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 
  今年63岁的张女士26年前经阴道分娩一4000克男婴,分娩过程中因第二程延长而接受产钳助产,产后6个月即出现子宫脱垂,子宫脱出阴道口外,影响行走。10年前,不堪忍受子宫脱垂痛苦、几度长期闭门不出的张女士下定决心,在当地医院接受了阴式子宫全切术。 
  然而,好景不长。2年前,张女士又出现阴道口脱出鸡蛋大小肿物的现象,肿物逐渐增大,影响正常生活:走路时摩擦会造成少量出血,下腹坠胀伴腰骶部酸痛,常有炎症发作,尿频、尿痛。 
  今年,张女士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于是到我院就诊,被诊断为阴道穹窿重度脱垂、阴道前壁重度膨出、阴道后壁轻度膨出。我们为张女士进行了加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该术式通过固定在皮肤、皮下以及盆腔筋膜和韧带上的网带,从骶棘韧带和肛提肌腱弓水平提升并承托盆腔脏器,使其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分别纠正盆底不同部位的缺陷,达到整体化治疗目的。同时,该术式有利于恢复阴道的正常“香蕉状”轴向,在腹压增大时仅使阴道闭合而不致引起阴道脱垂复发。张女士感慨地说:“现在,终于可以摆脱纠缠我半辈子的难言之隐,重回正常人的生活了!” 
  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有“社交癌”之称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为子宫和阴道前后壁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达阴道口外,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常伴有排便排尿困难,不能还纳的外阴脱物长期与衣裤摩擦影响行走等基本生活,长期可致宫颈和阴道壁发生溃疡而出血。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咳嗽、打喷嚏、跳绳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这些均非致命性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社交癌”之称,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病率约为50%。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该类疾病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我们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支持下,完成了中国6大地区2万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0.9%,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8.9%,而患者的5年就诊率仅为8%。 
  拿来、改进、创新,新技术解决患者难言之隐 
  以子宫脱垂和生殖道瘘为主要表现的盆底障碍及损伤性疾病,曾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妇女非常普遍的问题。为此,70年代我国开展了对子宫脱垂、生殖道瘘的普查普治,成绩斐然。但是,传统手术存在很多问题,如:破坏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容易复发、使阴道缩窄并影响其功能等。数十年来,国际上以研究盆底障碍和损伤性疾病为主的妇科泌尿学已发展为妇产科的崭新亚专科,随着临床解剖的研究深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术式不断涌现。因此,相比之下,10年前我国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状况就显得观念陈旧、技术落后了。如果将现今的全盆底重建术用在10年前的张女士身上,就能更早地帮她建立自信、重返正常生活了。 
  如今,妇科泌尿亚专业已成为妇产科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盆底障碍性疾病诊治规范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的先进盆底重建手术技术均已在中国开展。但我们在实践中不简单盲从,而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地评价可取的传统手术,并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如:对高龄伴有多科内科合并症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实施传统的个体化阴道全或部分封闭术,达到安全、花费少、微创、复发率低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中国人骨盆和盆腔器官脱垂的特点,开发和研制了盆底缝合器,对网片进行设计裁剪,巧妙利用“边角余料”,形成“协和式盆底重建术”等原创手术,其花费是国外的1/4。 
  治疗新理念:更重视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理念上,现在更重视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过去,尿失禁患者术后不再漏尿,即被认为是“治愈”。而现在,患者术后是否有尿急、尿频等症状,日常生活和健康受到多少影响,以及性功能状况等也得到重视,这些在对术后患者进行的症状问卷调查表中都有相应体现。 
  预防新理念:“源头治疗”意义重大 
  鉴于导致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第一位危险因素是妊娠分娩,因此,从产后开始进行“源头”预防性治疗意义重大。目前,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被肯定的方法。如果全国各级医院推广应用“源头”预防性治疗,从女性产后开始干预,将会大大降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除了盆底肌肉锻炼、盆底电刺激等“源头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膀胱训练、佩带止尿器和子宫托及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并发症少、风险较小的优点,即使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目的,也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