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景中,台大医学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台大医学院妇产科助理教授、台湾妇产科医学会学术期刊编辑、学术委员、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超音波医学会会员代表, 监事, 副秘书长、台湾周产期医学会副理事长、学术期刊副主编。

 

 

妇产科在线:先心病占据着胎儿出生缺陷而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产前诊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胎儿心脏检查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容易遗漏,难于明确诊断,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胎儿心脏检查面临的情况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这样对于大家克服难点,增强信心会有很好的帮助。

 

施景中教授:世界妇产科超声大会曾经发布过三次胎儿心脏扫描准则,2006年第一次公布扫描准则之后,2008年第二次修正,今年(2013年)3月份又作了第三次修正。原则上胎儿心脏的扫查在国外并不是针对每个孕妇常规操作,因为机器有限、人才有限,所以一般建议高危孕妇(比如有心脏病史、疑似胎儿异常)去做胎儿心脏扫查。世界妇产科超声大会建议的扫查基本步骤其实门槛并不高,简单来说首先看心脏概观,看心脏是左位心还是右位心、心轴、心脏大小、有无心包膜积液等;再者就是看四腔心,心房两边有没有对称、左房有没有对应的构造、两边的心室有没有对称等,做完这些之后再看心脏的框架,心室纵隔、心房纵隔,然后看看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总得来说,绝大部分心脏异常一般扫描不到两分钟就可以找到异常,所以筛检异常的技术门槛原则上来讲应该不算太高,不过要确诊为何种心脏病比较困难。

 

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妇产科超声大会建议建立一个倒金字塔型的产前孕妇照顾的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希望在早孕时候可以做更多检查。现在我们做很多初唐、颈后透明带扫描,如果同时测一下有无三尖瓣逆流、有没有静脉导管的血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那么除了有染色体异常之外,也特别容易会合并心脏病,应及早进行胎儿心脏筛查。

 

妇产科在线:台湾的产前诊断技术及规范化管理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对于如何积极地开展产前诊断,特别是胎儿心脏的检查,您可否与国内的医生分享一下经验?

 

施景中教授:现在台湾看病主要是全民健保给付,政府提供孕妇免费做产检做十次。初级孕妇一般会建议做早孕筛查,比如做初唐,初唐时发现三尖瓣逆流、静脉导管血流出现问题,我们会把这些孕妇往医学中心送。即使在第一线的医院,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可以做心脏筛查,发现异常后送到医学中心去做检查。到了20周,我们免费提供一次常规的初阶胎儿扫查,如果心脏概观四腔心有问题,也要把孕妇送到医学中心作进一步检查。

 

以我所在的台大医院来讲,就有很多外院转诊过来的孕妇,初级阶段筛查发现异常,但是无法确诊,这时我们就会仔细判断可能是什么疾病,开刀之后成功率会有多高。如果是罕见疾病,我们会召会小儿心脏科的同事;如果出生需要多科团队的照顾,会转小儿心脏外科;假使孕妇远道而来,我们甚至会开个专家会议,与孕妇的家属一起解释(台湾做终止妊娠决定必须要在24周内,孕妇20周做心脏筛查到决定要不要生下的时间非常急迫),多科团队共同咨询,制定最好的生产计划,保障生产质量。除此之外,心脏病发生率是8‰,其中一部分为染色体或基因的病变,所以遗传科室的人也会帮忙,将这些胎儿的染色体做基因序列分析,判断除了这些结构异常,是否还有无法治愈的基因病变,这样可以对这个咨询做到更加精确。

 

妇产科在线:超声在产前诊断中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针对目前妇产科超声技术、培训、人员相对匮乏的现状,作为业内顶尖专家,请您分享一下临床工作中如何将技术很好地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产前诊断的有效性?

 

施景中教授:胎儿心脏检查方面,临床中除了应用传统的高分辨率的二维超声技术之外,目前还使用STIC技术,就是所谓的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使用多平面切面的组像,即使妈妈已经离开,胎儿整个心脏的影像还是留在电脑里,可以去做离机分析,因为临床中偶尔会遇到一些很复杂的异常,并不是每天看得到的,我们必须要照会一些我们的专家,必须要去上网查一些文献,这时候即使妈妈走了,我们仍然可以对胎儿的心脏重新进行虚拟扫描,我们可借助这些步骤常常可以做一些量测,做一些重新组像,达到最贴切的产前诊断。

 

妇产科在线:超声相关技术和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三维超声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临床中可以更加细微地观察疾病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您作为一线专家,如何看待超声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施景中教授:我想超声技术的应用在妇产科并不是所谓的“前景”,它是一个现在式,有人问美国著名期刊《Contemporary Obstetrics & Gynecology》的主编:20世纪妇产科最大的三样进步是什么,他回答:第一是超声,第二是超声,第三是超声。所以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不是前景,它是一个持续的进行式。

 

现在早孕在做初唐检验,实际上一些心脏异常在13-14周附近就可以看的到,比如单一心室、单一心房理论上13-14周诊断率可以到八九成,未来希望可以把胎儿心脏异常的筛查从现在的20周往前推到14-15周。另外超声与电脑断层、核磁共振不一样,它会有一些回声阴影困扰,孕妇肚皮脂肪比较厚,影像分辨率会越差,希望业界可以提出一些方法,让我们可以在子宫里头做一些精细的扫描,使一些比较小但是很重要的缺陷,比如肺静脉回流异常,可以提早在子宫内侦测出来。

 

虽然目前诊断技术进步了,但是开刀的水平还有一些努力的空间。现在世界上都在推广的观点是:the foetus as a patient(胎儿是病人),胎儿的生存权利不是主导在父母手上,也不是主导在医生的手上。进行产前诊断并不是扑灭有疾病的小孩子,而是希望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手术技术也可以跟上来。宫内治疗在国外已经有做一些初步试验,希望相关手术,比如常见的法四、大血管转位等手术技术也可以跟上来,这样才能真的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