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办,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医防融合妇产科科学项目组协办的“第七届广东省妇科盆底与肿瘤、微创新进展学习班”历时三天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交流方式,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围绕妇科恶性肿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学术探讨。各位专家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每一个课题都从临床实际出发,过程乐趣横生,让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更好地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益颇丰。截止会议结束,医生线上观看超过11万人次。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支持媒体,为您带来全程实况报道。
5月13日
开幕式
汪皓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李笑天院长致辞
姚吉龙副会长致辞
江宇书记致辞
大会在汪皓副院长主持下拉开序幕,汪副院长隆重介绍了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及诚挚的感谢。随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李笑天院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姚吉龙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江宇书记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
刘军秀教授:妊娠与子宫肌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军秀教授从子宫肌瘤导致不孕的病因、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子宫肌瘤与产前诊断、肌瘤变性、肌瘤剔除与妊娠等几个方面进行讲授,并分享了案例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子宫肌瘤可通过分子机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不孕;剔除0-3型子宫肌瘤可增加术后IVF成功率;相对于肌瘤剔除与消融术,介入治疗后活产率最低;孕期肌瘤红色变性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必要时可剔除;剔除后建议≥6个月后怀孕,需注意子宫破裂风险。
孙秀丽教授:经阴道顶端悬吊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首先阐述了盆底重建手术同时行顶端悬吊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强调顶端修复的重要性,顶端修复不够是复发的高危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了骶骨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骶棘韧带悬吊术等术式的方法、优缺点及适应证。孙秀丽教授指出,骶骨固定术是中盆腔脱垂的“金标准”术式,成功率高,并对比了经阴道途径与经腹途径手术的优缺点,再次强调熟悉解剖结构及术后关注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王雪峰教授:宫腔镜子宫内膜病变诊治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雪峰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病变及诊断要点,通过手术视频及病例分析讲解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的表现。王雪峰教授指出,可疑宫腔内的病变均为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宫腔镜也为真正的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提供确诊的最佳机会,并能排除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变,最后阐述了客观认识宫腔镜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指出宫腔镜技术使妇科医生可以“眼见为实”,可以最直接、近距离地观察整个子宫腔而无盲区。
金平教授: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手术时机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金平教授从病例分享、该院近10年数据分析开始,讲解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评估、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对于有妊娠计划的女性,孕前全面检查,孕前治疗是有必要的,需要尽可能鉴别肿瘤良恶性,中孕期者腹腔镜手术可能更有优势,晚孕期建议开腹处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比较复杂,对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有非常高的要求,需多学科讨论,综合考虑临床表现、母儿预后、患者意见、术者手术的能力、经验等多方面,强调”个体化治疗”。
张晓薇教授: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晓薇教授分别从膀胱阴道瘘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经阴道路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以及经腹路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这四个方面进行讲授。妇科瘘修补手术以经阴式手术首选,且以Lazko's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成功率更高;膀胱宫颈阴道瘘经腹腔镜手术更精细,成功率更高;加用网片盆底修复手术后的膀胱阴道瘘多需经腹路径去除网片后修补瘘口。复杂性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操作要点在于,瘘口周边的膀胱阴道间隙分离充分、瘘口封闭后深埋缝合、瘘口创面的减张处理。
鲁永鲜教授:阴道封闭术后极近期复发原因和处理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第四医学中心鲁永鲜教授首先回顾了盆腔器官脱垂手术的变化趋势,接着分享了4例阴道封闭术后极近期复发病例,分析其原因,讲解了阴道封闭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对282例阴道封闭术的术式选择、伴随术式及结果分析得出,短期内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者未能完全掌握阴道封闭术成功的手术技巧;封闭术后复发可选择保守也可选择再次手术治疗,视患者复发类型、年龄及全身情况,可再行封闭术或经阴道重建术;只要处理的指征把握恰当,阴道封闭术后复发可以成功治愈。
