雄烷二醇及其葡萄糖醛酸盐(3α Androstanediol glucuronide , 3α-diol G),再经肾排出体外。雄烯二酮、 DHEAS 代谢为雄酮、原胆烷醇酮(17 酮类固醇),由肾脏排出体外。
二.女性高雄激素症概述
(一)定义:妇女体内雄激素生成过多或作用过强。有报道15%-30% 的妇女有高雄激素症相关的症状。
(二)病理生理:
l. 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多,可由卵巢泡膜细胞或间质细胞良性增生,或者合成雄激素的关键酶 - 细胞色素 P450 17α酶功能亢进引起;也可因卵巢分泌雄激素的肿瘤所致。
2. 肾上腺网状带细胞良性增生或肿瘤,分泌雄激素过多。
3. 高雄激素抑制肝脏 SHBG 的合成,使有生物活性的游离 T 浓度增高。
4. 循环中弱雄激素-DHEA 和 DHEAS 转化为效能强的雄激素 - 睾酮和雄烯二酮增加。
5. 靶器官(皮肤、毛囊、皮脂腺)摄取睾酮增加, 5α还原酶活性过高,生成 DHT 过多,或雄激素受体敏感性过高,使生物效能增强。常由遗传因素决定。
(三)临床表现
1. 多毛,痤疮,皮脂增多
多毛指妇女终毛的过度生长和男性化分布(面部,乳周,下腹等部位)。为雄激素对毛囊刺激过度或毛囊反应性过强所致。高雄激素症的妇女中 40%-80% 有多毛。多毛的程度与血雄激素升高的程度并不平行。毛囊皮脂腺生成 DHT,刺激皮脂腺分泌过盛、皮脂中游离脂肪酸过高,亚油酸过低,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强,角质栓不易脱落、加上痤疮丙酸菌感染引起痤疮。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
2. 高雄激素抑制卵泡发育,引起月经紊乱,无排卵,不育。
3. 去女性化与男性化:乳房萎缩、月经稀少或闭经、阴蒂增大,声调低沉,喉结突出,颞顶脱发、肌肉发达。
4. 若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则可有肥胖、皮肤黑棘皮症。
三.引起妇女高雄激素症的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间质泡膜增殖症特发性多毛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卵巢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催乳素血症其他(药物性高雄激素症等)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临床表现:
症状:青春期后发病,月经紊乱(以稀发月经最常见)、排卵障碍、不育,多毛、痤疮、肥胖等
血激素改变:除高雄激素外, LH 、 FSH 水平比值增高,高胰岛素,高雌酮、雌二醇水平相当于中卵泡期水平。 10%-30% 的患者可有轻度高泌乳素血症。
B 型超声检查:卵巢增大,一个切面 2-8mm 直径卵泡 >10 个,间质回声增强
病理生理变化 :
1. 生殖障碍
( 1 )下丘脑 GnRH 脉冲分泌频率加速,振幅也增大。使 LH 分泌增高, FSH 则正常或偏低。肥胖对 GnRH 脉冲分泌振幅有负面影响,血 LH 水平常不增高。
( 2 ) LH 刺激卵巢泡膜细胞功能亢进,生成过多雄激素;并在外周转化为过多的雌酮( E1 ),雌酮又刺激垂体,使其对 GnRH 的敏感性增高, LH 分泌更加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E1 腺外生成量无周期性变化,形成对下丘脑垂体异常反馈信号。导致无排卵、无孕酮对抗、子宫内膜增生。卵泡期过高的 LH 还可诱导卵母细胞过早成熟,影响受精、妊娠或导致早期流产。
( 3 ) FSH 不能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生成 E2 ,募集后发育的小窦状卵泡不能继续发育成熟,即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可能与卵泡内有阻断 FSH 作用的物质有关。
( 4 )肾上腺网状带分泌的雄激素与卵巢之间也通过激素交流互相影响对方的功能。
2. 代谢障碍
( 1 )选择性胰岛素抵抗:指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减弱,即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所运转的葡萄糖量低于正常,引起分泌代偿性增加及高胰岛素血症。非肥胖患者中约占 30% ,肥胖患者中约占 75% ,且程度更严重。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继发于胰岛素作用途径中多个环节异常。
刺激卵巢间质细胞生成睾酮增加抑制SHBG合成,使游离睾酮上升促进细胞色素P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