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始建于日本侵占东北的伪满时期,是满洲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组成部分。分为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两部分。当时设备简陋、破旧,只有二战期间日本制造的X线摄影机、透视机和X线治疗机,部分机器是利用德国球管简单组装而成。主要承担胸部、躯干、四肢、骨骼的透视摄影及消化道对比透视检查,人员素质低,专业医师很少。上述的有些检查,需要临床医师参与才能完成。服务对象只是少数的特殊阶层人士,普通中国人很少有机会享用。勿庸讳言,这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沈阳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日本当时的工业水平是分不开的。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满洲医科大学,更名为沈阳医学院,直至1948年末沈阳解放。在这3年中,担任该科主任的是原日本留用教授山中太郎。其继任者是郭绍伦教授,这是第一位中国人担任此职务。郭绍伦教授去北京后,由安天佑教授担任主任。此时设备有所更新,如:增加了GEKS11-8型透视机、GEKS12-8摄影机、皮克野战用移动式透视机。在治疗方面则增加了Waferson浅部治疗机。

  当时的工作量较日本统治时期有所增加,一台日本岛津公司的裸线透视机仍在使用;胃肠检查仍以透视为主,要想照像,需将病人移至照像室摄片,其不便和诊断水平可想而知。在治疗方面,只限于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及皮肤病的中浅部治疗(包括镭针腔内放疗)。在放射诊断方面,当时肺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骨结核、骨折和复位检查占日常工作的大部分,偶见肺癌、胃癌、骨骼肿瘤等病变,均为晚期病变。小病变和早期病变均不能诊断。

  1948年末沈阳解放,由中国医科大学接管沈阳医学院,其放射科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此后放射科有了新的生机,其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初步发展阶段、停顿阶段、再发展阶段和新发展阶段,介绍如下:

  一、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 ~ 1966年)

  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段时期,也是传统放射学的发展时期。在毛泽东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方针指导下,医疗检查任务猛增,每月胸部透视量从前期的数十人次,增加到后期的200-300人次;摄片人次每日从20件增加至150件;胃肠透视从几人增至10余人。在此期间,根据临床需要,在传统放射学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特殊检查,并成立了放射线教学研究室,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培养于一体。

  放射科和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先是由王克仕(代)担任,继而由王家嶙任主任,杜筠任副主任(分管放射治疗)。1958年后由张景荣任副主任(这时技术职称评定已被停止)。

  这个阶段在接收国民党时期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了第一次的设备更新。1964年引进菲利浦1000mA大型双向血管造影装置(附电影摄影设备)、胃肠透视机(附自动点片摄影)、直线体层摄影机、胸部体检荧光摄影机等,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大量新的放射检查工作:{NextPage}

  1、胸部放射学:呼吸系统检查仍以透视为主,发现异常时拍摄正、侧位片;对病灶或支气管进行体层摄影;同时开展支气管造影检查;胸部体检荧光摄影机在普查肺结核病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了节约,有时也用以代替肺片摄影。心脏大血管检查,以心脏远达三位像为主;对心肌病、先心病开展了心血管造影检查。

  2、神经放射学:开展了脑室、全脑造影、双向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检查。

  3、骨骼放射学:开展了骨骼体层摄影、膝关节充气造影,以及骨小梁放大摄影术等检查。

  4、腹部放射学:胃肠道检查以透视为主,有病变者行点片摄影(只拍1~2张分隔照片)。以腹腔后充气法,检查后腹腔病变;以气腹法检查胃肠道壁外情况。钡灌肠除诊断结肠病变外,还用以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胆道系统造影、经皮经肝穿剌顺行造影、肾及输尿管的IVP和逆行造影、膀胱造影均应用于临床。对肾肿瘤或肾动脉病变开展了直接穿刺法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5、五官放射学:鼻窦、乳突平片摄影仍为常用检查方法,少数由体层摄影加以补充。涎腺导管造影术应用于涎腺肿瘤或炎症的诊断。

  放射治疗方面也有明显改善,由前苏联引进深部放射治疗机和"钴炮"装置后,对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治疗得以全面开展。

