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 SW. The Pathogenesis of Adenomyosis vis-à-vis Endometriosis[J]. J Clin Med. 2020 Feb 10;9(2). IF 5.668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摘要


过去,子宫腺肌病常常被称为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现在,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被称为外在子宫腺肌病。因此,无论从发病机理还是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子宫腺肌病是否仅仅为局限于子宫的内膜异位症,仍然存有疑问。本研究通过PubMed检索了截止2019年6月20日期间发表的所有与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概述。此外,该文章还简要概述和辩证了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两种普遍接受的学说,即基于组织损伤与修复(TIAR)的内陷假说和上皮化生。这两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如难以证明真伪,对现有数据的解释,以及有效的预测性。基于目前对创伤修复的理解,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界面中断(EMID)的新假说,由此,子宫腺肌病被认为是由医源性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界面(EMI)创伤所导致。EMID假说不仅强调受损部位最突出的特征,即缺氧、还整合了上皮间质转化和骨髓干细胞的募集,以及强化了由医源性手术而导致子宫内膜细胞侵袭与扩散。更重要的是,EMID假说预测:如果在围手术期采取干预措施,子宫腺肌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因此,从致病性的角度来看,子宫腺肌病不单单是局限于子宫的内膜异位症,也可能需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不同的干预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点击阅读全文


Sachedina A, Todd N. Dysmenorrhea, Endometriosis and Chronic Pelvic Pain in Adoles- cents [J]. J Clin Res Pediatr Endocrinol. 2020 Feb 6;12(Suppl 1):7-17. IF 1.285


青春期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疼痛


摘要


大多数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感到不适。正是由于痛经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延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线治疗药物。青少年也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或单孕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当上述治疗方法无效时,也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加方案进行治疗。当一线治疗不能改善症状时,可选择经腹超声检查。当药物治疗无效,疼痛持续存在,需要考虑是否罹患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若接受腹腔镜检查,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采用切除或消融病灶。直至有生育计划,建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持续进行抑制月经来潮的治疗。青春期的慢性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


点击阅读全文


声明


本视频/资讯/文章是由益普生医学团队编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撰写提供,旨在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转发请自觉保护知识产权。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益普生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