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在线:姚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妇产科在线的采访,今天就有几个关于儿童孤独症的问题向您请教一下。第一个就是儿童孤独症是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和社会功能。请问您,引起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哪几个方面?

姚梅玲教授:目前在世界上孤独症的真正原因还没有弄清楚,但是和几个因素有关系,第一个是妈妈孕期、产前、产时、产后的因素。怀孕时接触射线、感染,精神因素方面比如心情不好、压力大;产中母亲分娩时间过长,羊水浑浊,胎儿脐绕颈,宫里缺氧等等,与这些都有关系。再一个是出生后,婴儿窒息,颅内出血和黄疸,这是产前、产时、产后的因素。另外研究最多的是一些基因遗传,有好几个基因因素。比方说单卵双胎的孤独症,其中一个得了孤独症,另外一个可能有80%是孤独症;但如果是双卵双胎,一个是孤独症,另一个可能有30%是孤独症;再一个是同胞之间,一个得了孤独症,下一个可能有3%--5%是孤独症。
还有一些递质因素,比方说5-羟色胺、多巴胺基因受体发生了改变,会引起孤独症的发生。还有环境的因素,空气污染。还与爸爸妈妈的关注有很大关系,得了孤独症以后,孤独症的预后与爸爸妈妈的关注有很大关系,孤独症的发现与大脑发育异常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定论。

妇产科在线: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提出了规范诊治孤独症患儿指导意见,请您谈谈,对孤独症患儿的诊疗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姚梅玲教授:在孤独症患儿的诊断方面,孩子在婴儿时期,妈妈应该在三到五个月的时候多注意,妈妈看宝宝的眼睛,宝宝看妈妈的眼睛。三个月的时候,你看着他“哦”他也会看着你“哦”,你逗他的时候他会咯咯笑,但是孤独症的孩子妈妈要早早发现,你逗他的时候他不看你的眼睛,没有眼神的交流,到了六到八个月有些都会咿呀学语了,妈妈“哦”他也跟跟着“哦”,但是这个孩子没有互动。到了一岁多,有的孩子都会说爸爸妈妈复音词,他就是不说,还有的一岁的时候他会说了,但是到了两岁他又倒退回去,很多孤独症的孩子曾经经历过一段发育正常的阶段,语言、行为、走路都正常,但是两三岁以后慢慢倒退了,这就是他患孤独症的表现。还有孩子叫了从来不理 ,最亲的连妈妈叫他也不搭理,他好像没听见一样,但是你跟他说干什么事,比方说“好,现在走,上大街”,他跟着你就走了,他也不看看你。总的来说,第一是没有眼神的交流,第二是言语反应的迟缓或倒退,第三是有些刻板的行为,比如说到处转圈,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动,或者有重复性的语言,你我代词不分,我说成你,“我喝水”说成“你喝水”。再有就是鹦鹉学舌式的语言,比如说“叫我奶奶,”他也说“叫我奶奶”,主要就是这三大症状,一个是语言方面障碍,一个是词汇交往障碍,言词的交流和行为的交往都缺乏,狭窄的兴趣和刻板的行为,喜欢特别的东西,比方说圆形的,节奏感快的天气预报、广告,但是对许多东西就不喜欢,比较容易诊断。

妇产科在线:在治疗孤独症患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起到怎样的作用,他们的配合对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上有何作用? 

姚梅玲教授:家庭非常重要,这种孩子最好是高强度、长期的训练,尽量在三岁左右发现,到六岁这个期间多在专业机构训练,目前来说在国内有游戏治疗法,所以在幼儿园,家长老师对这些有病的孩子,叫他不理,不懂规则,最好在专业机构训练半年一年,关键是家长要学会如何来训练孩子,让孩子来康复,纠正孩子不正常的行为。

妇产科在线:孤独症患儿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姚梅玲教授:最佳治疗时期现在提到三岁之前,如果一岁多发现开始训练,训练的时间少,强度也小,效果也好,几乎是不留后遗症,外人看不出来,但是作为专业人员还是能够看出来。还有六岁之前是一个关键期,六岁之后训练效果就差了,好多发育关键期都在三岁左右,语言、数学、认知,都在六岁之前,所以说过了这个阶段,像狼孩猪孩八九岁从山里出来以后再教他说话,好多语言他都已经过了那个关键发育期,他就不会说话了。

妇产科在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总结一下,还是应该从怀孕前期就得注意很多事项,孕期,生产的过程,生产以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三岁之前是一个关键期,如果三岁之前没发现,那么六岁之前又是一个关键期。那么孤独症的孩子能治愈吗?

姚梅玲教授:孤独症是一个终身性精神残疾, 但是5%-20%治愈正常后,照样可以在正常学校考上大学,上博士,作科学家,当导师,智力超常,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白痴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