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高达20%~25%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可能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其中近一半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流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此类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继续妊娠的关键。在本期的优秀病例分享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金希主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例典型的先兆流产案例。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
年龄:27岁
就诊:2024-07-02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病史采集
1、主诉:停经8周,阴道流血1小时。
2、现病史:末次月经2024-05-06,1小时前下飞机后阴道流血,湿透卫生巾,无腹痛。
3、既往史:无。
4、月经史:末次月经2024-05-06。
5、婚育史:已婚未育,0-0-0-0。
6、个人史:身体良好,否认外伤或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7、家族史:父母健康状况良好,非近亲婚配,无家族遗传性病史。
8、体格检查:血压117/72 mmHg,呼吸20次/分,脉搏73次/分,体温37.0°C。
9、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见积血10 ml,擦拭积血后见宫颈光,宫口闭,未见妊娠组织堵塞。
10、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2024-06-26):血β-HCG 60184.49 mlU/ml,孕酮16.09 ng/ml。
超声检查(2024-06-27):宫腔内探及一个大小约2.3 cm*1.9 cm*2.4 cm的孕囊回声,囊内卵黄囊可及,胎芽可及,芽长约0.9 cm,原始心管搏动可及;孕囊内探及稍高回声隆起,范围约1.1 cm*0.7 cm。
超声检查(2024-07-01):宫腔内探及一个大小约3.0 cm*2.4 cm*3.1 cm的孕囊回声,囊内卵黄囊可及,胚芽可及,芽长1.2 cm,原始心管搏动可及,宫区回声均匀;孕囊旁探及液性暗区,范围约6.0 cm*2.2 cm,内透声差。
诊断
1、初步诊断:宫内早孕、先兆流产、绒毛膜下血肿
2、诊断依据:
a病史:停经8周,阴道流血1小时。
b辅助检查:血β-HCG升高,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囊旁积液。
治疗
1、药物治疗:原研地屈孕酮片口服首剂40 mg,之后20 mg Q8H;黄体酮40 mg Qd肌注。
2、生活医嘱:补充叶酸,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畅情志,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
随访
患者服用原研地屈孕酮2天后症状好转;2024-07-05复查超声示宫腔内探及2.8 cm*1.5 cm*3.2 cm大小孕囊回声,囊内卵黄囊可及,胚芽可及,芽长1.5 cm,原始心管搏动可及,宫区回声均匀;孕囊旁探及液性暗区,范围约3.8 cm*2.2 cm*6.2 cm,内透声差;左侧子宫动脉收缩期流速约82 cm/s,舒张期血流部分倒置;右侧子宫动脉收缩期流速约74 cm/s,S/D:12.95,PI:3.18,RI:0.92。加用低分子肝素1支Qd皮下注射。之后继续服用地屈孕酮1周后减量为10 mg Tid,共用药30天,定期随访。
2024-08-01复查超声,示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NT)1.6 mm,胎儿顶臀径(CRL)5.3 cm;母体宫腔积液,范围约3.1 cm*0.8 cm*1.5 cm。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发育良好,绒毛膜下血肿面积减小。
诊疗体会
1、该病例先兆流产的可能原因
该患者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的直接诱因可能是由于坐飞机劳累颠簸,引起宫缩,继发阴道出血。同时,该患者的绒毛膜下血肿面积较大,且出现孕周较早,使得流产风险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患者的子宫动脉阻力升高,可能也是引起先兆流产的因素之一。
子宫动脉血流可以反映子宫血流灌注情况,阻力升高、灌注不足,可能引起胚胎发育不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升高也可能反映孕妇的高凝状态,局部血管微血栓风险增加,胎盘形成过程中血液灌注量下降,均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良好的子宫动脉血液循环对于促进胎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原则
对于先兆流产患者,首先要切断诱因,避免引起宫缩的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劳累、憋尿、用力排便等事件发生;其次需要注意休息,观察出血及腹痛症状。药物使用上,我国2021年发布的《孕激素维持妊娠与黄体支持临床实践指南》建议,防治先兆流产的地屈孕酮起始剂量为40 mg,此后每8小时10 mg,至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1~2周;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使用至孕10周或前次流产孕周后的1~2周。治疗期间,如果出血增多或腹痛加剧,立刻至医院就诊。最后,查找可能引起流产的原因,从根本上防治流产。
3、该病例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对伴有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在积极保胎治疗之前,应评估既往妊娠史、血肿大小,决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后续的胎儿发育情况与排畸检查,及时识别胎儿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情况。此外,针对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合并子宫动脉阻力升高,需要积极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因。
本例患者后续筛查了免疫指标及血栓性疾病,发现血浆蛋白S水平偏低,这可能引起血液高凝,可能导致胎盘血栓形成、血液灌注不足、胎儿生长受限、胎儿死亡甚至流产。因此,临床对于先兆流产的诊治,在防治流产的基础上也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性化治疗。
病例提供医生
王金希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产科危急重症、围产保健、母婴阻断等;近年来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