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最常见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因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而被称为“社交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尿失禁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30.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18.9%。在我国,由于此类疾病长期不受重视以及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等原因,患者就诊时往往症状已经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尿失禁不是简单的疾病描述,还涉及到复杂功能的联系;尿失禁不仅仅是泌尿外科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包括泌尿外科、妇产科、老年科、康复科、神经科和超声科等。
在盆底功能异常诊断方面,超声技术与其它检查方法如X光、CT/MRI相比,具有无辐射、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等优点。特别是近10年来高分辨率超声如3D超声的应用,使得盆底超声成为诊断残余尿量、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盆腔脏器脱垂程度评价及肛提肌裂伤等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尤其是在植入材料如吊带或补片成像方面更是展现出其它影像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
GE的Voluson盆底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是健康创想的很好体现:用更低廉的成本,提高了医疗质量,从而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为使相关学科医务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GE医疗于2013年7月13日至14日在美丽的羊城广州举办“尿失禁:盆底超声的价值与外科治疗新进展”,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泌尿、妇科泌尿、产科、神经科和超声科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就尿失禁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等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同时还有丰富的手术及超声病例演示。
为更好地展示盆底超声在尿失禁诊断的价值,理论结合实践,在研讨会期间将举办“盆底超声工作坊”。工作坊将重点回顾研讨会内容,应用4D View软件对离线3D病例进行反复练习,最终让学员掌握基本的盆底超声分析和诊断方法。
特邀主要演讲嘉宾:
Hans Peter Dietz教授
-悉尼大学医学院Nepean临床学院 妇产科学系教授,世界盆底超声权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妇产科杂志副主编, ISUOG官方杂志“Ultrasound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编辑
廖利民教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尿控协会(ICS)理事,第42届国际尿控大会( ICS)年会大会主席
梅骅教授
-新中国第一代泌尿外科专家,中国最著名的泌尿专家之一。对女性尿失禁以及女性下尿路感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主编的《泌尿外科手术学》第一、二、三版,对我国泌尿外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慧芳 教授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腔内三维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形态学研究,主译了《盆底超声学图谱》。
张新玲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超声科主任, 曾在悉尼大学师从HP. Dietz教授系统学习盆底超声,对超声在尿失禁中的应用有较深入的研究。
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医生参会。会议达成了会议设计的初衷,得到了著名专家的肯定:
“国际尿控学会(ICS)在2012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第42届年会。ICS的宗旨之一就是促进多学科合作的平台上对尿失禁进行综合的诊治。会议结束不到一年,我们就看到了在广东举办了国内首个多学科合作的“尿失禁:盆底超声的价值与外科治疗新进展”的专题会议。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尿失禁的综合诊治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国际尿控学会(ICS)第42届年会主席 廖利民 教授
thanks again for the support with the Gunagzhou meeting we just did. It is much appreciated, as always. Doctors know more about our methods in China than they do in the US, and that's largely due to GE support. 非常感谢对刚刚在广州结束的会议的支持。就像以往的会议一样,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正是很大程度上由于GE的支持,中国的医生知道我们的方法(盆底超声)比美国的医生还多。” ------- 国际尿控学会(ICS)理事,世界盆底超声权威HP Dietz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