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杨菁教授进行大会主持。杨教授首先对全国各位专家的到来致以诚挚的欢迎,对各省内外专家对我院妇产科的发展给予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第二届扬子江妇产生殖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平湘副院长代表主办单位为大会致欢迎辞,李院长首先对出席本次大会的马丁院士、谢幸院长等妇产科学术大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同时对各省内外专家对我院妇产科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李院长指出,第一届扬子江妇产生殖高峰论坛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各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第二届扬子江妇产生殖高峰论坛更将是一次大咖云集,学术争艳的饕餮盛宴,各专家学者将会带来最新的科研进展,分享最新的前沿技术,而本次会议也将汲取上一届大会的成功经验,秉承着加强学科交流和促进学科发展的精神。最后,李院长预祝“第二届扬子江妇产生殖高峰论坛”完满成功。


2.jpg

3.jpg


【学术报告】


马丁——宫颈癌HPV整合检测及早期治疗新探索

4.jpg

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为大会带来“宫颈癌HPV整合检测及早期治疗新探索”学术讲座。马院士首先展示了宫颈癌的目前现状,即病因明确、致病机制不明、全球宫颈癌发生及死亡率增长态势;随后,马丁院士分别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检测手段和早期治疗几个方面展开讲座,并分享了团队中关于HPV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HPV整合与宫颈癌发病。该研究首次确定了HPV致癌整合位点,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同时,讲座进行了有关宫颈疾病HPV整合精准筛查技术的报告,报告中探讨了HPV不同危险度的分型检测技术平台的比较及其优势与益处,指出HPV分型检测不仅有助于HPV阳性的患者诊疗,同时有助于改善宫颈癌高危人群管理。最后,马院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宫颈癌的早期治疗方法如癌前病变早期分子靶向治疗、早期无创分子治疗等最新知识。马丁院士及其团队对于宫颈癌研究的贡献,给在场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带来了新的启发。


谢幸——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5.jpg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院长分享的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谢院长首先指出完成生育需要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基本完整和功能正常,然后就目前实体瘤主要的三大治疗手段,即手术、化疗、放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谢院长强调,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处理不同于一般实体瘤,治疗的总原则是化疗为主,结合手术和放疗等其他治疗,需要在评估基础上,根据分期和评分,实施分层治疗。低危型肿瘤则初始采用单药多疗程化疗,对于部分能自行缓解的葡萄胎后滋养细胞肿瘤,可延迟化疗,以避免对生育功能的损害。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则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年轻、渴望生育、病灶局限的PSTT,也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谢幸教授本次报告强调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患者实际的状况和对生育功能的需求,在处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时选择最适于患者的方式。


【妇产科联盟签约仪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专科联盟签约仪式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燕副主任主持,杨菁教授、洪莉教授和洛若愚教授担任启动嘉宾,59个联盟医院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杨菁教授,洪莉教授,洛若愚教授隆重地启动了签约仪式,依次为59所医院代表颁发了签约牌,并合影留念。最后,杨菁教授致辞,杨教授回顾了各级医院悠久的合作历史,总结了本次签约的意义。签约联盟是为了加强各级医院之间的交流,提高医师业务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普通群众。最后杨菁教授在大雪时节,祝各位同道保重身体,以更好地精神状态回归工作岗位。


6.jpg

7.jpg

8.jpg


【妇科分会场】


梁志清——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的进化与回归

9.jpg

西南医院梁志清教授为大会带来“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治疗的进化与回归”报告。梁志清教授首先回顾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和比较了不同术式,如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缺点,以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途径和目前的技术缺陷,此外,梁教授还为大家分享了一例精彩的手术视频,为促进病人早期恢复的治疗提供多种参考。梁教授精彩的讲解让学员们深入理解了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的意义,受益匪浅。


王泽华——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10.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泽华教授本次大会分享的主题是“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的选择”。王教授回顾了宫颈癌手术方式由开腹手术向微创手术发生了演进的历程,提出在这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的争议,并比较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随后指出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还需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角度进行评估,同时在评估过程中不可忽视手术者对于手术成功性的影响。王教授认为,手术者对于手术方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存在着一个学习曲线,而提倡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最终使患者收益的方式就是好的术式。


宋岩峰——盆底重建手术的个性化选择

11.jpg

解放军福州总院宋岩峰教授带来“盆底重建手术的个性化选择”精彩分享。宋岩峰教授首先比较了传统术式与植入替代物手术的优缺点,并重点讲述了TVM阴道网片修补系统的相关知识。此外,宋教授还带来了丰富的临床病例,通过病例的讲述,进一步增进了学员的理解。宋教授认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选择个体化手术,指出个体化医疗也可以为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好的思路,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选择术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丁岩——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12.jpg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岩教授为大家分享的是“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丁教授系统地讲述了子宫肌瘤的现代治疗思路,强调肌瘤的治疗也需个性化,即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症状、肌瘤部位、大小数量、婚姻、生育状况以及患者的周身情况等全方面考虑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最后丁教授指出,治疗个别化需更具有针对性,既能达到解除患者的病痛的目的,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汪辉教授——子宫颈癌辅助治疗进展

