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管理和培训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男科主任姜辉教授针对男性不育的诊疗规范做了详细讲解。


    WHO规定,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均称为男性不育,主要病因有3个,即睾丸前因素,是造成不育的内分泌性病因,患者生育功能的损害系继发于体内的激素失衡,主要包括3种疾病,如下丘脑疾病、垂体疾病、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异常性疾病;睾丸因素,如先天性异常病变、生殖腺毒素、全身性疾病、睾丸炎症感染、睾丸创伤和手术、血管性因素、特发性病因等;睾丸后因素,如输精管道梗阻、精子功能或运动障碍、免疫性不育等。

    男性不育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病史检查,全面了解受检者是否有家族遗传史、婚育史、性生活史、过敏史等对生育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重点了解受检者是否患有与生育相关的疾病,如腮腺炎、附睾睾丸炎等;体格检查,如生殖器官检查、直肠指诊等;辅助检查,如精液分析、尿液常规检查、生殖系统B超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如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抗精子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等;特殊检查,如精囊造影术、睾丸活检、阴囊探查等。

    需要注意的是,精液分析的结果,仅提供生育或不生育的倾向,一般情况下,不能对生育与否作出肯定得结论。

    对于正常生育,如夫妻生育能力都较强,生育自然不成问题,如一方较强而一方较弱,也可互补,但如双方生育能力都较弱,甚至有生育障碍,则会出现不孕不育问题。部分学者对男性不育疾病进行总结称,不育是一对夫妇的疾病,而不单是某一方的疾病,当生育出现问题时,另一方的问题才会显现出来。

    所以,男性不育的治疗要以夫妻双方共同治疗为前提,即使是绝对不育的男性,在进行治疗前也应检查女方的生育力。WHO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约26%的男性不育患者,其配偶也同时存在生育问题。

    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法主要有2种,即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分为2种,即特异性药物治疗,包括促性腺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如雄激素及睾酮反跳法、促性腺激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疗法。而手术治疗一般是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甚至无效的前提下进行的,首先要在诊断时找到不育的原因再有针对性的开展,术式主要有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输精管再通术、输精管吻合术、尿道射精管电切术、隐睾手术等,其中显微镜下输精管吻合术因其再通率高、患者术后配偶自然受孕机会大、效价比较好等特点,在治疗中大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被临床广泛应用。

    TIPS:男性不育症患者健康教育要点主要有3个,即掌握影响生育力的夫妻因素,如女性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自然不育的时间对于预测期未来生育能力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了解影响生育力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吸烟、酒精、久坐等生活习惯对生育也会存在影响;熟悉影响生育力的药物因素,如肿瘤化疗药物、安体舒通、柳氮磺胺吡啶、秋水仙碱、红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