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华诞系列学术活动——2018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学术盛会,共设2个会场,六个专场学术讲座,40余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的妇产科临床科研专家、妇产科医学教育专家、医学人文学家及妇产科优秀中青年医师共同为与会同仁打造一场无与伦比的学术盛宴。


闭幕当天,妇产科青年医师论坛、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研究与转化两大专场同时开启。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全程报道会议精彩内容。


学术讲座


※妇产科青年医师论坛※

王一方教授:医学人文与临床胜任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首先围绕当代医生的缺门、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医学人文难逃“空壳化”、临床大夫如何与哲学结缘、何为临床哲学、医学百年未变的四大特征等不同角度展开阐述,从中指出,医学的真谛是永恒的不确定性,现代临床医学任务有三大基本诉求,即人文理论建树、人文素养提升、人文体验改善,并引申出临床胜任力一词,还对冰山模型、洋葱模型两大临床胜任力模型给予解释。然后,王教授通过对临床救助四大模型、患者求医的四大诉求、医患关系的复杂性的解析,强调医疗仅有技术是不够的,临床沟通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心灵的沟通,认为临床医生应转换临床思维的结构性,即从“科心-医眼”到“文心-医眼”、从“科心-医言”到“文心-医言”,最后他还生动阐述了临床医学人文的基本信念、知识与理论、三个能力、四项技能、默会技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六项能力以及肿瘤领域中的人文诊疗。


张晓辉教授:多视角谈国自然申报标书撰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讲到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的申请是每个医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生的要求,同时还是医生成长的必要过程,并认为国自然基金申请前需要思考4个问题,即想做什么(研究目的)、为什么要做(研究意义和立论依据)、如何去做(研究方案)、以前做过什么(研究基础),且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标书选题。张教授认为标书的选题需要有6个月以上的准备,包括阅读并解析国自然基金指南、选择熟悉的研究方向、前期工作基础、拟定标书题目四个步骤,在结合自身经验和具体范例对上述步骤给予讲解后,他还依次解析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及目标、研究方案、标书修改等方面内容。


吴令英教授:SOLO1:奥拉帕利用于携带BRCA1/2突变的晚期卵巢癌含铂化疗初始治疗后的维持治疗

现今,PARP抑制剂的维持治疗已经成为复发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那么,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使用PARPi作为一线维持是否能带来更多获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围绕研究背景、SOLO1研究和思考三方面展开讲解。从SOLO1研究结果中得出结论:对于新诊断的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史无前例地提高了PFS达将近3年;PFS2的显著延长,提示奥拉帕利并未削弱患者从后续治疗中的获益;奥拉帕利普遍耐受性良好,这与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对于新诊断的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应考虑成为铂类化疗后的标准治疗。


詹思延教授:临床研究设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指出临床研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研究。进行临床研究前,要先做好统计分析方案。而研究设计首先取决于临床问题,并通过PICO方案将问题细化、结构化。詹教授结合资料、数据主要对诊断/筛查试验评价、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设计给予讲解。其中,诊断或筛查试验的评价主要有诊断性能评估和临床效应评估两种类型,随机对照试验是疗效评价的金标准。开始临床研究时首先要到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注册,强调RCT研究与真实世界的关联以及疗效评价要兼顾效力和效果研究。


闫丽盈教授: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开拓科研思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闫丽盈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选择临床科研课题时,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及确定课题后应清楚“如何分析结果”,并要反问自己“问题解决了吗”。针对“做什么”这一问题,闫教授表示,选择合适研究对象,明确设置对照研究的目的尤为重要,这决定了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在研究过程中,针对自己提出的课题,对比他人同类相关研究,要及时总结,随时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摒弃繁杂多样,说明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做到精细研究。


孙蓬明教授:青年医师怎样兼顾临床、科研、家庭?——非典型郎中胡语

“年轻,年轻的让人心慌;规划,规划让人心不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语言诙谐幽默,却又句句成金。他在讲座中讲到,临床工作中,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艰辛苦楚,如何兼顾临床、科研与家庭是目前青年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个人切身经历的分享,孙教授认为对于事业和家庭,要不偏不倚,在妥协中进步!对于事业,要坚守初心和理想,坚信付出终将有回报。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用实力证实自己,才能获取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得到更好的施展平台。对待家庭的“贤内助”,要做到不撒谎,为她营造生活仪式感,促进和谐生活。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研究与转化专场※


樊尚荣教授:产科重症感染的诊断及处理

妊娠期和产褥期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重症感染常危及孕产妇生命,主要表现为脓毒症,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结合多个临床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国内外文献等对脓毒症的定义、表现、病因、诊断、治疗等给予具体解析,强调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管理,及时判断感染的发生,抗感染治疗要重视病原体检测。可疑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时,在进行抗感染治疗之前需先常规进行微生物培养。妊娠期和产褥期感染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及时外科干预清除感染病灶,关注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蔺莉教授:宫内感染的诊治进展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蔺莉教授通过对临床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对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病原体、发生率、上行性IAI 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难点、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进行阐述。其中,通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是IAI的实验室诊断金标准。胎盘胎膜和脐带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确定IAI分期及预测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ACOG(2017)将羊膜腔内感染分为三类——孤立的产妇发热、疑似羊膜腔内感染、确认羊膜腔内感染。蔺教授依据ACOG(2017)指南内容,对宫内感染抗菌素治疗原则和产科处理原则给予深入解读。