夏志军教授:看图识术——解析依据POP临床表现选择术式
常见的盆底手术有对前盆腔的阴道前壁修补、阴道旁修补术、前盆腔重建等,对中盆腔的曼式手术、阴道封闭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等,对后盆腔的阴道后壁修补术、会阴体重建、特殊部位修补术、后盆腔重建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夏志军教授结合大量图文和病例对PO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术式选择进行了详细讲解。
冯力民教授:内膜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是同质化根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指出,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暴露是子宫内膜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主要机制,而孕激素可逆转这一进程,因此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规范化管理可降低疾病进展、恶变风险。经阴道超声是评估子宫内膜增生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怀疑子宫内膜病变者应行子宫内膜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孕激素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的首选药物,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手术治疗选择微创方式的全子宫切除,建议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子宫内膜增生治疗后均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
张信美教授: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选择
子宫腺肌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无良好的分型,大致可分为弥漫性与局灶性,且治疗手段有限,除子宫切除术外,保守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诸多争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教授基于文献及指南或共识,讲解了如何进行临床治疗的选择以及选择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等内容。
宋岩峰教授:盆底重建手术失败与复发案例分析
盆底重建术是复杂、需整体全面考虑的盆底手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宋岩峰教授分享了盆底重建手术的主要类型、关键技术及临床实践心得。宋岩峰教授从盆底整体理论入手,介绍了女性盆底结构、临床诊断流程等相关要点;通过列举盆底疾病病例,对患者盆底脱垂情况进行解读,分析不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要点,体现了个性化盆底重建手术的重要性。骶骨固定手术目前是盆底学组非常推崇的一种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保留子宫的骶骨固定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肿瘤风险等。
李明娥教授:经阴道网片置入术式的临床应用
深圳市人民医院李明娥教授结合该院13年病例分析结果,讲述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经阴道网片置入术式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强调术中找到正确的分离间隙很重要;掌握盆底解剖层次、血管走行规律很重要;掌握穿刺针进出的准确位点很重要;网片的铺张及张力控制很重要;后路穿刺后重视肛诊很重要。
余志英教授: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余志英教授讲述了妊娠期卵巢肿瘤的诊治流程、手术时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处理原则。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辅助检查有局限性,增强MRI需慎重,肿瘤标志物需连续检测。卵巢肿瘤蒂扭转可保留扭转的卵巢,扭转与栓塞没有绝对相关性;孕期对预评估为良性的卵巢肿瘤,更推荐腹腔镜手术,对卵巢恶性肿瘤、尤其是肿块较大时推荐开腹手术;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需慎重;妊娠期卵巢恶性肿瘤处理原则需综合多种因素,与患者充分沟通,多学科会诊后予以个体化处理。
张金玲教授: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思考
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评估更精准,如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何预防复发或疾病进展?深圳市人民医院张金玲教授在报告中对以上问题给予详细的讲解。强调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妇科检查、合理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准确评估重度内异症病情之基础;完整而准确的评估是制定治疗决策之前提;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手术思想是重度内异症手术成功之要点;术后长期管理是预防复发及疾病进展之必备。
陈光元教授:宫颈癌根治术宫旁冷处理技巧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陈光元教授首先分享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发展史,接着讲述了宫颈癌根治术的术式分型及并发症,并结合临床实践病例及手术视频演示,详细解析了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宫旁处理的关键点。
康楷教授: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的手术技巧和创新
在卵巢癌、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大网膜切除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中,由于大网膜覆盖面积大,毗邻肝脏、胃和脾脏等重要器官,常规手术入路存在镜头过近、视野过窄等问题,容易造成迷路。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康楷教授分享了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的难点及切除手术入路的优化。
