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期是决定子宫内膜癌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既往输卵管结扎史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表明经输卵管播散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重要转移途径。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可以经输卵管播散转移至盆腹腔,通过组织学切片发现的恶性肿瘤细胞可能是发生输卵管转移的第一步,其与ⅢA期描述的病变累及输卵管间质不同,而目前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并未将ILTCs纳入考虑。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沃克纳医学中心的Ashley S. Felix等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ILTCs与其他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是否相关,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对象为2007年-201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沃克纳医学中心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包括癌肉瘤),数据库中共登记89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标准的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86%患者进行了淋巴结分期手术。根据组织学类型,抽样2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高级别(G3)子宫内膜癌n=64,浆液性腺癌n=41,癌肉瘤n=30,透明细胞癌n=10,混合型上皮性肿瘤n=59,随机抽样100例低级别(G1、G2)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病理切片均经一名经验丰富的妇科肿瘤病理医师重新阅片,至少在1张以上的输卵管横断面切片中发现游离恶性肿瘤细胞,才提示ILTCs阳性。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优势比(ORs)和95%可信区间(CIs)评价ILTCs和其他临床/肿瘤特征(年龄、种族、BMI值、输卵管结扎、宫内节育器、手术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间隙受累情况(LVSI)、传统Ⅰ/Ⅱ分型、组织学类型)关系。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ILTCs和无肿瘤复发生存时间(RFS)及生存期之间关系。



结果发现,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55-64岁(55–64岁vs.≥65岁, OR=3.41, 95%,CI=1.48–7.84)、手术分期IV期(IV期vs. I期,OR = 14.58, 95% CI = 5.27–40.35)、淋巴间隙受累(OR = 2.93, 95% CI = 1.42–6.04)、组织学亚型为浆液性腺癌(浆液性腺癌vs. 子宫内膜样腺癌,OR= 3.21, 95% CI = 1.08–9.58)与ILTCs相关,但是多变量分析矫正后,仅有年龄和手术分期与ILTCs发生密切相关。在总体队列研究分析中,研究发现ILTCs与RFS无关。在单变量COX回归模型中,ILTCs阳性患者生存期降低(HR = 2.80, 95% CI =1.57–4.98),但是在调整年龄、组织学类型、手术分期因素后,ILTCs与患者生存期关联性明显降低(HR = 1.39, 95%CI=0.67–2.86)。在根根据肿瘤组织学亚组分析中,在未调整模型中,病理类型为浆液性腺癌患者中ILTCs阳性生存期降低(HR = 3.19, 95% CI =1.32–7.72),但是在调整年龄和分期因素后,这种关联减弱(HR = 3.38, 95% CI = 0.87–13.13)。 在手术分期亚组分析中,不同分期患者中ILTCs与RFS无关 ,单变量分析中,发现I期患者中ILTCs阳性生存期降低(HR= 4.79, 95% CI = 1.05–21.90) ,在调整了年龄和组织学类型后,这种关联性减弱(HR=4.19,95% CI=0.84–20.78)

 



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输卵管腔内肿瘤细胞(ILTCs)阳性与不良预后因素相关,可降低某些早期或浆液性腺癌患者生存期,应该注意细胞冲洗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