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国家卫健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北京市宫腔镜诊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网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
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精彩报道。
会前会:“小宫腔 大世界”-第二届宫腔镜技能视频大赛总决赛
9月16日下午13点,由中华腔镜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的会前会:“小宫腔 大世界”-第二届宫腔镜技能视频大赛总决赛在北京拉开帷幕。为了进一步推动妇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为中青年医生的发展提供交流与展示平台,“宫腔镜技能视频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获得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本届视频大赛在中青年医生手术竞技讲演的基础上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大咖坐镇评委,在众多优秀作品的展示与点评中,比赛气氛热烈,精彩迭现。
赛前致辞
大赛伊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黄晓武教授(代夏恩兰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中华腔镜外科杂志薛瑞华主任分别进行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黄晓武教授(代夏恩兰教授)致辞
金秋九月是成熟和丰收的季节,在此之际迎来了第二届“小宫腔 大世界”宫腔镜技能视频大赛总决赛。黄晓武教授对全体与会专家及参赛选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欢迎线上、线下各位同道的关注。此次大赛集结20名青年医生,将分享各自的作品进行比拼,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朱兰教授致辞
很荣幸与诸位专家、优秀选手及所有参会的同道们相聚于此次盛会。在国内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限制下,如何做好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子宫内疾病诊疗的同质化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大赛在诸位专家同道、优秀的青年选手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下,促进了彼此交流、共同提高,希望更多宫腔镜新秀脱颖而出。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薛瑞华主任致辞
此次大赛既是各位同仁展示宫腔镜技术的平台,更是专家面对面点评的绝佳机会。在宫腔镜的大世界中,祝愿所有参赛选手获得更多学术成果,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刊登更多优秀作品,展望未来国内各地宫腔镜技术普遍提高,大力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积累更多学术成果,完善和更新共识和指南,形成中国方案,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赛事进行时
经过线上评审的层层筛选,宫腔粘连组和子宫肌瘤组的20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本次宫腔镜技能视频大赛总决赛。决赛场上,每位选手携带精心准备的手术视频,进行激烈的现场比拼。11位领域专家济济一堂,从作品完整度,手术技术、手术规范、诊疗思路、演讲表现等维度进行评价和评分,他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黄晓武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彩虹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孟跃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王素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大宝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薛翔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瑞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浩教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朱天垣教授。
专家点评
选手风采
颁奖环节
经过4小时的激烈角逐,两组选手展现各自风采,得奖选手最终揭晓。摘得宫腔粘连组冠军的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黄薇医生,其演讲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引得评委称赞不已。亚军获得者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乔明静医生,季军获得者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陈恒禧医生,获得优胜奖的是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熊玲医生、永州市中心医院孙思源医生、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郝媛医生、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王金菊医生、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尤俊霞医生、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张鹏医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杜萍医生。
斩获子宫肌瘤组冠军的是赣州市人民医院肖菊英医生,演讲的题目为《宫腔镜2型子宫肌瘤切除术》,令人印象深刻。亚军获得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琰医生,季军获得者为赣州市人民医院黄俊医生,获得优胜奖的是襄阳市中心医院成莉医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小龙医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谢图朝医生、海南省人民医院刘晓行医生、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葛芬芬医生、益阳市妇幼保健院钟宜医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晓荔医生。
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腔腹镜及微创手术网络学术研讨会
9月16日下午18点,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腔腹镜及微创手术网络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会议第一学术单元设置“宫腔镜诊治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了领域内9位中外大咖进行了有关宫腔镜诊治相关的精彩汇报及经验分享,获得了业内专家及广大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与会学员均表示耳目一新,收获颇丰。
学术讲座
杨清教授:复发性流产的宫腔病变认证与诊治预后分析
复发性流产(RSA)指的是3次或3次以上连续发生的自然流产,病因较复杂,影像学检查结合宫腔镜检查可以发现子宫源性RSA的部分病因,包括解剖学异常(子宫畸形)、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病变。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的杨清教授就RSA宫腔病变认证及诊治预后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
徐大宝教授:宫腔粘连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徐大宝教授主要对宫腔粘连多学科诊疗体系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其中包括妇科、影像学科、中医科、生殖学科、产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徐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徐大宝模式,并就诊断、手术、术后管理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孟跃进教授:高龄女性宫腔因素不孕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高龄女性不孕症具有年龄大于35岁、卵巢功能下降、心理压力增加、子宫血供减少、不孕病因复杂等特点,在谈到其治疗策略时,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孟跃进教授表示,年龄本身是影响怀孕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抓准重点,找对医生;进行卵巢评估,提前储备;尽早治疗,适时备孕。
王素敏教授:不同宫腔镜器械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的应用技巧
宫腔镜是诊断宫腔疾病的金标准,宫腔镜下手术切除病灶是最微创的手术方式之一,来自南京妇幼保健院的王素敏教授在讲座中细致讲解了宫内冷刀、手术电切镜、机械清除系统三种宫腔器械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的应用技巧。
Andrea Tinelli教授: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when and how?
来自意大利Hystech BioMed大学的Andrea Tinelli教授带来了《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when and how?》的精彩演讲,Andrea Tinelli教授从宫腔镜的发展史讲起,分享了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药物治疗,并对几种宫腔镜系统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进行时机、操作细节、并发症、手术安全进行了细致讲解。
石钢教授:女性生殖道异物取出术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石钢教授针对全能宫腔镜,即热刀、冷刀相结合的宫腔镜系统取出阴道内异物和子宫内异物的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他表示,全能宫腔镜冷刀、热刀互为弥补,有利于提高疾病治疗的精准性,大大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
肖豫教授:宫腔镜在宫颈狭窄及粘连中的应用
子宫颈狭窄包括先天性子宫颈发育异常和获得性子宫颈狭窄,常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失调、宫腔积液、子宫积液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肖豫教授通过讲解临床案例,对获得性子宫颈狭窄的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技术展开了重点叙述。
Giuseppe Bigatti教授:The IBS is not a morcellat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shaver technique
刨削系统的优点是去除纤维组织、减少术后宫腔粘连的机会。来自意大利博尔扎诺大学,上海仁济医院的Giuseppe Bigatti教授带来了The IBS is not a morcellat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shaver technique的精彩演讲,Giuseppe Bigatti教授通过详细的病例演示,分享了有关刨削系统使用的一些实用技巧。
Attilio Di Spiezio Sardo 教授:Tips and tricks in office hysteroscopy
宫腔镜彻底改变了治疗患有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妇女的方法,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的Attilio Di Spiezio Sardo教授在演讲中分享了其科室建立“即诊即治”的宫腔镜门诊历程,并对宫腔镜门诊的机构建设、硬件软件的组件、诊疗流程、医生培训以及准入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
主持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