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华,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妇产科学教授,主任医师,曾获卫生部先进工作者,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五四青年奖,海南省十佳科技之星等称号。

现任海南医学院副校长,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伦理与管理学组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海南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南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参与起草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等文件,并积极协助卫生部推动该项技术的管理和规范,为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挥了较大作用。立项并完成各项科研课题多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

 

妇产科在线:黄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而且近年以来一直都处于上升趋势 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生殖医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吗?

黄元华:您好。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政策的影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起步晚。但统一认识后,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赶上了世界。现在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规模世界最大,但尚不能说水平世界领先。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预测,受惠人群会进一步增加,病人周期数量进一步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其适应症将进一步扩展,如优生领域;为避免技术的的滥用带来的生物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不利影响,管理将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辅助生殖技术作为首个成熟的将实验室技术引进临床治疗,并成为关键性的技术手段的临床技术,其模式和特点势必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思维改变和示范作用。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发展,不但在解决不孕不育的传统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优生优育、遗传病预防、发育、干细胞治疗等领域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妇产科在线:您在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参与起草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等文件,并积极协助卫生部推动对该项技术的管理和规范。以我国的国情,您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引导ART的继续健康发展?

黄元华:首先应当理解的是,国家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和规范化,不是为了限定该技术的发展,而是为其健康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技术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在解决人类疾病、维护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技术带来的伤害。国家对辅助生殖技术实行准入制度管理,凸显了这一精神。首先,我国人口多,卫生资源不足,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要有序,应符合卫生发展行政规划的要求。其次,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因在人员、场所、技术上应达到应有的技术要求,要建立规范的技术流程,以保障技术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次,生殖在各个传统文化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打破了自然生殖中性、父母和遗传的统一,不但在法律上带来了较多的问题,也涉及到我国人口政策的国情,伦理问题十分突出。加强技术的管理,特别是保障伦理原则的实施,是技术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妇产科在线:您也是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伦理与管理学组副主任。生殖医学的发展与伦理学息息相关。在我国的生殖医学中,如何定义生命?(从受精卵开始?抑或胚胎开始?)在减胎术中有怎样的医学界定和伦理选择?生殖医学中伦理学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是否都有关系?

黄元华:在医学会的各个分会中,成立伦理与管理学组是生殖医学分会的重要特征,同时也说明管理和伦理在生殖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我想,你提问的生命定义应当是指“人”的定义。对“人”的定义与技术实施的伦理影响极大。关于“人”的开始,有许多定义:受精卵形成是“人”形成的开始(1天);胚胎具备心血管搏动或神经系统形成具有“人”的特质(受精2-3周);离开母体具备成活能力才能成为“人”(妊娠20周或28周);断脐后才是生物学上独立的“人”(出生);从法律角度上看,成年才具备“人”所有的权利(18岁)。我常说,伦理没有标准,但有原则和共识。不同的文化对“人”的理解有很大差异。由于辅助生殖技术在“做”人,在技术实施过程中,每个受精卵和胚胎都具备成为“人”的潜能,专业人员对它们都投入了一定的“人”的情感,进行了力所能力的呵护和珍惜。但在我国的文化和公共认识中,胚胎离开母体后具备生存能力才视为“人”,这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技术实施的时间界限,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符合我国的实际。减胎是医疗性选择终止胚胎,与计划生育技术一样,我国现在实施的减胎技术不违背我国的伦理共识与原则。

正像前面提及的那样,伦理原则与共识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经济水平的提高势必影响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一步影响医学伦理实践。例如100年前自由恋爱是即不论理的行为,不为传统社会接受。而现在,自由恋爱是再符合伦理不过的行为了。我相信,伦理理论和伦理实践的发展,只能是越来越符合人性,越来越符合文明,越来越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妇产科在线:您现在身兼数职,工作异常繁忙。任海南医学院副校长、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海南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南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以您的身份和经历,您觉得应该怎样去激励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像您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和医学研究的工作中?年轻的医务人员应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感?

黄元华:先说明一下,我没有资格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但作为年长的医生和医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愿意给年轻的朋友出善意的建议。首先是自尊。自尊是发自内心的自我正性评价和自己对他人有用的良性感觉。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自卑的产品。自尊产生包容,自尊才能友善对待他人的成绩,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其次是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毛主席在50年代曾经对留苏的青年学生讲:“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期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事业担当的起点。三是爱岗。人生的价值通过你对社会的奉献和社会对你的认可来体现,对专业的认识、奉献正是我们体现价值的平台。我相信生殖医学巨大的社会需求、患者渴望的目光、生殖医学领域蕴藏着无穷的探索主题和生命发生过程中的奇妙一定是我们爱岗、并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四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医学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的学科,涉及到人的生命。无论有多大的眼光和抱负,踏实的工作是成才的必由路径。现代的年轻人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良好的工作条件,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在逐代的传、帮、带的医学传承中,必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