盛修贵教授: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肿瘤学手术的基本要求是无菌术和无瘤术,卵巢癌手术特别是对初治患者遵循无瘤原则很重要,选择腔镜应严格掌握指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盛修贵教授讲到,早期患者应行分期手术,晚期病变宜采取减瘤术或姑息性手术,理想的减瘤术是晚期卵巢癌患者良好预后的最重要保证,最好达到R0,强调减瘤术前的评估很重要,能达到理想减瘤效果者可直接手术,否则先给予新辅助化疗。
周霞平教授:子宫副腔畸形的识别与管理
子宫副腔(ACUM)是一种罕见的梗阻性生殖道畸形,常见于年轻女性,以进行性痛经为主要表现,术前误诊多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周霞平教授详细讲述了ACUM的由来、发病机制、疼痛机制、ACUM“别名”、影像学诊断及诊断标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位置变异、罕见表现、治疗及术后管理要点。
李长忠教授: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讲到,宫颈癌术后伴有高危因素如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组织浸润、阴道残端切缘癌细胞阳性者,应补充放化疗。伴有中危因素如深间质浸润、LVSI、肿瘤直径较大均对预后产生影响,应根据美国Sedlis标准,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临床分期等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肿瘤分化差、不良病理类型、嗜神经侵袭等均可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产生影响,处理有争议。术后HPV持续阳性是复发和发生VAIN的高危因素,应予以关注。
刘娟教授:电生理技术在妇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娟教授讲述了加速康复外科核心理念,即减少手术应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给予最快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她之后详细讲解了电生理技术在尿潴留中的应用,在术后肠梗阻、术后疼痛局部治疗中的优势及疗程。电生理技术可用于产后及妇科手术后排尿及排便功能恢复,可用于疼痛干预。
主持风采
5月12日
手术直播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症状轻者可行盆底康复等保守治疗,症状较重时,则需要手术治疗。在盆底手术中,微创手术方式越来越进步。微创手术具有不用开腹、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效果好、不易复发、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其核心理念在于用最小的创伤实现手术效果最大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刘剀教授团队带来4台精彩的盆底泌尿疾病手术直播演示。
首先,都红蕾教授和黄山鹰教授带来一例骶前固定术的手术演示。患者因“漏尿6年余,外阴肿物脱出2年余”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III期、阴道前壁膨出II期、陈旧性会阴II度裂伤、子宫颈延长、子宫肌瘤,经术前多学科会诊后为患者行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E)+宫颈骶前固定术+子宫次全切除+宫颈部分切除+会阴体重建术。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性生活影响较小,但难度较高,需要术者对盆底和骶前区解剖有深刻认识。都教授针对网片的固定以及术中出血的处理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大家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之后,都教授和黄教授为一位53岁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了TVT-E+阴道前后壁修补+会阴体重建术。手术操作规范、娴熟,术中出血少,手术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姚秀华教授、侯丽明教授和赵静教授为大家带来2例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第一例患者73岁,入院诊断为阴道前壁膨出III期+子宫脱垂II期+阴道后壁膨出II期,遂为患者行腹腔镜宫颈侧腹壁悬吊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会阴体重建术。姚教授重点讲解了阴道膀胱间隙的分离以及腹壁穿刺点的定位,并分享了网片及缝线的选择。
第二例病例,姚秀华教授团队同样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该术式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术中两侧网臂在腹腔镜直视下于腹膜下穿行,可以避免损伤周围脏器、神经及血管。在术者熟练的操作下,手术过程流畅,一气呵成。
手术直播专场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刘剀教授和王佳慧教授担任主持,围绕手术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对手术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解说,讲解翔实生动,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有指导意义,与会医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学术讲座
郑峥教授:持续性外阴疼痛的诊治策略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郑峥教授系统讲解了持续性外阴疼痛的定义及病因、诊断与评估,以及治疗策略等内容,并结合病例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持续性外阴疼痛患者多数同时存在盆底损伤,妇科医生要重视对其盆底肌的检查。持续性外阴疼痛的病因复杂,需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其中物理治疗是重要手段,其他治疗措施包括手法、中医以及生活方式改善等。
林仲秋教授: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全新的靶向化疗药物,兼顾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林仲秋教授首先讲解了决定ADC疗效的三个关键因素,然后结合临床研究介绍了三种ADC药物的应用,TV治疗宫颈癌、MIRV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已获NCCN等指南推荐;T-DXd在Her2高表达肿瘤中显示出显著疗效。
