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外科:
- 致胎儿经产前检查明确诊断为可救治的、出生后不久对新生儿有生命威胁及在子宫内没有死亡危险的畸形儿,经影像学、妇产科、儿外科和新生儿科医师全面评估,择期终止妊娠后,立即对外科尽兴而进行早期外科干预。
必备条件:
产前诊断明确为可纠正的胎儿外科畸形;
- 影像科、产科、新生儿外科、新生儿内科、麻醉科、手术护士等多学科共同协作;
产房外科的优点:
- 是实现“无菌转运”,外来感染机会明显降低;
- 是胃肠道气体少,简化了腹壁缺陷性疾病的内脏复位或其他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如肠闭锁的围手术期准备;
- 及早干预,去除病因,中断了病理状态的进一步发展,术后管理明显简单化,手术成功率高;
- 脐血可作为患儿手术备用血,减少了输血反应,未用的脐血还可保留下来,为日后备用;
- 切口愈合后瘢痕反应很小。
产时外科:
- 指保持胎儿胎盘的同时对胎儿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胎儿离开母体时的气体通道,旨在解除气道阻塞的原因,确保气道通畅。
适应症:
- 包括先天性膈疝、颈部巨大肿物、先天性高位气道阻塞综合征、胸部异常等
产时外科的难度:
- 需保持子宫处于松弛状态,维持胎儿胎盘血液循环,保证胎儿的血液供应的同时,减少对产妇生命体征及产后宫缩情况的影响。
- 胎儿状况的监测也是重点所在。目前国外仅应用超生监测胎心率来判断胎儿胎盘循环情况。
- 如果宫缩抑制不充分,胎盘可能提前剥离,胎儿血液供应不足,可导致胎儿窘迫,严重者致胎儿脑损伤和严重的新生儿后遗症。
如果宫缩抑制剂应用过度:
- 产妇血压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并间接地影响胎盘血流量。
- 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影响产妇的恢复甚至威胁产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