  放射治疗组在1958年脱离放射科,单独成立放射治疗科,由杜筠担任主任。

  在开展上述特殊检查的过程中,除科室领导的重视外,一些高年资的医师,如陈炽贤、许庚禄、姜淑德、徐景跃等也作出了宝贵贡献。虽然他们有的已过早地离开我们,有的已调到其它医院或离休,但是这一阶段工作的发展是有他们一份功劳的。

  教学工作除大学本科各系统必修课外,为卫生部培训了第一批放射诊断专业医师(二年制)。毕业后分配至东北各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日文医学班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后,又担当起日语专业的授课任务。此时,图像教学演示以原始的照片和挂图为主。

  科学研究是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如在基层普查矽肺,总结出不同矽肺的X线表现等文章,在当时唯一的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表。技术干部的培养,除科内建立起每月会诊制度外,这段时期共派出六人到国内知名大学或专科医院进修。

  这是一段艰苦奋斗的时期。早期放射科医师只有7~8人,后期增加至10余人,每人每日均有岗位。夜班除承担急诊透视外,还要书写当日全天照片的报告,第二天审查发放,休息时间只有半日。带着墨镜、穿着沉重的铅衣、带着不能弯曲的硬质铅手套,在暗室中完成了大量的胸部和胃肠透视,当时的情景是现代人所不可想象的。{NextPage}

  二、发展停滞阶段(1966年 ~ 1972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即废除了科主任负责制。科室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处于停滞状态。至1972年按国务院的有关指示才恢复了科主任负责制,由张景荣出任主任,王家磷为副主任。

  三、再发展阶段(1976年 ~ 1996年)

  这二十年间国家实施了改革开放,解放了科技人员的思想,在认知先进国家放射学发展状态的情况下,促使放射科进入了一个传统放射学与现代影像学(CT、NRI等)并进的再发展阶段。同时开展了国内、外技术信息交流和人员培养等活动。

  科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先由张景荣(1972年~1989年)担任(并任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放射肿瘤诊断研究室主任)、后由梁书琳(1989年~1990年)、王长龙(1990年~1996年)担任;副主任先后为王家磷、何芳显、马述盛。1978年国家恢复技术职称评定,上述放射科领导均评为教授、主任医师。

  从国家建立研究生培养制度伊始(1979年),放射科首批获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1986年开始由三名医师组成的介入放射学组,同时配备了相关技术的人员和病床。1991年正式成立介入病房。

  自1983年安装了第一台日立头部CT机后,放射科进入了第二次设备更新高潮。1984年引进岛津双C形臂血管造影装置(附电影摄影机)、胃肠摇控透视机(附录像装置)、多轨迹体层摄影机;1986年引进西门子DR-H新型全身CT;1991年引进胃肠摇篮床检查机;1995年引进GE 1.5T超导MR装置。与此同时常规摄影机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手术室配备了C形臂透视照像机和病房床边移动照像机。此外,还有两台日本二手胃肠透视点片机用于大量胃肠检查的需要。伴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医疗诊断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分述如下:

  1、腹部放射学:早在1976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胃双对比造影的应用研究,在胃微皱壁(胃小区)的显示方法、胃小区改变的不同病理意义、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特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首先报导了进展期胃癌的浸润深度、Borr-Ⅱ与Borr-Ⅲ型胃癌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小肠双对比造影和口服造影剂经结肠充气的回盲部检查的开展,使小肠肿瘤、克隆氏病的诊断及其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有了新的方法。

  CT和MRI的临床广泛应用,使腹部、后腹腔、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肿瘤、炎症、创伤和变异等方面的诊断有了新的飞跃。淘汰了腹腔后充气造影、经皮经肝胆系造影等侵入性检查,常规胆道造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2、神经放射学:传统的气脑、脑室造影和脊髓造影已全部被CT、MRI取代。仅头部CT每年检查人数达9000余人次。脑血管造影由颈动脉直接穿刺法,改为经导管选择性造影,可认为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不同类型脑出血的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也从此时开始。{NextPage}

