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近年来,此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与妇科其他癌瘤相比,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较低,若能及时发现,治疗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如果能够作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对女性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引起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1、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期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由于无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又称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3、初潮早与绝经晚:晚绝经的妇女在后几年大多数为无排卵月经,因此延长了无孕激素协同作用的雌激素刺激时间。


4、不孕不育:不孕不育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然而,每次妊娠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此外,末次妊娠年龄越高,患病的概率也越低。


5、卵巢肿瘤:有些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常产生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引起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6、外源性雌激素。


7、遗传因素:约有20%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症状:


1、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


4、腹部包块:早期的子宫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子宫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可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子宫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1、不要吸毒、吸烟、酗酒。作为女性,洁身自好是前提。要预防癌症的发生,人们首先要爱护自己、爱护环境。


2、饭前饭后,大小便后要洗手。勤洗手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的手段。


3、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霉菌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应该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可以预防霉菌疾病的发生。


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5、保持干净的生活环境。保持干净的生活环境,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保持干净清爽的床单。


6、注意性卫生。平时应注意外阴及内裤的清洁,注意经期卫生,不要性紊乱,也能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7、提高对阴道异常流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要注意。


8、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应用雌激素制剂。切勿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品及保健品。


9、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坚持定期检查。主要筛查方式为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异常情况。


10、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改善体内激素及其激素受体的功能状态,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会随之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