纪妹教授:复发性阴道残端脱垂——机器人骶骨阴道固定术应用优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妹教授分享到,骶骨阴道固定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应用较多,是复发性阴道残端脱垂的标准术式之一。S1附近结构复杂,血管较多,此处无血管区的暴露是骶骨阴道固定术的难点之一,对术者技术要求高。与腹腔镜相比,机器人骶骨阴道固定术能够更好地暴露骶前S1、S2前纵韧带区域,并且网片缝合更加精细准确。
王佳慧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的解读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王佳慧教授讲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包括长期管理,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分年龄阶段、综合治疗;基于临床诊断尽早开始经验性药物治疗;规范手术时机,注意保护患者生育力,使手术获益最大化;保守性手术后进行药物长期管理,预防复发;内异症患者应定期复查,对有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警惕恶变。
刘剀教授: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刘剀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结合年龄、病理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临床(影像)分期、高危因素和体能状态等综合考虑。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路径仍是微创,但需重视无瘤原则。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情况是分期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前哨淋巴结理念的应用。术中注意止血、排烟雾,保持术野清晰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
姚秀华教授:顶端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处理中,良好的顶端支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重度POP需要个性化治疗,需要多种治疗方式结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秀华教授详细介绍了骶骨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侧腹壁悬吊术等手术的要点以及适应证。随后,姚教授分享了一例侧腹壁悬吊术的手术视频,并对要点及细节讲解得十分清晰。
手术视频分享
徐丽珍教授:TVM手术应用体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丽珍教授指出,TVM手术要关注术中的操作细节、正确的解剖间隙分离、网片放置的方法,并强调网片相关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前路TVM+骶棘固定术是解决重度前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方式,主客观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一旦出现术后网片严重并发症,建议转到有经验的盆底中心诊治,且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
王耀楷教授: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
香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王耀楷教授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基本情况、医生培训,并进行了手术视频演示。他讲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存在优势。国内的中心可以参考国外的培训模式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培训模式,动物实验能够大大缩短培训的周期和曲线,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手术中体位和穿刺孔的选择以及4臂的运用非常重要。
主持风采
5月14日
学术讲座
朱兰教授:中盆腔重建手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选择
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首先介绍了1992年DeLancey提出的三个水平理论,提出解剖学证实子宫并非脱垂原因,子宫切除术本身不能矫正脱垂,接着详细讲解了圆韧带悬吊术、经腹腔镜侧腹壁悬吊术、骶韧带悬吊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骶骨固定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比了骶骨固定术与经阴道自体组织修复重建的研究数据。研究显示,骶骨固定术解剖学重建优于经阴道自体组织固定,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金标准”术式。最后,朱兰教授阐述了骶骨固定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策略。
姚吉龙教授:子宫肌瘤的规范化诊疗与生育力保护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吉龙教授发表了子宫肌瘤的规范化诊疗与生育力保护专题讲座。姚吉龙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讲解了子宫肌瘤的分类、不同位置子宫肌瘤对生育力的影响、子宫肌瘤的评估方法、手术指征、不同大小的子宫肌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指出完全剔除肌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宫腔结构与大小,为大家在妇科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对生育功能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刘萍教授:侧腹壁悬吊术的临床应用
中盆腔缺陷是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常见类型,修复是否到位与POP术后复发密切相关。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被认为是中盆腔缺陷的“金标准”术式,但存在手术难度大、大出血风险、术后排便障碍、远期肠道及输尿管补片侵蚀等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萍教授认为,相对于骶骨固定术,目前改良的侧腹壁悬吊术治疗前中盆腔缺陷,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今后前中路脱垂的病患中会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禄斌教授:小肠疝(盆底腹膜疝)的临床诊治