13.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辉教授讲授了“子宫颈癌辅助治疗进展“。汪教授强调了在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中临床分期的重要性,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同时指出一些临床研究以及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着争议。强调了在治疗方案选择上,临床医生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考虑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研究证据,应用到最佳的治疗对象,以利于宫颈癌辅助治疗的进展。


陈捷教授——宫颈癌微创手术争议引出的反思和对策

14.jpg

福建省人民医院陈捷教授给大家带来的是“宫颈癌微创手术争议引出的反思和对策”,陈教授首先从2018年10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献研究入手,重点讲述了目前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生存率降低的影响,引出目前宫颈癌微创手术所存在的争议,然后比较了宫颈癌微创手术及开腹手术的手术方式的主要差异及患者生存率的数据统计,就目前国内关于引起宫颈癌微创手术降低患者生存率的原因探讨的一些观点,如CO2气腹、举宫托、生理盐水全腹冲洗等进行了分析,陈教授认为,以上任一因素都可能是影响因素,但宫颈癌微创手术仍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进的过程,强调了无瘤原则的重要性,临床医疗人员需要始终保持有减少癌细胞污染,尽可能减少术中扩散的原则,重视术前术中术后的消毒。陈教授精彩深入的讲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王沂峰——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15.jpg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从外国西药传进一百年到改良时代,从改良时代到精准时代而后到如今的微创时代等几个时代的特点,并比较了VEIL-L和VEIL-H的异同点。接续解释了前哨淋巴检测的作用,主要在淋巴清扫的过程中通过对淋巴结进行染色方便更准确地进行清扫。教授最后通过数据曲线图来对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腔镜与开放手术进行了对比,最后发现与OIL相比,VEIL可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美容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同时不影响治疗效果。


【生殖分会场】


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2019年12月7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办的第二届扬子江妇产生殖高峰论坛生殖分论坛在武汉拉开帷幕。


本次大会生殖分论坛邀请到生殖领域的多位专家就生殖科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讲解和探讨。旨在加强生殖科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全国生殖科医师的临床诊治水平与科研能力,同时为生殖科医师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这次会议的内容囊括了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和伦理问题、辅助生殖中的遗传咨询等生殖科热点和难点,基础、临床、转化三管齐下,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高潮迭起的学术盛会。


杨冬梓教授——非典型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及其生育问题

16.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冬梓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非典型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NCAH)及其生育问题”。杨教授首先介绍了NCAH的概况和存在的生育问题。由于NCAH多成年后发病、症状不典型,杨教授重点强调了NCAH的诊断要点,掌握激素合成途径,识别高危人群与异常激素改变,必要时应用基因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掌握治疗指征,合理用药,个体化监测和处理,可使NCAH患者生育结局良好。


田莉教授——复发性葡萄胎再生育策略

17.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田莉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复发性葡萄胎再生育策略”。田教授就一名患有复发葡萄胎的患者病例讲述了复发性葡萄胎分类和遗传学的特点、双亲来源的二倍体葡萄胎(BIHMs)的表观遗传特征、复发性葡萄胎的再生育对策。复发性葡萄胎的患者应根据其所属分类和遗传学特点,选择个体化的辅助生殖技术。


杨菁教授——辅助生殖技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18.jp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菁教授在本次大会上讲述了“辅助生殖技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杨教授分别讲述了复发性流产的定义,遗传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占据的地位,胚胎染色体异常在流产中的发生率,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复发性流产应该采取何种辅助生殖技术。强调了RSA的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是RSA的两大重要因素。建议对流产组织常规行遗传学检查,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法;有明确免疫因素的患者可针对性进行相关的免疫治疗,但需规范用药。临床中应根据RSA具体原因、母体机体环境等因素选择相应ART及干预措施,以增加妊娠成功率、降低流产率。


相文佩教授——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和伦理问题

19.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相文佩教授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和伦理问题”。生育力保存是肿瘤治疗的巨大挑战。已有癌症患者通过提前保存生育力,在肿瘤治愈后怀孕生子,是有生育要求者的最佳治疗路径。然而,目前肿瘤患者生产力保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患者宣教知晓率低、肿瘤和生殖医学专业衔接缺陷、生育力保存技术有待发展及伦理问题。相教授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各自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产科分会场】


