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女妇科疾病是儿童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影响幼少女生长发育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幼少女妇科疾病种类较多, 病因复杂, 症状多样性以及自身认知能力尚未健全的特点, 常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幼女的免疫功能及卵巢功能尚不完善, 外阴皮肤及粘膜菲薄, 阴道狭长且邻近肛门, 这些不利因素均有利于发病而不利于妇科检查。因此, 在正确诊断幼少女妇科疾病时, 其详细妇科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妇科检查又称盆腔检查, 为诊断妇女生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时应配备下列器械: 无菌手套、处女阴道窥器、鼠齿钳、长镊、金属导尿管、棉拭子、棉球、石蜡油(或肥皂液) 以及消毒液、玻片、涂片固定液等。
 1 检查要点及方法
 111 由于幼少女的特殊性, 检查者应关心体贴小患者,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检查仔细, 动作轻柔。每次检查不宜超过二人。除尿失禁患者外, 检查前自解小便, 必要时先导尿排空膀胱。
 112 一般可置于检查台上取截石位, 亦可截石位于家人怀中。注意外阴消毒, 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及交叉感染。用拇、食指分开小阴唇, 暴露前庭及其尿道口和处女膜。外阴部检查应注意外阴发育形态, 有无畸形、水肿、炎症、溃疡、皮肤色泽变化、萎缩或肿瘤等。
 幼女仅限肛腹诊, 慎用幼女窥器。如确有检查必要, 应在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用食指放入阴道扪诊。
 肛腹诊: 将一手食指伸入直肠, 另一手在腹部配合, 作类似三合诊方法的检查称为肛腹诊。此法仅适用于未婚、阴道闭锁或经期不宜作阴道检查者, 以代替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 但检查结果远不如后两者满意。检查时应尽可能将食指伸入直肠, 直至紧压会阴部不能再继续进入为止。一般均可放入8~ 9 cm 。几乎近半数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均可借此法发现。
 113 疑有阴道异物或盆腔病变, 妇科检查不满意, 征得监护人同意, 可麻醉后彻底检查。并可应用纤维宫腔镜检查幼女阴道。

  2 检查时应注意事项
 211 妇科检查室温度要适中, 天冷时要注意保暖。环境要静, 让患者感到舒适与放心, 配合检查。
 212 详细询问本人及.(或) 监护人病史, 必要时同时对监护人作相应检查。
 213 按患儿相应临床症状进行分泌物涂片查线索细胞、蛲虫、滴虫、念珠菌、双球菌等致病菌, PCR 检查衣原体及支原体, 细菌培养淋病双球菌。
 214 病理验证外阴营养不良和尖锐湿疣时, 应检验血人免疫缺陷病毒(H IV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 PR ) 等。
 215 X 线、超声检查异物和内生殖器发育情况。
 216 外阴炎症检查可见大小阴唇、阴蒂红肿, 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外阴皮肤或粘膜破溃, 分泌物增多, 可呈脓性。如急性期未及时处理, 可造成两侧小阴唇粘连, 仅在其上方或下方留一小孔, 尿液由此排出, 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遮盖。
 217 同时注意遗传性糖尿病和先天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存在。
 218 幼女易患肿瘤器官多为外阴、阴道、卵巢等, 与成人宫颈、宫体、卵巢、外阴、输卵管有所不同。恶性肿瘤有阴道透明细胞腺癌、阴道葡萄状肉瘤、畸胎瘤(未成熟型)、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等。幼女的盆腔包块多提示恶性。诊断需进行病史询问, 查体(腹部检查、肛诊), 细胞学检查, 超声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CT ) , 淋巴造影, 免疫学诊断, 生物化学诊断, 腹腔镜检查, 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等。
 219 需指出的是在婴幼儿期发现无阴道开口, 为了明确诊断, 最好等待解剖结构发育完善后再进行检查, 区别是单纯处女膜无孔, 抑或部分或完全无阴道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