小肠疝由Bueerman于1932年首次描述,临床报道较少,发病率为0.1%~16%,常伴有直肠前突、直肠疝、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盆底疝,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刘禄斌教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小肠疝的症状以及解剖理论、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形象生动的画面帮助大家对盆腔缺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刘禄斌教授指出,没有一种术式适用于所有患者,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孙力教授:vNOTES子宫内膜癌实战——“大爱无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孙力教授分析了vNOTES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优势和缺点,即具有视野开阔、操作灵活、阴道切口大、取标本更容易、淋巴结区可探查切除、快速康复、有利于术后及时辅助放化疗等优点,但也具有淋巴结区手术解剖重建困难、髂外远端难以切除等缺点。孙力教授强调,手术切口很重要,但决策比手术切口更重要。阴道入路手术并发症少,愈合快,无需举宫更符合无瘤原则,患者无痛,下床活动早,但具体手术方式需要依据患者情况而定。
陈春林教授:子宫颈癌QM-A/B1/C2型RH术式手识术质控标准及解剖学差异中国专家共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春林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子宫颈癌的QM分型,指出各型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解剖操作核心原则是间隙解剖学,着重强调了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和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图文并茂地对QM-A/B1/C2型广泛子宫切除术相关解剖学间隙及术中识别要点等进行了重点讲解,强调掌握解剖相关间隙的数目和切除韧带的解剖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QM分型宫颈癌手术,而质控是保证手术安全、疗效的重要基石。
乔友林教授:中国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介绍了国内外子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历程、中国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宫颈癌防治实践的经验。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提前,防控刻不容缓。在对抗宫颈癌这场战役中,我国研发并生产的宫颈癌预防适宜产品HPV疫苗和HPV核酸检测,使我国基层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消除宫颈癌成为可能,需加快扩大推广应用,希望全球消除宫颈癌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姚秀华教授:2022 TUA压力性尿失禁指南解读及手术分享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疾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秀华教授结合TUA压力性尿失禁指南首先介绍了它的定义,提出可以通过询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初步评估,然后确定病因,并明确患者是否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是否合并感染等,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盆底肌训练、盆肌电刺激、药物和手术治疗等。姚秀华教授还结合视频演示对手术中的难点和技巧进行了细致讲解。
姚书忠教授:腹腔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从简单到复杂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形成病灶,引起症状,肠道、泌尿系统同时受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复杂状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讲解了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并分享手术视频同步解说了这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术式。只有采取根治性病灶切除术,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罗德毅教授:盆底脱垂“华西方案”——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德毅教授简要介绍了华西医院盆底手术近年来的发展史,浅谈了盆底网片植入手术的发展和变革,结合手术视频就TVUS的手术方式、手术重点步骤及注意事项、可操作性、创新性及优势给予详细讲解。TVUS创新性采取经阴道入路,生物网片自宫腔内穿透宫壁,将子宫体悬吊至前腹壁,恢复子宫解剖位置,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保留了器官,尤其适用于重度子宫脱垂的老年女性。
梁志清教授:妇科肿瘤手术中血管解剖辨识及损伤术中及术后处理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志清教授阐述了盆腔及下腹部的血管解剖和损伤后处理要点及步骤,并结合手术视频对关键点和处理技巧进行了详细讲解。血管损伤是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切除淋巴结时,且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动脉。梁志清教授提出,非主要血管损伤可采取双极电凝阻断或钳夹阻断止血,而对于重要脏器的髂外动静脉或腹主动脉等主要血管损伤时,必须采取修补或吻合术确保血供。
都红蕾教授:我们的骶前固定11年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都红蕾教授首先阐述了骶骨固定术相对于其他重建手术的优缺点,接着介绍了本院盆底泌尿疾病诊治中心自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及阴道骶骨固定术、子宫骶骨固定术、宫颈骶骨固定术等三种术式。在刘剀教授的带领下,针对前盆腔、中盆腔、后盆腔等各类盆底脱垂,制定了独特且完善的治疗体系,目前囊括盆底泌尿疾病所有术式,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都红蕾教授同时分享了医院开展骶骨固定手术11年来的经验及随访数据。
