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一、我国产科急危重症救治面临的挑战

 

2021年,乔杰院士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主刊上发表了一篇报告“A Lancet Commission on 70 year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hina”,其中回顾性分析了从1949年到202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相关情况。从该报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些年我国在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成绩是巨大的。1949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是1500/十万;但是到了202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下降至16.9/十万。即使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是16.1/十万,这个数字看起来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但是从更深层次分析就会发现,在我国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产科出血、子痫前期合并心脏病以及感染等。这些资料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产后出血、高血压等仍然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疗仍然是重要的因素。在医疗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缺乏。我国的产科医生仍然在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识别、早期处置等方面有许多的不足。所以,大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不足之处,例如在如何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预测预警、综合防治这些方面,需要产科医生及其他学科的医生共同去努力。这也是大家在取得成绩背后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地方。

 

二、产科急危重症救治新进展

 

近期在卫生年鉴中,从我国的整体情况上看,女性初孕年龄与以往相比提高了3~4岁,故高危孕产妇的数量也有所升高。近年来国内外数据反映,随着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数量上升,高危孕产妇的数量在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近期资料显示,我国高危孕产妇的数量与以往相比升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是值得关注的。如何管控好这部分高危孕产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是产科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期,人工智能在高危孕产妇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预测、预防和救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陈敦金教授团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团队开展了相应的合作,人工智能在产后出血的预测预警或救治方面体现出优势,其对于产后出血的预警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外,2022年产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开展了一些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例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产科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广泛使用,挽救了许多孕产妇的生命。因此,动员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产科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产科医生应该积极去做的。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孕产妇由羊水栓塞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虽然没有降低,但相应的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这主要是由产科和重症医学科医生密切配合所取得的成绩。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一些资源,组建相应的“快速反应团队”(Rapid Response Team)在今后仍然是产科工作中的重点。

 

最后,国家卫健委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建设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可以预料到,今后基层医疗机构会积极开展高危孕产妇的早期筛查,并且由多个孕产妇救治中心参与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预测、预警、预防或救治工作,相信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

 

三、以专病为中心的MDT团队提高产科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

 

孕产妇所患疾病基本上包括了女性一生各个阶段易患的各种疾病,产科医生对于某些专科疾病的认知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依托其他学科医生的协助来完成一些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管理和救治。近年来,产科医生越发重视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孕产妇救治往往是以分和秒来计算,相应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团队。

 

建议产科建立以专病为中心的多学科救治团队(如以心血管病为主要特色或以感染性休克为主的多学科救治团队等),每家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去建立一些专科MDT团队,从而提高孕产妇救治成功率。以陈敦金教授所在科室为例,建立了以孕产妇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为主的快速反应救治团队,还建立了以脓毒症为主的感染性休克的快速反应救治团队等。在孕产妇救治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以专病性质为主的快速反应救治团队,来不断地提高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在今后也将是产科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一大特色。

 

四、产科急危重症救治

 

首先,随着新冠防疫政策的调整,今后感染(如新冠感染)对孕产妇的影响仍然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相关的一些感染,导致孕产妇发生重症的概率虽然不高,但是仍然有发生重症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去管控好由奥密克戎毒株所导致的重症肺炎或其他重大疾病孕产妇,是产科医生在2023年去努力的。

 

第二点,对于妊娠期合并症,如心脏疾病,产科医生要提升早期识别和预警的能力,在识别出之后,应该与心内科医生进一步配合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控。

 

第三点,对于所有可能发生的产房危重症,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以及子痫等,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快速反应团队的培训和演练。

 

在科研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在几种较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中开展相关的机制研究。现在主要是重复以往的研究比较多,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在教学方面,希望在规培医生和青年医生的培训过程中,能够不局限在单纯性产科知识的培训,而是应该包括其他学科的相关培训,否则,当碰到一些重症患者时,还是会束手无策。

 

专家简介

 

1.png

陈敦金 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广东省妇产科学领军人才,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和广州市2011产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首席专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围产危重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高症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任职。

 

担任《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主编、《Maternal-fetal Medicine》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副主编等诸多重要任职。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妇产科业务熟练,现主要从事重症孕产妇急救、重症管理及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科研课题11项,获得科技成果8项,发表SCI论文85篇,参与撰写专著14部,主编5部,成功申请国家专利3项。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医院优秀管理干部等荣誉称号。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