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高达20%~25%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可能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其中近一半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流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此类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继续妊娠的关键。在本期的优秀病例分享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童金菲主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例合并孕囊旁积液的先兆流产典型案例。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
年龄:28岁
就诊:2024-05-01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病史采集
1、主诉:停经60天,腹痛2天。
2、现病史:末次月经2024-03-02,停经60天,外院确认宫内妊娠;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自述无出血。
3、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4、月经史:14岁初潮,周期28~30天,持续5~7天,末次月经2024-03-02。
5、婚育史:已婚未育,0-0-0-0。
6、个人史:身体良好,否认外伤或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7、家族史:父母健康状况良好,非近亲婚配,无家族遗传性病史。
8、体格检查:血压121/98 mmHg,呼吸18次/分,脉搏78次/分,体温36.0°C。
9、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分泌物检查阴性,其他无特殊。
10、辅助检查
激素检查(2024-05-01):血β-HCG>200000 IU/L,雌二醇>400 pg/ml,孕酮21.5 ng/ml。
超声检查(2024-05-01):子宫前位,形态饱满,宫腔内可见一个大小约3.26 cm*3.00 cm*4.32 cm孕囊样结构,囊内卵黄囊可见,胚芽可见,芽长约1.73 c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孕囊旁可见一个范围约1.14 cm*0.67 cm液性暗区;左侧卵巢内可见一个大小约2.12 cm*1.72 cm厚壁囊性包块,界清,可见绕边血流信号;右侧卵巢大小正常,内可见数个卵泡回声,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包块回声;盆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8周+,孕囊旁少量积液;左卵巢内厚壁囊性包块,考虑黄体。
诊断
1、初步诊断:先兆流产、孕囊旁积液。
2、诊断依据:
a病史:停经60天,腹痛2天。
b辅助检查:血β-HCG升高,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囊旁积液。
治疗
1、药物治疗:原研地屈孕酮片口服首剂40 mg,之后10 mg bid。
2、生活医嘱:补充叶酸,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畅情志,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如有不适或异常,请及时就诊。
随访
患者使用原研地屈孕酮10天后症状好转,后继续用药35天,定期随访。
超声检查(2024-05-08):子宫前位,宫腔内可见一个大小约4.07 cm*4.01 cm*4.02 cm孕囊样结构,囊内卵黄囊可见,胚芽可见,芽长约2.11 c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孕囊旁可见一个范围约0.74 cm*0.53 cm液性暗区;左侧卵巢内可见一个囊性包块,界清,可见绕边血流信号;右侧卵巢大小正常,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包块回声;盆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9周+,孕囊旁少量积液。
诊疗体会
1、孕囊旁积液与先兆流产
妊娠过程中出现孕囊旁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原因、炎症或孕囊着床不稳等因素导致。当孕囊与子宫壁发生轻微剥离时,可能会产生出血,形成积液。如果积液量小且孕妇没有其他症状,可以继续观察;但如果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则可能是先兆流产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使用孕激素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同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并且密切随访观察预后,如果积液持续增加,则可能导致流产不可避免。
2、合并孕囊旁积液的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原则
①保守治疗: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来改善症状。
②药物治疗:在评估后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等进行保胎治疗,以支持妊娠维持和降低流产风险;对于感染引起的宫腔积液,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③中医理疗:可以通过针灸、艾灸等中医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④生活管理:注意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进行压迫至腹部的运动。
⑤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孕囊旁积液情况和胚胎发育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地屈孕酮治疗这类患者的优势
先兆流产患者首选地屈孕酮治疗,在补充孕激素的同时,还能发挥免疫保护、增加血供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孕囊旁积液吸收,建议用药直至症状消失后1~2周。2023年10月,地屈孕酮的说明书作出了修订,对其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的用法用量给出了更详细的指导,与我国指南的推荐基本一致,即推荐以最大剂量开始治疗;如果治疗期间症状持续或复发,应增加剂量;如果症状复发,应立即使用有效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病例提供医生
童金菲 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自2021年毕业以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工作,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擅长生殖道感染、宫颈疾病、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及先兆流产保胎等。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SCI论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