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在2018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盛大举办期间,中外对话-国际视角下的妇科微创发展特别活动召开。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基金、妇产科在线共同倾力打造!来自美国、西班牙、香港、澳门、台湾、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海内外妇科微创领域的权威专家就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学术交流对学科发展和妇科临床的促进作用”。


合影


“2018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中外对话”是一场聚集国内外知名妇科微创专家的大型医学访谈活动。活动领衔组织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教授,并得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基金的大力支持。活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阴赪宏教授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业务拓展部主任郭凤桐主任纷纷现身现场。


受邀参加活动的中外专家

↓↓↓


Ceana Nezhat教授是美国Nezhat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生殖医学会主席和美国妇科内镜学会(AAGL)前任主席;TC Li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生殖外科主任;Sergio Haimovich教授是西班牙德尔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宫腔镜中心主任,加泰罗尼亚国际大学(UIC) 教授,2017年全球宫腔镜大会主席;方慧莹教授是澳门妇产科医师协会会长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妇產科高级顾问医生;黄蓁滢医生来自台湾长庚医院。


同时,沈阳市妇婴医院院长史玉林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悦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姚书忠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河康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开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吴鸣教授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共同探讨

↓↓↓



作为2018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大会执行主席和中外对话活动的领衔组织者,段华教授率先开场,畅谈了个人对“学术交流对学科发展和妇科临床发展的作用”的个人看法。她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妇科微创在国内崛起,之后迅速发展起来。时至今日,国内的很多知名学者都在国际舞台上展露风采,与国际大咖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许多国内研究成果看齐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在谈到关于微创观念的变迁时,段教授指出,在“微创”一词刚刚出现在医学领域时,确实指的是伤口小、出血少、创伤小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微创已经成为一种理念,融入到疾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



随后,阴院长也就“团队管理”分享了个人的心得。阴院长认为,无论是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其科室的主要工作是治疗疾病,因此临床团队的构建是第一位的。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注重临床团队的构建,妇科微创、妇科肿瘤、生殖医学、产科等科室的团队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进。医院在原有科室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优势团队,如妇科微创中心,自成立十几年的时间以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从北京市内的微创中心,通过北京市的“扬帆计划”、医院内部的临床诊疗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医学专科中心,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妇科微创中心在保持临床优势的基础上,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新的提升。而团队整体在医教研各方面的进步与科室带头人的团队管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的大力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Ceana Nezhat教授从1972开始到中国进行学术指导、授课和交流,亲眼目睹了中国妇科微创的飞速发展!他从国际角度指出交流是大众经验的融合,且支持世界各地之间的医生保持交流和联系,这对医学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康山教授则从自身经历和河北地区的妇科微创发展出发,讲到“我们是最早享受到学术交流福利的一批人”!他回忆道,多年前,国内的学术交流会议较少,他从国内几个少有的学术交流会议上开始接触到妇科腹腔镜,当时心情异常兴奋。后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掌握了多项妇科微创技术。十余年来康教授不断举办学术交流会议,邀请省内外大咖授课,会议规模日益壮大,带动省内妇科微创的发展。在会议期间,许多省内同仁也认为学术交流对学科的发展、对临床科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和推进作用。



TC Li教授则认为学术交流活动将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同时,通过会议的交流,还可以学习、借鉴一些国际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刘开江教授则表示自妇科内镜技术诞生后,为妇科手术学术交流活动开辟了新的局面。如腹腔镜技术对许多妇科疾病的诊治带来很大的改变和发展,尤其体现在DIE方面。此时,Ceana Nezhat教授和姚书忠教授都表示,DIE可以看成是盆腔内最低的病灶,腹腔镜的延长器械使其诊断触手可及,同时其皮肤小切口弥补了良性病的大开腹损伤,因此对刘教授的观点表示赞成。



近十多年来宫腔镜领域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进步,如微型宫腔镜、门诊宫腔镜、旋切器等,Sergio Haimovich教授主要谈论了自己对宫腔镜近年来的发展是否足以满足临床需求和宫腔镜的未来发展的观点。