陈义松教授:非松弛性盆底功能障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义松教授介绍了非松弛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盆底肌肉解剖及生理、可能的病因与机制、处理措施与治疗方式,最后提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盆底肌高张性疼痛,很多时候是心身疾病的一种表现,患者在害怕、紧张、担心、焦虑、抑郁、烦躁、怀疑、愤怒、思虑过多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当遇到了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应确认是否有情绪、心理的影响,以完善治疗方案。
秦成路教授:女性生殖道畸形生育力保护治疗策略
女性生殖道畸形患者因为生殖道发育异常而存在生育力的下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育力保护。深圳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秦成路教授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生殖道畸形的解剖学结构,分享了对各种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治和处理体会,指出术前明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强调术后长期管理的重要性。最后,他还介绍了罗湖医院不同类型阴道闭锁的处理方式。
王世军教授:聊聊肠道损伤那些囧事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世军教授通过妇科手术中肠道损伤的视频演示,系统地向大家介绍了妇科手术中肠道损伤的原因、诊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核心内容。术中疑似有肠道损伤时,应仔细探查,包括出血、肠液、肠壁完整性、颜色、气味,并进行直肠充气试验。术后疑有肠道损伤时,能保守者尽量保守治疗,能做确定性手术者尽量不要造瘘。术后肠道损伤处理的现代医学原则是以促进肠瘘快速自行愈合为主,肠瘘发生的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即肠瘘切除肠吻合术。
何善阳教授: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现状及妊娠结局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在报告中讲到,上皮性卵巢癌不需化疗者,可在严密监测随访下于术后3~6个月尝试妊娠;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建议在化疗停药6~12个月后妊娠,绝大多数患者可自然妊娠,应尽量尝试自然妊娠。对于早期交界性肿瘤不需要化疗的患者,鼓励尽早妊娠,术后3~6个月即可试孕,1~2年内约有50%的患者可自然受孕,对于试孕失败的患者鼓励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王沂峰教授:妇科盆底手术的创新与应用——珠江经验分享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了盆底构造,并对压力性尿失禁和POP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分类、治疗方式进行了重点介绍。传统的阴道封闭术存在创伤大、远期治疗效果较差等缺点。随后,王沂峰教授展示了生物网片耻骨筋膜尿道中段悬吊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改良的阴道封闭手术视频,创新的诊疗思维、精湛的手术技巧,让人受益匪浅。
陆安伟教授:关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穿刺孔转移的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陆安伟教授就PSM预防的要点、发生时间、发生机制、外科手术技术因素、CO2气腹对PSM发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他表示,选择与Tracra合适大小的切口有利于穿刺器的固定、减少对瘤体的直接切割;避免“烟囱效应”;在Trocar拔出前,充分冲洗腹腔、器械及穿刺口;避免选择有腹水、病情较重、自身免疫力差、肿瘤恶性程度高的患者。
吴令英教授: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治疗及进展
国内外对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如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非铂类单药化疗治疗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在10%~20%,PARP抑制剂单药在BRCA突变的卵巢癌治疗中有效率达到了30%左右,证明了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铂耐药卵巢癌的初步疗效。中国科学院中国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在报告中讲到,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目前标准治疗方案是含铂联合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免疫治疗是目前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研究热点,但仍需进行优势人群筛选。
黄晓斌教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黄晓斌教授带来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进展及经验分享。手术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疗效肯定,但手术属于有创性治疗,且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疼痛、吊带侵蚀等风险,因此术前需全面详细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手术利弊,并结合患者有无生育需求,再由患者做出相应选择。
闭幕式
刘凯教授作闭幕总结
刘剀教授在闭幕总结中讲到,感谢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感谢各位同道的积极参与!大会为期三天,邀请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手术直播、学术讲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相信大家都能够收获满满!至此,第七届广东省妇科盆底与肿瘤、微创新进展学习班在深圳圆满结束,期待来年再见!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