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华诞系列学术活动——2018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全程报道此次大会。在下午的盆底医学研究与转化专场内包括两大学术交流主题——阴道旁缺陷及处理、妊娠及分娩与盆底功能。在晚间还召开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全体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计划、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学组工作总结及计划会议。以下为会议详细内容报道,感谢阅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环教授致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桂珠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致辞


【学术交流】


※阴道旁缺陷及处理※


肖斌梅教授:阴道旁缺陷的临床诊治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肖斌梅教授在讲座的伊始,结合案例图片讲解了处理阴道旁缺陷的方法。同时就侧方缺陷的相关内容、侧方缺陷术中缝合器的使用及中央型缺陷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她表示,手术器械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之后,肖教授讲解了病例“阴道穹隆脱垂+肠疝”的手术视频,依次讲解了术中“经阴道双侧骶棘韧带悬吊术+肠疝修补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会阴裂伤修补术+网片修补术”的术式选择。最后,肖教授现场模拟演示了缝合器的使用方法,并解答了现场听会人员对缝合器缝线该如何选择的疑惑。


李环教授:阴道旁缺陷传统认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环教授主要讲解了阴道旁缺陷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及术后复发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李教授首先将“阴道旁缺陷”分解为“道”、“旁”、“缺陷”三个部分。她强调到,所谓“旁”,便是指阴道壁3、9点的阴道黏膜、阴道旁结缔组织、盆底肌肉、筋膜及骨胳。其次,她就何为阴道旁缺陷进行了释义,即阴道旁缺陷指阴道侧壁耻骨宫颈筋膜、盆筋膜腱弓(白线)与盆壁分离。此外,李教授讲解了区分阴道旁缺陷与中央型缺陷的方法。她指出,阴道旁缺陷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是影像学。最后,李教授表示,理念的确立比手术本身更重要。


谢冰主治医师:阴道前壁支持结构的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谢冰主治医师指出,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存在着对新鲜事物认知的局限性,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无限接近真相。MR等影像学检查作为盆底可视化的利器,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盆底支持结构及其生物力学关系。此外,谢冰医生讲解了阴道前壁支持结构三共线模型,指出正常人的肛提肌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以往我们认为的非常重要的肛提肌并不是唯一的关键因素,正常对照的肛提肌可以是双侧完全断裂,而严重脱垂女性的肛提肌也可以是完整无解剖缺陷的。盆底手术后顶端缺陷修复满意,旁侧可联动回到正常水平,而第三水平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值得我们在未来手术中探讨。最后,谢冰医生指出,现如今深度学习发展迅猛,DeepMind成功预测CASP13的三维结构代表了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更进一步,鼓舞人心,让我们展望AI技术在盆底精准化诊治中大放异彩。


吴氢凯教授:阴道旁缺陷再认识——进展及争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吴氢凯教授首先讲到学术探究,不存在争议,更多地是学习与借鉴。其次,吴教授讲解了Peter Petros教授的“整体理论”和John DeLancey教授的“三水平支持理论”。并指出,全面评估盆底结构和功能是两大理论体系的共同点。之后,她简单介绍了阴道前壁脱垂的分型,并与参会的同仁讨论分析了盆腔器官脱垂的病例的缺陷类型。通过盆底解剖、生物力学及手术重建三个视角讲解了阴道旁缺陷的诊治。希望借助当前技术,做到盆底可视化。最后介绍了阴道闭合机制在POP发生和诊治中的作用及新技术阴道触觉成像系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

幽默风趣地点明讨论难点


讨论:阴道旁缺陷


赤峰市第二医院张广民副院长分享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桂珠教授

追溯根源,不仅治标更应治本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环教授

阴道旁缺陷——坐骨棘筋膜悬吊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陆叶教授分享观点


河南省人民医院吴衡慧主任

顶端固定是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

分享了盆底解剖学习经验和自身针对旁缺陷的处理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

选题优秀,抓住难点


※妊娠及分娩与盆底功能※


多中心课题设想:妊娠晚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生王青介绍了“妊娠晚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的课题思路,并就纳排标准、技术路线、随访计划和内容、随访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导师孙秀丽教授补充到,目前关于产后盆底康复的工作已经比较成熟,基于国际上已有的部分研究基础,在此呼吁有兴趣的专家加入学组中心,展开多中心课题合作。此设想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同意,进而共同商议研究项目的启动时间及事项等。


吴桂珠教授: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桂珠教授首先强调了更新理念(治未病)的重要性。她讲到盆底六大脏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和谐美妙。其次,吴教授讲解了盆底的括约、支持及性三大生理功能。在讲到盆底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时,她指出妊娠与分娩是盆底损伤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紧接着分析了盆底疾病的六大高危因素。强调到妊娠本身就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最后,吴教授以讲解PFD康复治疗的定义及意义、女性整体康复治疗的定义及内容结束了讲课内容。


陆叶教授:妊娠晚期会阴按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陆叶教授主要讲解了妊娠对会阴的影响、妊娠晚期会阴按摩(Antenatal Perineal Massage,APM)的方法、APM注意事项、APM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APM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争议的问题六方面的内容。在讲到会阴按摩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中,陆教授强调到,初产妇APM者显示更少的分娩创伤;经产妇APM对分娩创伤无影响,但显示产后3月内更少的会阴疼痛感。此外,在APM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中,APM组与非APM组在产后三个月性交困难、性生活满意度、粪失禁、尿失禁和会阴疼痛均无明显差异。


王世言主治医师:产后盆底功能自然恢复规律探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世言医生首先阐述了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有分娩次数、阴道分娩VD、器械助产、巨大胎儿、第二产程延长、肥胖、吸烟及高龄等。其中,对于分娩4胎以上者,分娩次数是诱发产后UI的重要因素。随后,王世言医生提出将产后6周作为判定产后盆底功能是否异常及是否需要干预治疗的时间节点,是否尚为时过早。她分享了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成果,当随访至产后14周时发现盆底功能趋于稳定,但产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盆底功能如何转归还未可知,故提出多中心课题的设想,得到在场专家的一致认可。最后,王医生就今年6月份在维也纳召开的第43届IUGA会议中与妊娠及分娩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享。


孙秀丽教授:妊娠期盆底肌锻炼的思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首先介绍了PFD发病率高及治疗费用昂贵的现状,并指出多次妊娠、分娩、有急产及难产史的患者较普通孕产患者的PFD发病率高。PFD的预防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指导孕妇管理体重,调整生活方式,盆底锻炼必不可少;二是尽量做到减少分娩损伤;三是产后需及时配合治疗。之后,孙教授介绍了妊娠期盆底保护的国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孕期PFMT对婴儿安全。最后,孙教授总结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孕产妇盆底保护规范势在必行。


【工作会议】


回顾2018,展望2019——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

工作会议(全体委员)顺利召开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计划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学组工作总结及计划

盆底医学研究与转化学组组长孙秀丽教授

汇报现场


感染性疾病研究与转化学组组长薛凤霞教授

汇报现场


母乳喂养研究与指导学组年度总结

李晓丹护士长汇报现场


妇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研究与转化研究学组

组长李小平教授汇报现场


【主持&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