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北大医学妇科肿瘤高峰论坛第二天精彩继续。北大医学妇科肿瘤高峰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为我国妇科肿瘤医生传递国内外最新、最前沿、最权威、最实用的临床知识、技能,关注、支持具有开创精神的妇科肿瘤中青年医生发展,力求为推动国内妇科肿瘤发展贡献最大力量。今日的妇科肿瘤化疗分会场,围绕“妇科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和“妇科肿瘤化疗副作用防治”的主题,分为两大学术单元。妇产科在线继续为您带来最新会议精华报道。

 

【学术讲座】

孔北华教授:卵巢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传统分级系统缺乏一致性,卵巢癌分子分型有助于阐明卵巢癌发病机制,能够做到卵巢癌的精准分型,进而达到个体化治疗及精准的预测预后。2006年美国启动NIH项目,研究TCGA。随后,MD安德森、梅奥分别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不仅对上述研究结果给予具体分析,还详细解析了国际上多篇卵巢癌分子分型检测、临床价值相关权威文献,最后指出,卵巢癌分子分型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被广泛认可的分子分型。在TCGA数据基础上的卵巢癌各种组学分型,仍有待大数据来验证。以BRCA基因突变为代表的同源重组缺陷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选择和预后判断。因此,在分子分型基础上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将为卵巢癌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吴令英教授:卵巢癌靶向治疗进展

 

目前,获FDA批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抗血管生成药物和作用于DNA损伤修复的药物。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结合研究文献,分别对上述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意义给予深入解析。讲座中,吴教授提出“贝伐珠单抗用于进展风险较高的晚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是否有更多获益”的思考,并结合全球经典的三期临床研究分享个人见解,认为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癌研究任重且道远。此外,在作用于DNA损伤修复的药物讲解方面,吴教授分别介绍了DNA修复通路、PARP抑制剂作用机制,以及PARP抑制剂获批药物种类、临床应用范围、不良反应和处理策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使大家对卵巢癌靶向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周琦教授:中国卵巢上皮癌维持治疗共识与解读

 

由于卵巢癌不易早诊、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现状,近年来提出卵巢癌全程管理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妇瘤知名专家制定《中国卵巢上皮癌维持治疗共识》,并于今年6月份正式发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周琦教授围绕基因检测对维持治疗干预的意义、抗血管生成制剂的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药物选择、维持治疗疾病进展后的治疗和维持治疗安全性管理等方面,对《专家共识》、文献及证据进行全面解读。最后指出,该共识主要基于现有临床研究证据和妇科肿瘤专家的临床经验,适于中国人群,为临床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中晚期卵巢癌治疗与维持治疗的规范化,但未来还需根据研究结果予以更新,改善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诊治现状,提高中国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曲芃芃教授:耐药卵巢癌治疗的进展

 

南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曲芃芃教授首先简单阐述卵巢癌治疗模式。随后,曲教授荟萃白蛋白结合性紫杉醇、贝伐单抗、贝伐单抗+口服环磷酰胺、索拉菲尼+拓扑替康、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尼拉帕利、奥拉帕利等相关的大量临床研究文献,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在耐药复发/难治卵巢癌治疗中带来的进展给予解读。最后指出,耐药卵巢癌治疗可以选择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 i及免疫治疗药物等。其中,多药联合效果优于单药,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并从中获益,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视知情告知,患者参与选择治疗方案。


张国楠教授:卵巢癌紫杉醇耐药与精准化疗转化研究

 

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张国楠教授认为除铂耐药外,卵巢癌紫杉醇耐药也是值得临床关注的问题,并认为卵巢癌的个体化差异或卵巢癌细胞的异质性使患者对TP方案拥有客观反应同时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卵巢癌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PDS与NVCT+IDS模式的生存率相近,且多达80%的患者最终复发并成为紫杉醇/铂耐药。张教授致力于卵巢癌耐药原因及机制的研究多年,并取得巨大进展,不仅发现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还提出紫杉醇的双刃剑效应,并与国外梅奥等大型研究结果遥相呼应。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张教授提出基于TCGA和MyD88分型的卵巢癌个体化治疗策略来规避化疗耐药,提高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


刘岩教授:妇科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妇科恶性肿瘤遗传家系分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岩教授系统讲解了遗传性/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的定义、如何问病史、妇科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遗传咨询、基因检测等方面内容。其中,Henry Lynch在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中做出巨大贡献。刘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形象讲解病史采集侧重点、家系图符号含义和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提示线索,强调遗传性/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的病史询问有别于其他临床疾病,需要有所侧重,并要绘制家系图。遗传性卵巢癌和乳腺癌、Lynch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Reed综合征等是较常见的妇科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从特征表型、家族史和基因检测三方面综合诊断,且需要个体化管理和多学科合作,以降低家族的整体发病风险。


