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高达20%~25%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可能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其中近一半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流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此类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继续妊娠的关键。在本期的优秀病例分享中,金华市人民医院陈梅主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例合并特殊病史的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案例。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
年龄:42岁
就诊:2024-03-20第一次就诊于金华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病史采集
1、主诉:胚胎移植术后23天,阴道少量流血伴腹痛半天。
2、现病史:患者23天前在我院行胚胎移植术,术后予以黄体支持治疗;阴道少量流血伴腹痛半天。胚胎移植患者均存在黄体功能不足,且患者胚胎移植术后有“先兆流产”的相应症状,予以黄体支持。
3、既往史:2013年因脑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术后一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4、月经史:14岁初潮,5/28~30天,无痛经。
5、婚育史:已婚,1-0-2-1,2004年前与前夫足月顺产1子,体健,与前夫人工流产2次。
6、个人史:身体良好,否认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7、家族史:父母健康状况良好,非近亲婚配,无家族遗传性病史。
8、体格检查:血压102/70 mmHg,呼吸16次/分,脉搏74次/分,体温36.5°C;腹软,无明显压痛。
9、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见少量暗红色出血;宫颈光滑,其他无异常。
10、辅助检查
激素检查(2024-05-28):血HCG 2810.00 mIU/ml,孕酮119.39 nmol/L,雌激素426.1 pmol/L。
超声检查(2024-05-28):子宫增大,宫内见孕囊12 mm*10 mm,卵黄囊4 mm*4 mm,未见明显胚芽及心管搏动;双卵巢增大,内见多个液性暗区,取卵术后改变。
诊断
1、初步诊断: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
2、诊断依据:
a病史:胚胎移植术后阴道流血伴腹痛。
b辅助检查:血HCG升高,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
治疗
1、药物治疗:原研地屈孕酮片口服10 mg tid,黄体酮注射液60mg im qd。
2、生活医嘱:补充叶酸,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畅情志,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如有不适或异常,请及时就诊。
随访
患者使用原研地屈孕酮3天后症状好转,后继续用药35天,定期随访。
超声检查(2024-06-04):子宫后倾,增大,宫内可探及26 mm*24 mm妊娠囊,囊内可见胚芽及心管搏动,芽长21 mm;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包块。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约60天。
诊疗体会
该患者高龄,有脑动脉瘤及支架植入病史,一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取卵手术可能有出血的风险。基于患者病史,临床采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尽量减轻药物对身体的影响。患者取卵术后没有发生阴道穿刺点出血或盆腔脏器出血。
尽管该患者的脑动脉支架植入病史及用药没有对辅助生殖治疗产生明显影响,但有发生易栓症或出血等风险。对于这样的易栓症或出血高风险患者,在她的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及整个孕期强调多学科协作,与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多沟通交流,动态观察病情,及时调整药物,争取好的结果。
患者怀孕初期返院检查血HCG水平,HCG翻倍不理想,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该患者高龄,胚胎发育潜力相对较低。患者在胚胎移植术后自行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影响子宫动脉血供。患者胚胎移植术后伴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也可能影响HCG翻倍。但患者坚持西药和中药保胎,并加用肝素。地屈孕酮是胚胎移植术后黄体支持治疗的常规用药,也是必要的保胎用药,保胎效果理想,口服方便,患者依从性好。该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最终看到胎心,目前孕9周左右。
病例提供医生
陈梅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金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殖)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分级诊疗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生殖内分泌;擅长人工授精和IVF临床超促排卵方案、PCOS等临床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主持金华市科技局课题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