范翠芳主任——妊娠中晚期合并急腹症大串烧

20.jpg

产科分会场的讲座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的范翠芳主任开始,她为大家带来妊娠中晚期合并急腹症大串烧。范主任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妊娠合并子宫破裂、妊娠合并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输卵管卵巢蒂扭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变性、妊娠合并阑尾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六个病例,为各类妊娠合并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思路。范主任强调,遇到此类疾病,及时发现患者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影像学表现,尽早明确诊断,尽快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对于减少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至关重要。


邹丽教授——双胎妊娠产后出血

21.jpg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邹丽教授,以试管婴儿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病例,向大家介绍了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生理机制、高危因素、防治方法及产后出血的处理方式。邹丽教授指出: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繁荣发展,双胎妊娠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高,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众多,包括子宫收缩乏力,IVF-ET术后,妊娠期贫血,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高龄(35-39岁),凝血功能异常,产道损伤等,相比产后出血发生再处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更加关键,应重视产前贫血的筛查和防治,选择合理的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同时,产程中的处理方式也极其重要。最后,邹丽教授就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缝合止血方式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林羿教授——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22.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林羿教授,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及论文发表经验,就“如何发表SCI论文”分享了科研论文的写作经验。林羿教授提出,在繁忙的临床工作及生活中抽取时间大量阅读文献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拥有较高科学价值的文章更容易被期刊所接受;再者,多角度、多层次的提供实验证据,论文思路合理、逻辑严谨,实验结果的适当展示,避面低级错误的发生也是优质论文所应具有的特征;最后,林羿教授强调了大同行合作及人际交往在论文发表中的重要作用。


刘海意教授——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与复发性流产

23.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刘海意教授从复发性流产的定义、病因分类、甲状腺激素的生成过程、甲状腺自身抗体等方面出发,提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的机制,对甲状腺功能的全面评价做出介绍,以三个诊治实例提出各类甲状腺疾病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用药及管理。刘海意教授指出:对合并不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孕前管理策略、早孕及妊娠中期患者的诊断及管理都是不同的,主张采取个体化策略进行诊治。


杨孜教授——认识子痫前期 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发病致病

24.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提出,导致子痫前期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发病机制及发病通路也不是单一的,母体的已知风险、遗传潜质、未知疾病的存在,甚至母体的医嘱依从性也会对子痫前期的发生产生影响。杨孜教授就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做出详细讲解,提醒大家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与发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忽视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的存在;高血压是一个动态监测的过程;不能等待及盲从国外的标准及诊疗方式,要根据首发症状早诊断、早治疗,不被妊娠期高血压所“忽悠”。水肿、体重增加、血压异常波动、血小板进行性走低、低蛋白血症及胎儿生长不良趋势是子痫前期的预警。杨孜教授强调,对于子痫前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子痫前期的发生,防止已发生的子痫前期进行性加重。


【博士生论坛】


2019年武汉大学妇产科博士生论坛于2019年12月7日成功召开。此次论坛荣幸邀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菁教授、洪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刘凌燕教授为大家分享授课。参加此次论坛交流的博士来自国内各知名高校,她们对各自的课题研究进展进行分享,沟通学术观点,交流研究思路,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报告。


杨菁教授——排卵及促排卵的生理基础

25.jpg

26.jp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杨菁教授做了题为“排卵及促排卵的生理基础”的讲课,从卵泡周期、卵泡发育的调控、促排卵的生理基础、常用促排卵药物的机理、常用促排卵方案简介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阐明了“双事件、双激素”是理解促排卵的基础,不同的药物、方案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具体处理。


洪莉教授——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探索

27.jpg

28.jp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二科主任洪莉教授做了题为“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探索”的讲课。洪教授从肿瘤与生物信息分析、肿瘤与免疫、肿瘤与干细胞、肿瘤与外泌体、肿瘤与线粒体、肿瘤与生物靶向治疗等多维度娓娓道来,耐心细致的讲解配以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在场学员表示收获颇丰,引发了大家对于卵巢癌研究的思考。


【青年医师论坛】


12月7日下午,第二届扬子江妇产高峰论坛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委会青年医师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妇科、肿瘤科、影像科及病理科多学科专家就妇科恶性肿瘤话题最新进展进行讲解,通过专题授课及MDT病例讨论形式进行深入学习与讨论,旨在加强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交流,为青年医师成长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申复进教授—卵巢癌的初始治疗

29.jp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III科主任申复进教授带来了“卵巢癌初始治疗”的专题讲座。报告中指出,卵巢癌规范化的初始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他从手术、化疗等各个角度讲解如何做到规范,如何让患者更好获益。


吴鹏教授——2019年ESMO parpi一线治疗新进展

30.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鹏教授就“2019ESMOparpi一线治疗新进展”做了专题讲座。吴鹏教授授课方式幽默风趣,生动阐述力PARPi在卵巢恶性肿瘤一线治疗中的新进展。


待续~


声明:本文由会务组供稿并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