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在线:隋教授您好,作为红房子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的主任,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团队近年来在宫颈方面的临床及科研的情况。
隋龙教授:首先我非常高兴接受妇产科在线的采访,我也看过你们的节目,做的非常的好。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有20多位医护人员组成,有两个院区,年门诊量超过10万。2010年的数据统计,每年的阴道镜手术有25000多例,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超过3000例,每年都可以发现几百例微小浸润癌。这几百例的微小浸润癌患者,是容易被临床遗漏掉的,可见我们这么多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忙碌,对我刚才讲的检查发现的癌前病变,早期浸润癌的这些妇女来说,不光对她们,对她们的家庭确实都是一个福音。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上是医院几代妇产科医生打下的基础。我们的阴道镜门诊最初是在1975年建立,通过妇产科医院几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当时在张欣教授、丁爱华教授带领下,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我们也做了大量的临床科研与技术科研。比如说持续性HPV感染的发生,细胞变异等机理研究。在临床治疗方面,比如说对HPV感染的效果观察,参加了国家卫生部、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国家“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宫颈病变的从技术到临床的科研。目前这类患者的诊治需求非常大,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好,还有相当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努力,去解决患者问题。所以,希望更多的医院参与此项工作,让全国各省市都具备专业的针对宫颈病变诊疗的基础研究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形成完整的临床结合科研的团队。从宫颈癌的防治过程可见,从认识浸润癌,经过几十年,至今研究重点已完全前移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癌前病变。终止癌前病变已经不是保存一个生命的问题,而是保存生育功能、改变她的未来的生活质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打造一批针对宫颈病变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高素质的团队非常有必要。
妇产科在线:宫颈癌的筛查方式有很多,包括TCT、HPV,阴道镜、病理癌切等。请您谈一下阴道镜在宫颈癌的诊疗过程中优势是什么?
隋龙教授:正如你所说的宫颈癌的筛查有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诊断三阶梯流程。很多医生都熟悉这个流程,阴道镜技术起了一个关键的桥梁作用。阴道镜的临床培训、临床应用,以及如何看待它在宫颈病变诊疗当中的价值方面,很多医生存在诸多困惑。比如说如何定位阴道镜的诊断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举个例子,细胞学筛查报告是高危型,但是阴道镜诊断无论是上皮血管还是阴道镜检查的均为正常。像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做一个组织学诊断,活检,这种活检的诊断与细胞学和阴道镜诊断都不同,也就是说,三阶梯三种诊断方法结果都不同。细胞学是一种筛查方式,在众多的妇女当中把可能是宫颈病变患者小部分人筛查出来,这是细胞学HPV-DNA的工作。但是在细胞学HPV筛查出异常结果的这一小部分人群当中,真正有宫颈病变有癌的又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阴道镜在整个三阶梯诊疗过程中的关键定位所在,因为没有这个环节,很可能会出现“杀一儆百”的状况,一百个细胞学异常病例当中,可能真正只有一个癌症患者,但是这一百个人都当做癌处理吗?显然不妥当。但是你忽视这个问题,又可能把少数的几个真正需要治疗的病例遗漏掉。大量的医学证据表明,我们的肉眼所能够辨别的病变也只是到浸润癌这个层面,从癌前病变到微小浸润癌我们肉眼无法识别。所以,阴道镜技术无论是在明确诊断、引导活检、确定治疗范围、随访、疗效评价方面,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围绕它的争议很多,但是这些争议可以通过建立诸如像美国、英国有的阴道镜宫颈病理的学会,制定专门针对阴道镜临床应用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阴道镜医生的培养水平,提高阴道镜在诊断治疗当中的质量,把好质量这个环节来进一步提高阴道镜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妇产科在线:您刚从美国做学术交流回国,请您谈谈美国对阴道镜这方面的培训是怎样的?