宋坤教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靶向治疗策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风险、子宫内膜癌传统分型和“二元论”模型的弊端。然后指出,为了寻找新的子宫内膜癌分型,TCGA就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开展大样本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将子宫内膜癌分为POLE突变型、MSI亚型、高拷贝数型和低拷贝数型四种。宋教授表示T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打破了对传统分型的认识,对精准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并结合齐鲁医院研究数据,对四种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给予解读,同时,荟萃大量文献,从PI3K/AKT /mTOR 抑制剂、致病基因HER2药物、PD1/PD -L1等角度,辩证分析分子分型在靶向治疗策略方面所拥有的临床意义,认为目前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指导靶向治疗方面尚待深入研究。


李秀琴教授:铂过敏的高危因素及分级预防策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秀琴教授以一个卵巢癌铂过敏病例分享引入讲座,系统讲解铂过敏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及抢救、铂过敏的高危因素和评分表及分级、铂过敏的分级预防策略及后续处理。其中,李教授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45例铂过敏病例和荟萃国际上的文献研究,总结出铂过敏的高危因素:复发后第二、三疗程,总疗程≥8程以上;复发患者的再治疗间隔为一、二年;卡铂累积用量大于3500mg。还据此制定出铂过敏评分表及分级标准。李教授指出,既往使用过卡铂治疗的患者,复发后建议进行铂过敏评分,根据评分和分级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铂过敏风险高危且皮试阳性者或出现过过敏反应的患者,建议卡铂脱敏方案,卡铂不耐受者,首选奥沙利铂脱敏治疗。


尹如铁教授:免疫治疗(Ⅰ0)相关毒副反应(irAEs)及处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主要阐述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史、免疫治疗药物应用情况、免疫治疗的特点、免疫治疗的主要毒副反应及处理、罕见毒副反应及预测生物标记物探索、irAEs的总体处理原则等内容。其中,研究显示,大多数irAEs发生在用药后数周-3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治疗结束1年后,严重AE且病因不明、可能影响后续治疗者,需与病理科医师充分沟通,进行组织活检,临床中主要的irAEs有皮肤毒性、肺脏毒性、肝脏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同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有差异,应高度重视少见/罕见毒性。要充分评估患者基线,特别是特殊人群。此外,还要探索预测免疫毒性的biomarker,以筛查最大获益人群,保障治疗安全。另外,临床工作者应积累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相关的中国人群数据,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姜洁教授:化疗导致呕吐的管理和防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姜洁教授讲到,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后续治疗带来影响,甚至导致脱水、代谢紊乱、食管损伤、抗癌效果下降等严重问题。特殊治疗药物、药物剂量、给药的时间和方式、放疗靶点、患者个体差异是恶心/呕吐的五个影响因素。姜教授结合文献、指南,主要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机制和相关因素、呕吐及化疗药物致吐潜能分类、止吐药分类和止吐原则、各种呕吐的预防和治疗五方面展开讲座。其中,根据制吐机制,止吐药包括5-HT3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和其他类型。临床中可根据化疗方案的致吐风险、止吐药使用史、患者个体因素来综合判断,选择相关的止吐药,但预防是止吐的关键,还可采取H2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生活方式调整等一些辅助措施。


鹿欣教授:靶向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其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鹿欣教授基于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NCCN推荐,对PARPi、抗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及临床处理进行介绍。其中,PARPi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毒性,主要依据风险分级进行个体化处理。大部分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副反应是因为VEGF的正常功能抑制引起,主要有出血、高血压、胃肠道穿孔等,出血、高血压者要进行分级处理,任何级别的胃肠道穿孔均永久终止使用贝伐单抗治疗。最后,鹿教授强调,近年来复发耐药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转变,从化学治疗逐渐转向系统治疗、基因引导靶向治疗,最终走向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未来,应致力于靶向治疗的多靶点精准联合,关注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承受能力。    


【专题报告】


除以上精彩的学术讲座外,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黄欣教授还带来专题报告《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性卵巢上皮癌》。AEROC是一项Ⅱ期、单臂、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在2018年发表于《柳叶刀肿瘤》,是中国妇科肿瘤领域迄今为止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研究文献,为我国铂耐药性卵巢癌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黄欣教授


另外,思路迪的白跃宗总监也就检测技术-NGS,结合大数据,介绍其在妇科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提高了临床医生对NGS的全面认识。

 

△白跃宗总监


【专家讨论】

为深入学习、探索、钻研妇科肿瘤治疗,增强会议学术学习实效,引导参会医生进一步拓宽临床诊治工作思路,在今天的学术报告演讲期间,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鹿欣教授、尹如铁教授、姜洁教授、曲芃芃教授、李秀琴教授、李小平教授,带领现场参会学员,围绕妇科恶性肿瘤中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开放式的讨论学习形式,有效的拓宽了与会妇科肿瘤学者的思维,让各位医务人员对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前沿治疗有了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

 


 

【闭幕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北大医学妇科肿瘤高峰论坛之妇科肿瘤化疗分会场今日圆满落幕!非常感谢各位授课专家的精心准备,感谢各位参会学员的积极参与,感谢各位会务人员的幕后辛劳!再次祝贺会议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

 

【学术主持】

 

 

 

【会场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