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器官脱垂的传统手术,一直存在着并发症问题,近年来,在整体理论的引导下,植入替代物的手术逐渐兴起,新的观念和技术给我们治疗盆腔器官脱垂许多新方法,但其疗效有待临床观察和循证,技术的进步和完善需要临床不断努力研究探索。在第五届中美盆底妇科研讨会上,宋岩峰教授针对盆底脱垂重建术的评估进行阐述。

    盆底器官脱垂手术的科学评价

  盆底器官脱垂传统的修复术式包括有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经腹圆韧带悬吊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曼式手术、会阴体修补术、阴道骶骨固定术等,高复发率是传统手术常见问题。

  植入替代手术中尽量保留盆底器官的解剖与功能,无张力吊带尿道悬吊术等。FDA警示的评价结果主要为:导致的并发症在传统非网片修复手术中并不存在、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手术风险以及解剖复位并未导致更好的症状改善。其实所有的新技术应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循证改善。

  在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时,主要的目的包括纠正解剖学脱垂、解除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但是所有的患者在术前都需要进行术前科学评价。

    尿失禁手术

  尿失禁诊断流程根据整体理论为依据。尿失禁包含: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

  术前需进行评估,即检查确定盆底损伤结构:尿道活动性、抬高试验等。检查骶神经反射:感觉、会阴肛门反射、足运动、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下肢肌肉强度等。盆底肌力的判定:分成5级。以及进行尿动力检查、容积超声、核磁共振检查等。

    盆底重建手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较多,需要我们在术前进行风险、术式评估。主要包括:传统手术适应症与不足,网片手术的适应症、并发症;盆底解剖知识、盆底缺陷的准确评估;识别并发症、失败、复发高风险人群;不同形式网片,手术个体化;严格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手术技能;如实的知情告知、随访报告制度;患者自身情况、对围手术期及术后的影响。

   


 

    中度的顶端脱垂合并重度阴道前后壁应常规手术治疗;
    合成网片应用最小张力植入;
    正确的分离层次,植入网片位于适当的组织平面,不易被触觉到;
    尽量减少阴道上皮的剪除;
    手术者经验与术后网片暴露密切相关;
    尽量选择Ⅰ型大孔径聚丙烯网片。


  最后,宋教授提出:治疗方案应科学、严谨,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医疗技术条件和病人意愿进行个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