隋龙教授:从事阴道镜临床应用多年,特别注意了一下美国妇产科医生培训环节当中对阴道镜技术的培训。美国的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是四年制,通过四年规范化的培训,有一部分人进一步做临床医生,有一部分人可能毕业之后就自己开私人诊所。那么面临未来的大量的临床病例,多数情况下他自己要独当一面,什么都得会,什么都得了解。就阴道镜技术培训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实际上所有的美国妇产科住院医生在四年培训结束的时候,都会掌握阴道镜这个技术的应用。至于他们将来是不是要独立出具阴道镜的检查报告,那他们会经过专门的AICCP美国阴道镜宫颈病理协会,通过专门的培训考核拿到证书,除了阴道镜检查之外,还可以出具阴道镜的检查报告。举个例子,一个原位癌的年轻妇女准备做宫颈锥切,切除范围如何?病灶分布如何?在术前可以进行阴道镜检查,可以亲自为这个患者做阴道镜评估,确定病灶的范围,严重的病变在哪里,是不是穹窿有累积,它的移行带类型如何,制定一个针对这个患者的最合适的锥切的方案,包括手术前与患者沟通,做到更科学、有循证,同时对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都有好处。我最近两年接待过一些医疗纠纷的病例,锥切也做了,有的病例是子宫都切除了,但是没几个月到另外一个医院随访,其他医生做一个刮片一看又有问题,进一步活检宫颈上还有病灶,甚至是原位癌。那显然这不是复发的病例,而是在手术前,在治疗之前已经存在的病灶没有被发现,这就是肉眼与阴道镜检查的区别所在。所以美国目前对于妇产科住院医生制度培训当中,尤其在阴道镜技术培训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当然就我们目前现有的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把这种方式作为一个方向。
美国AICCP阴道镜宫颈病理协会成立于1964年,半世纪以来,阴道镜宫颈病理协会成员,专门从事阴道镜的临床科研,专门从事宫颈病理,妇科肿瘤病理,尤其是宫颈病理的团队。针对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制定行业内的一些标准或者规范、指南,以便培训住院医生,提高诊疗质量。如果中华妇产科学会也有阴道镜宫颈病理学组,把目前从事阴道镜的一些医生,从事宫颈病理的医生组织起来,在宫颈病变的诊疗领域进行质量控制,规范化的诊疗,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我们基层妇产科医生诊疗的水平,我想经过一段一段的努力,整体水平是有望提高的。
妇产科在线:我们也期待着这个协会的成立。
隋龙教授:谢谢。
妇产科在线:本次大会主要是针对生殖道感染方面,我们也素闻您对外阴白色病变、顽固性外阴瘙痒等疾病治疗有比较独到的经验,也请您向我们的广大妇产科医生们介绍一下您的经验。
隋龙教授: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或者顽固性外阴瘙痒等,这类外阴色素减退伴有顽固性瘙痒的这组病变发病原因不明,例如,有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等等描述。但是从1987年国际上的专业学术组织以组织学变化为特征进行分类,分为鳞状上皮增生苔藓样变与混合型的。这些患者症状严重,因病因不明,在临床的诊断治疗上缺少特效的方法。虽然多数的患者是中老年妇女,但是我在临床上确实也碰到过20多岁、30多岁,甚至十几岁小学生就已经出现了外阴白色病变。我还在临床上碰到过30岁的年轻的患者,因此病变致阴道萎缩,只能容一个小指尖进去,无法正常生活。所以对有一部分严重的病例确实有痛不欲生之说。这种疾病既然发病原因不明,首先要加大宣传,在妇产科的门诊医生当中加大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有效控制瘙痒,缓解病情的发展,尽量延长正常的功能,目前是可以做到的。中医学、聚焦超声治疗等方式来治疗这部分外阴白色病变伴有顽固性搔痒的病人,取得不错的效果,至今为止超过几百例的临床经验的积累。总体来看,在控制症状,改善功能,延缓病症发展方面,通过中西医方法的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激素药物不能长期用,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毒副反应,远期的近期的都有。针对外阴白色病变我们需要联合攻关,找出病因,如果可以对因治疗,找到有效特异的方法或者药物来控制中断病情的发展是最佳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学生就开始出现外阴搔痒、色素减退这样的病变,再过10年、再过20年,在她风华正茂的年龄,难以想见她会有多痛苦,这个病变会为她的健康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呼吁广大的同行们更多的关注外阴病变,更多的研究生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朝一日我们能够了解这个疾病,在临床上更好的控制它。
妇产科在线:感谢隋龙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妇产科在线作为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会一如既往的致力于妇产科,致力于生殖道感染这个方面。感谢隋龙教授。
隋龙教授:祝妇产科在线越办越好,祝大家健康。
视频采访:http://www.cogonline.com/Video/zjft/113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