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的尿失禁手术通过在耻骨后区域固定阴道前壁和膀胱尿道连接处来纠正压力性尿失禁。 Burch术或称耻骨后尿道悬吊术通过Cooper韧带的张力固定阴道前壁,将其锚定到盆腔的肌肉骨骼结构中。
Burch术常采用Pfannenstiel或Cherney切口。近年来有术者引入腹腔镜手术,使用缝线或网片将阴道周围组织固定于Cooper韧带上。但是,腹腔镜Burc术手术效果不如开腹手术。
{NextPage}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
术前应进行完整的妇科泌尿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鉴别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同时评估膀胱容量和排空情况。多数SUI患者合并盆底器官脱垂。鉴于此,应在Burch术同时进行盆底重建手术。
切除子宫似乎并不影响Burch术的成功率。此外,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别。
知情同意
对于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来说,Burch术是一种安全的,效果持久的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率可能因对“成功”的定义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普遍认为该手术能使85%的患者尿失禁症状消失,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其他手术方式相似。术中并发症少见,可能有尿道损伤,膀胱穿孔和出血过多。术后并发症相对常见,包括尿道感染,切口感染,膀胱排空异常,尿急,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原发性肠疝等。尿路并发症和盆底器官脱垂通常是因为术中对尿道膀胱角的过度纠正造成的。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应常规给予抗生素。Bhatia报道,术前,术中及术后8小时接受静脉给予1g头孢唑林的患者与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相比,发热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手术步骤
1. 患者体位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腹壁与阴道,放置Foley导尿管。
2. 腹壁切口
采用低位Pfannenstiel或Cherney切口。切口尽量靠下,距耻骨联合上缘1 cm,有利于来秋氏间隙的操作。若需同时进行子宫切除术、后穹窿成形术或其他腹膜内手术,则应在阴道悬吊术之前进入腹膜并完成以上手术。{NextPage}
3. 进入来秋氏间隙
关闭腹膜时,应暴露耻骨后面与疏松网状组织之间的无血管区域,即来秋氏间隙。手指贴耻骨表面缓慢分离进入间隙,也可使用纱布进行分离。耻骨联合后方的疏松网状组织容易分离,但是如果进入的组织层次不对,则会发生出血。如果能直接暴露耻骨后面,说明进入层次正确。轻柔下推膀胱和尿道,使其与耻骨分离,打开来秋氏间隙。
既往手术患者则需要使用锐性分离。使用梅曾堡氏手术剪紧贴耻骨后面进行分离,直到暴露来秋氏间隙。出血时使用缝扎止血。
分离来秋氏间隙前,需确定闭孔管的位置,防止操作中损伤闭孔神经血管。打开间隙后可确定Cooper韧带位置。
4. 暴露阴道前壁
分离来秋氏间隙后,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入阴道,分开手指,垫于尿道两侧,向腹侧上推阴道,此方法可伸张阴道前壁,减少脂肪堆积,易于手术操作。必要时术者可在尿道两侧放置纱卷,推开脂肪结缔组织。注意分离应在尿道两侧进行,避免损伤尿道肌肉组织。
分离过程中若发生出血,则上抬阴道内手指,压迫止血。若能明确出血血管,则可采用电凝,套扎或放置血管夹止血。
5. 确定尿道膀胱交界(UVJ)
明确UVJ有助于正确放置缝线。利用阴道内的手指确定膀胱颈处导尿管球囊位置即可确定UVJ位置。这一过程中忌牵拉导尿管,这将把膀胱下拉到手术区域,增加缝线进入膀胱风险。
6. 放置缝线
双股编织2-0不可吸收缝线缝于尿道两侧。阴道内手指上压暴露足够操作区域,缝针正对阴道内手指进针。手指套上顶针可防止刺伤。第一根缝线位于UVJ水平旁开2 cm,第二根缝线位于尿道近1/3段水平旁开2 cm。采用8 字缝合以增加组织支持力量。将阴道肌层缝入其中,但要避开阴道上皮。同样方法放置对侧缝线。{NextPage}
缝线两端缝合于就近的Cooper韧带,拉紧缝线并打结,此时线结位于Cooper韧带上方。全部线结固定后则形成永久性缝线“桥”,它可以固定但不上抬UVJ和阴道前壁。
7. 膀胱镜检查
缝线打结后,静脉注入1/2或1 安瓿靛胭脂,进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可明确缝线是否穿透膀胱黏膜。此外术者可观察尿道内口及排尿情况,排除输尿管损伤。
8. 留置导尿
术后应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也可放置耻骨上导尿管。有研究证明这两种留置导尿的方式对术后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感染率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经尿道放置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较短,更多患者主诉不适感。
9. 闭合切口
用0号延迟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腹壁筋膜。4-0延迟吸收线连续皮下缝合皮肤。
术后处理
总的来说,术后恢复情况与其他开腹手术相似,可因伴随手术和切口大小而有所不同。患者出院前需进行排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