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在线:潘教授您好,首先我代表妇产科在线对《中华妇产科杂志》创刊60周年表示祝贺。60年一甲子,《中华妇产科杂志》创刊60周年庆典活动见证了杂志发展的辉煌历程,作为杂志副总编和编辑部主任,请您谈谈此次庆典活动的亮点,以及对期刊发展带来的深远意义。

 

潘伟副主编:谢谢,今天上午我们隆重举行了《中华妇产科杂志》创刊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华妇产科杂志》是1953年4月份创刊的,到2013年4月份整整60周年,全国妇产科专业的新老编委及专家都来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传承光荣历史 开创璀璨未来”,意思是说我们要总结和回顾60年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让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杂志发展的再创辉煌。

 

妇产科在线:您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了10年后转行到中华医学会《中华妇产科杂志》做编辑,“弃医从编”对于您来说是职业生涯的再次选择,您如何在这个平台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

潘伟副主编:我是1983年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就在临床从事妇产科工作10年,后来之所以转行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准确的说也不能算是“弃医从编”,之所以从事编辑的工作,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医生是用手里的手术刀来为病人解除痛苦,而我们编辑是用手中的这只笔,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至于您说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实际上我本人并没有这种主观意识上的规划,而是随着机会的发展,做到了编辑的工作岗位上,我个人感觉,临床医生面对的是广大患者,而作为一名编辑面对的主要是广大的专家、学者、读者和作者。那么对于我们编辑人员来说相对的要求就更高了,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仅要懂得妇产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编辑方面专业知识,工作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修改一些稿件,而是要主动的用敏锐和智慧去捕捉专业发展的新动向,积极组稿约稿,主动的引领和推动妇产科学的发展,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只是单纯的修改稿件,那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只是一个编辑匠。

妇产科在线:针对近年来的重SCI倾向和国内优秀论文的严重外流,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内期刊无法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难以提升。对此现象,您如何看待?

潘伟副主编:目前,我们国内有比较严重的重SCI倾向,实际上是决策部门在制订一些相关政策时有一些误导,由此导致国内这些年一些比较优秀的论文外流现象严重,我们也看到了这种现象,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需要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好的稿件来支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联合了国内六本妇产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同时发表了评论性的文章《妇产科工作者的科学责任》,意在号召妇产科医生在为妇产科事业奋斗的同时为国内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中华妇产科杂志》也准备开辟相关栏目,把国外发表的好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刊登在我们的杂志中,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国际学科的前沿动向及发展方向。

妇产科在线: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华妇产科杂志》作为妇产科学术的权威杂志,您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的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潘伟副主编: 的确是这样的,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改变了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作为传统纸媒,《中华妇产科杂志》有6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也深刻的领悟到网络飞速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的挑战,从2009年开始,我们杂志全面实行了网络审稿,网络投稿,2011年开始我们投入了专门的人力物力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上线1年多的时间点击量突破了150万人次,近期我们也在研究和洽谈开发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移动终端版杂志,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我们杂志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

妇产科在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确实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也非常感谢潘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此也预祝《中华妇产科杂志》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