王辉教授:肺炎克雷伯菌的再认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通过展示2013-201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分离菌株调查表,发现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数据居前三位,进一步结合2017年WHO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因耐药菌感染引起的死亡或残疾分析(欧洲)及相关RCT研究等,认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由于碳青霉烯类是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她还结合全国各地区医院在全国展开多中心CRE感染的横断面研究,显示CRE感染的治疗策略有限。由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健康,国内流行率高,因此应引起临床关注,并进一步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病现状、临床表现、治疗难点等给予讲解。


安友仲教授:Sepsis 之我见


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症医学学系安友仲主任援引典故、历史事件,对比相关研究,结合个人经验,对Sepsis的内涵、病与症的区别与定义、SIRS等给予深刻阐释。他认为医学发展离不开整体科技的进步,微生物的发现和抗感染药物的诞生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历程碑。但在与微生物对抗的这些年来,人们全力祛邪、病必寻药、治必用药,过度沉迷于祛病邪,忽视了机体调整,专注于强化器官功能支持,忘记了器官功能之间的匹配。正确诊断的目的在于改善治疗。正确的疾病诊治概念并非始自今日,1904年就有学者提出“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宿主的炎症反应及其所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而SIRS的提出更是由“看病”回归到“看人”,其治疗体现了“病症兼治”的医学理念。且要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器官来对待。


葛瑛教授: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葛瑛医生主要讲解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细菌性感染诊治的难点以及临床医生应用药物的误区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临床医生应用抗感染药物有六大常见用药误区,即“重症感染均由耐药菌引起”、“经验治疗覆盖全部致病微生物”、“经验性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发热白细胞升高一定是细菌感染”、“感染的治疗主要依靠抗菌药物,引流、病灶清除是治疗感染的关键”及“按照培养结果指导用药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六大误区的解读,葛教授强调,细菌性感染的精准治疗,势在必行,其首要问题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指出抗菌药物治疗是双刃剑,明确诊断感染以及明确致病菌是提高治疗准确性的前提。


高燕教授: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治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燕教授首先强调正确诊断是合理抗感染治疗的前提,感染的诊断、感染部位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耐药性的评估与证实、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抗感染治疗的关键内容。尿路感染指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有细菌尿和脓尿。高教授荟萃国内外文献系统阐述了尿路感染的定义与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辅助诊断、治疗等方面内容,提出关于G+菌和G-菌尿路感染、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复杂性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思维。


鲁炳怀教授: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鲁炳怀教授就常见真菌类型、常见酵母菌的形态学特征、侵袭性真菌病的概念、实验室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策略等问题给予讲解。其中,常见真菌有酵母菌、双相真菌、丝状真菌、皮肤癣菌四类,念珠菌在正常状态下广泛定植于人体各部位。侵袭性真菌病(IFD)主要由条件致病真菌,如念珠菌属所致,且感染多为内源性。而致病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危害性较大。G试验操作性强,可用于IFD早期诊断的重要非培养诊断技术。


薛凤霞教授:后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薛凤霞教授讲解了宫颈癌现行筛查方法与策略、HPV疫苗的分类、疫苗接种后筛查存在的困惑与挑战三方面内容。目前,很多发达国家正在或已进入后疫苗时代,尽管我国HPV疫苗接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后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将逐渐突显并长期存在,疫苗接种后宫颈癌筛查中存在的困惑与挑战需未雨绸缪,如随着HPV疫苗的推广,单纯以HPV16/18分型检测的初筛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亟待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探索适用于我国的后疫苗时代筛查策略。薛教授从风险分层管理和精准筛查两个角度对此问题给予探讨。


梁旭东教授:系统性阴道病高耐药现状及其临床对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梁旭东教首先指出BV是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然后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中国BV诊治指南,对BV的致病机制、检查方法、诊断、治疗意义和治疗方案等给予讲解。其中,关于BV的Amsel诊断标准,中国指南中指出线索细胞是BV的必备诊断条件,但美国和加拿大指南中未给予特殊说明。美国和加拿大指南推荐Nugent评分法用于BV的诊断。非妊娠期BV患者治疗的意义主要是缓解阴道的感染症状及体征,潜在益处有减少沙眼衣原体、淋球菌、阴道毛滴虫、HIV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等的感染。关于治疗指征,中国的指南指出妇科及产科手术前的BV患者需要治疗的。同时对于既往有早产及不良分娩史的无症状孕妇也应给予治疗。此外,梁教授还结合大量文献,讲解了BV耐药与加德纳菌及阿托普菌相关,生物膜在耐药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于耐药及复发BV的诊治策略。


闭幕式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小平教授做大会总结。2018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为期近两天,共邀请讲课专家42位,设置妇产科基础研究与转化、妇产科青年医师培养与管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研究与转化、盆底医学研究与转化、妇产科青年医师论坛及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研究与转化六大专场,注册参会人员总数大189人,举办圆满成功!李教授对为带来这场学术盛宴的所有专家、积极参与的所有同仁和辛勤劳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祝大家圣诞、元旦快乐!





主持风采




会场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