  3、胸部放射学:采用高分辨力CT,对肺内孤立结节、肿块和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能力有明显提高,废止了支气管造影、体层摄影的检查。推动了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期的研究。

  4、心血造影检查及CT、MRI的应用,提高了各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狭窄,大动脉夹层的诊断能力。常规心脏摄片,已被超声和上述检查所取代。

  5、骨骼放射学:X线平片为常规检查方法,CT、MRI扫描对肿瘤大小、范围、骨旁软组织肿块及微小瘤骨的显示发挥了独特作用;对腰间盘病变、膝关节损伤及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有无可替代作用。已往的膝关节充气造影、体层摄影等全被这些高信息量的现代影像检查所取代。

  6、五官放射学:早期在直线体层摄影机上就开展了鼻窦、眼眶和颞骨乳窦的各种体层摄影。轴位和冠状位的岩骨体层摄影,在诊断小胆脂瘤、中内耳畸形以及颅底骨折、脑膜损伤-脊脑液鼻漏、耳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居于国内先进水平。1978年曾诊断外伤性锤砧骨(听小骨)脱臼,并得到临床手术的证实。引进CT之后,以前应用的涎腺导管造影、岩骨体层摄影已让位于高分辨CT扫描。

  7、介入放射学:1986年介入放射学组成立以来,先后在韩铭钧、徐克两教授领导下,积极进取,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介入技术并不断改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以肝癌介入栓塞、化疗为开端,以至在国内首先对各型布-加氏综合征进行介入治疗,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并在日本放射科学会杂志上发表。

  教学方面,除五年制大学本科、日语医学班外,此间又增加了七年制、英语医学班的教学任务。此外,放射科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成为放射科专业医师培训基地之一。教学图像的演示,已从前阶段以挂图为主,转为以幻灯、投影仪为主。

  科学研究由于大批研究生的培养,除结合临床病理的放射学对照研究外,部分题课已开始深入到动物实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技术干部的培养,除有选择、有目的的派出人员在国内学习外,1984年后有多名医师走出国门,赴日、美、德、瑞典等国考察、培训。尤其是与日本国之间的校际的交流甚为活跃,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已故的何芳显教授的努力和贡献功不可没。

  第三阶段(1996年 ~ 现在)

  "The development is true"。放射科经过发展、停顿、再发展,现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其特征是从传统放射学和部分现代影像学的应用,转入到以现代影像学为主导的新时期,也是新老领导班子完成交接的时期。{NextPage}

  放射科主任为徐克教授,副主任为徐荣天教授、黎庶教授、苏洪英副教授、任克副教授和李松柏副教授。

  新发展时期的特征包括:

  1、国外学子学成回国,出任科室领导工作;

  2、原各级医师和技术人员,在前阶段医、教、研的实践中素质明显提高;高级职称人员增加。

  3、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MRI、DSA、数字胃肠机等设备的引进,提高了设备档次,增加了数量,并充分发挥了它们的潜能。

  4、新兴的介入放射学迅猛发展,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2005年徐克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

  5、加强了专业医师培养和学科建设,成立了胸部放射学组、腹部放射学组、骨神经放射学组、介入放射学组及急诊放射学组。专业化分工推动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创新,促进我科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6、放射科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二名博士生导师。

  7、科研成果空前增多;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的论文空前增多;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空前增多。

  8、介入诊断和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治疗的病种不断增多,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成立了辽宁省肿瘤与血管病介入治疗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和技术干部培养,与医疗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并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类教学的图像演示,从幻灯上升到多媒体的应用。此间放射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博士生、硕士生的选题不断深入,已跨入到动物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结束语:回顾放射科的发展历史,看到放射科的现状,不言而谕,它的发展与国内外和平和安定的环境、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现代影像学的相关科学、工程学的创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开展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是发展、进步的动力;而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了解学科走向的学科带头人是带领学科发展的关键。可以预见,放射科终将从现在的新发展阶段,向通向世界的大发展迈进,在世界影像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