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玮,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超声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省“十佳巾帼2009及2013年两度获全国“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 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兼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一级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CDFI医(技)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法人);黑龙江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超声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政协黑龙江省十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协常委等36项。

 

 

妇产科在线:超声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作为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妇产学组的组长,请您谈一谈现阶段超声在我国产前诊断领域的应用情况。

田家玮教授: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超声技术可以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信息,对我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意义深远。产前超声筛查可以发现大部分胎儿畸形,特别是对于复杂性胎儿畸形(如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等)都有着很高的检出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超声都是孕期监测胎儿发育、评估胎儿主要脏器异常与否的常规和重要手段。

我国应用超声检查胎儿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胎儿大部分的器官系统畸形在早中孕期都可以得到正确诊断,随着超声仪器设备的提高和产前超声诊断经验的积累,现在的超声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三维/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的应用:

①丰富了胎儿颜面部、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肢体异常等结构的评估能力和内容,对胎儿的发育进行动态监测,指导临床如何处理;②早孕期筛查项目的开展,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等软指标极大地提高了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预后;③超声技术的发展还有利于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方便病人,为基层培训、教学示范等多种培训形式的开展,将为基层医生超声产前诊断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妇产科在线:基层医院由于设备相对落后,培训力度低,人员也相对匮乏,影响了先天性出生缺陷的检出率,目前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主要依赖于哪些途径,对于基层医生的产前诊断的培训教育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田家玮教授:基层医院超声设备相对落后,确实很可能会导致遗漏一些胎儿畸形,因为分辨率不足,医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无法给产科临床提供科学、客观的诊断信息。

虽然近些年各单位注重了仪器设备的更新,许多医院大型设备已经陆续到位,但仍存在因为从业人员缺乏专业训练、诊断水平相对较低或参差不齐而影响结果的判断和出生缺陷检出率。因此,如何迅速提高三甲以下医院超声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基层医生的培训还是以到技术相对成熟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专业学习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以及网络学习这几种形式为主。在日后的工作中,如何找到一个能够迅速提高诊断水平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我们打算一方面搭建一个平台,针对产前诊断的热点问题,如胎儿心脏的筛查等等,学组出面邀请国内著名专家组成讲师团,到全国各大省份的中心城市、地区进行全国巡讲,以这些地点为中心点,辐射周边的市、县、乡镇的基层医生,以点带面的在全国展开基层教育的势头;另一方面,远程医疗在基层医院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在一些重点大三甲医院设立中心站,和几个基层医院试点单位开展远程医疗、网上会诊,利用大医院的诊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超声医生的整体诊断水平。根据各基层医院具体情况逐渐摸索和制定一套面对更多医生有效、可行的培训方式,使更多的医生掌握这项技术,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培训内容,努力探索、积累经验,不断地把他们的诊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应该说基层的培训教育对基层医院未来的发展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妇产科在线: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三维和实时三维超声、远程医疗的引入,为产前超声诊断提供了很多新的模式,您认为超声在产前诊断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要推动超声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我们还需从哪几方面进行努力?

田家玮教授:三维超声克服了二维超声空间显像的弱点,能够直观显示胎儿的形态结构,从各个角度观察图像、准确评估缺陷程度,通过多种成像模式了解胎儿颜面部、中枢神经、胎心及骨骼系统等多个系统器官的病变,获得易于理解的立体结构信息,对胎儿畸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相信随着仪器分辨力和采集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将会在产前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高分辨率实时三维维超声的推广应用,时空相关成像技术(STIC)可以获得胎心的四维图像,为胎儿心脏和大血管结构的评估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为胎儿异常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国内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软硬件的配置齐全,我们已经做好了与国际接轨的准备,但要真正达到国际化的水平,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在产前诊断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产前超声筛查的重视,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专家、技术优势,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请进门”,请国际专家到国内进行学术交流,“走出去”,多组织国内医生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新课题的开发研究,总之,只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整体超声技术水平。

当然,在超声技术迅速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目前超声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的一体化程度是否够高、技术标准是否统一、基本设备的投入是否到位、发展是否平衡等。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完善产前超声筛查指南共识,使超声诊断标准和操作更加规范化。

 

妇产科在线:您能否给从事产前诊断的医生们一些好的建议,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超声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您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

田家玮教授:从事产前超声筛查的医生应该更熟练掌握相关临床知识和超声诊断技巧,不能只会看图说话,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因为产前超声筛查与传统产科超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产科超声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胎儿的生长监测和宫内状况的评估,而产前超声筛查需要对胎儿的各个系统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查,尤其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除了超声图像本身,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病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就对超声医生会有更高的要求。

一名合格的产前超声筛查医生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和多年实践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从事产前筛查的医生们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的意识,不断开拓眼界,做技术储备。还要有一丝不苟的、轻不言弃的工作态度,同时养成病例收集和随访的好习惯,经常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技能基础,这样才能尽快提高诊断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