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简称宫颈癌疫苗,又称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是人类第一个预防恶性肿瘤的疫苗,能预防子宫颈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据一项综合研究显示,在细胞学检查正常的妇女中, HPV 的感染率为 10.2% ~ 40.0% 。最近北京开展的调查发现,25-54岁已婚妇女生殖道中高危型 HPV感染率为9.9%。说明在妇女当中感染过HPV的不在少数。


绝大多数女性的HPV感染为一过性,80%的感染者会在8~12个月内自然清除。但仍有10%~15%的患者持续感染,进而可发展为宫颈癌。对于一过性HPV感染,通常不需要治疗,只有持续性HPV 感染才考虑治疗。


HPV感染持续存在1~ 2年可引起轻微病变;发展到癌前病变需9~ 10年; 癌前病变再发展到浸润癌需4~ 5年。即从 HPV感染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的时间约为15年。


多项研究结果均表明,高危型 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原因。对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99% 以上的宫颈癌有 HPV 感染,其中 HPV16和18型的感染率最高,占 70%以上 。


目前被FDA批准上市的预防性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3种。


二价宫颈癌疫苗


二价宫颈癌疫苗是科学家们本着“首恶必办”的宗旨,针对HPV16 和 HPV18两个为非作歹的首恶之徒而研发的生物武器。HPV16 和 HPV18在所有引发宫颈癌的HPV亚型中占了70%以上的份额,因此,针对它们就等于打蛇打在七寸的位置上,可以给宫颈癌以致命一击。换言之,接种了二价宫颈癌疫苗,女性同胞们今后患上宫颈癌的风险可大大减少。


四价宫颈癌疫苗


四价宫颈癌疫苗是在HPV16 和 HPV18二价苗的基础上,增加了HPV6和HPV11两种HPV低危型亚型。因为低危型的HPV也会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同样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为什么要增加低危型的HPV亚型?


低危型的HPV也会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 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同样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也就是说,四价宫颈癌疫苗可预防更多的HPV感染,不但可减少宫颈癌的风险,还可以预防男女性常见的性病皮肤病,预防作用更加广泛。


九价宫颈癌疫苗


九价宫颈癌疫苗,是在四价苗的基础上增加了属于高风险组的31、33、45、52和58五种HPV亚型,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宫颈癌疫苗。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而言,二价疫苗是“雪中送炭”,而增加了抗HPV6和HPV11的四价疫苗是“锦上添花”,九价疫苗则是“更上层楼”。


疫苗适用人群


二价与四价HPV疫苗适用人群是不同的。


二价疫苗在中国注册,适用于9岁~25岁的女性群体,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分别在第0、1、6个月。


四价疫苗在中国注册,适用于20岁~45岁的女性群体,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分别在第0、2、6个月。


相对于二价疫苗,四价苗适用于处于生育年龄阶段女性更大的群体,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也是宫颈癌进入高发的阶段。调查显示,近10年广州市宫颈癌发病年龄集中在35~59岁(76.41%),年龄别发病率在0~24岁组较低,25~44岁组迅速上升, 45~59岁组达高峰。


打了疫苗是否就不会得宫颈癌?


宫颈癌疫苗只是针对它所覆盖的HPV亚型起预防作用!因为有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系的HPV亚型很多,目前即使是九价苗,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高危型HPV,只能说是大大减少了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


医学界至今也只认为90%以上的宫颈癌是由于感染了HPV引起的,还有一部分宫颈癌可能是别的因素引起的。


因此,女性同胞们在应用HPV疫苗预防宫颈癌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种类进行接种;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应该按照正规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