吴鸣教授则认为,医生都很热爱学习,且学习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医生会拿某一个成功的、剪辑好的视频在会上讨论该病的诊治过程,有时这样的行为会误导前来参会学习的医生。因此,吴教授认为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时,会议组织要明确专题会议主题,严格审议展示内容,避免出现“炫技”现象,还要合理安排学者讲座,如将有争议的观点放到一起,让大家进行批判式学习,这样一定会带领大家取得进步。尤其在妇科肿瘤方面,医生更要熟读、活用指南,规范治疗疾病。



关于临床医师的培养,方慧莹教授表示,今年在香港专科学院的协助下,澳门也成立专科学院,对专科医生进行规范培训,实行专科医生注册制度。该制度既保障患者的疾病诊治权益,也是对《澳门医疗事故法》执行积极配合的体现,还使医疗与保险制度之间的相关工作更为契合。澳门医师协会还进行CIN持续教育培训,并决定加入大湾区妇产科联盟,让澳门医生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张师前教授在访谈中分享了他刚刚接到的讯息——他的学生正在MSKCC进修,然而由于病源少,该单位每年宫颈癌手术仅有几例,然而国内医院是他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张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这说明了国内落后的宫颈癌预防体系造成了宫颈癌的高发现状。这更说明了降低国民宫颈癌患病率、患病机会的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属于适宜中国人的疾病指南很少,大多借鉴与国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教授透露,他正在做一个长期的个人研究数据,希望未来结果出来后能够对中国人妇科疾病的诊治做出贡献。但这样的工作是漫长的,张教授提出作为医学研究者,应该要坚持,要耐得住寂寞,同时还要有开放胸怀,要勇于创新,锻造属于中国人的“锤子”,为国民健康办点实事。在这方面,他很佩服段华教授带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团队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张教授的观点发表完毕后,Ceana Nezhat教授对他的工作表示非常支持,且国际也需要属于中国的疾病诊治研究的大样本资料,来完善相关指南的疾病诊治流程。



在学术交流方面,姚教授团队起步较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进行腹腔镜手术观摩培训。他认为在中国所有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很多妇科微创医学中心不仅在医院内开展培训,还到各地进行宣讲,到各个医院给予技术支持,这些工作都非常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同时,他还认为学术交流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小到精致的培训班,大到盛大的学术盛会,任何的形式都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培训,才出现了近三十年来妇科腹腔镜的迅猛发展,才有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妇科微创局面。因此妇科微创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方面,姚教授团队起步较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进行腹腔镜手术观摩培训。他认为在中国所有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很多妇科微创医学中心不仅在医院内开展培训,还到各地进行宣讲,到各个医院给予技术支持,这些工作都非常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同时,他还认为学术交流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小到精致的培训班,大到盛大的学术盛会,任何的形式都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培训,才出现了近三十年来妇科腹腔镜的迅猛发展,才有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妇科微创局面。因此妇科微创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



王悦教授认为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生的事业,尤其是身为医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医学不断发展的步伐。王教授参加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因此她觉得不论哪种形式都各有特点,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很多的临床困惑迎刃而解,通过专家们的前沿知识分享和指南共识解读,经常能与他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临床和科研诊疗思路得以拓展和延伸,因此,学术交流既能让与会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能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史玉林教授谈到学术交流对于学科和临床发展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关于一个诊疗技术,临床医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做,然后考虑如何做好的问题。对于腔镜,除以上两个问题,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已经开始反思该技术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克服、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等。因此,学术交流对学科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过往的交流,主要聚焦在如何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在未来,学术交流探讨的问题有可能为如何使学科更健康的发展。此外,史教授还表示科研与临床并不矛盾,临床医生要带着科研的思维去做临床,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解决问题,促进学科的发展。


最后,Ceana Nezhat教授、TC Li教授、Sergio Haimovich教授、方慧莹教授等对中国医生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年轻医生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会质疑,劝谏中国医生在语言上下功夫,让英语语言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匹配等,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国妇科微创医学的发展。


2018北京妇科微创高分论坛-中外对话之国际视角下的妇科微创发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相信通过大家热烈的探讨,将会提高国内医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交流,使学科和临床发炸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业绩!


【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