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1~41+6周,占64.44%,羊水过少组42.22%伴合并症,剖宫产率86.67%,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少组中胎儿畸形(2.22%)、羊水粪染(13.33%)、胎儿窘迫(18.89%)、新生儿窒息(7.78%)和吸入性肺炎(6.67%)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与孕周密切相关,B超可作为及时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羊水过少确诊后,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及妊娠是否有合并症选择最佳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  羊水过少;羊水指数;剖宫产;围生期结局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常引起不协调子宫收缩,增加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几率,因此加强产前保健和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4月羊水过少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10年4月我院住院分娩总例数为1 502例,其中羊水过少90例,羊水过少发生率为5.99%。产妇年龄18~45岁,平均28.5岁。初产妇57例,经产妇33例,平均产次(1.32±0.21)次,孕龄29~42+4周,头位79例,臀位11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羊水正常的9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的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

  1.2 诊断标准

  1.2.1 临床诊断标准:检查子宫时有紧裹胎体感,易激惹,前羊膜囊不明显,人工破膜后羊水量极少。

  1.2.2 B超诊断标准:羊水暗区最大垂直深度测定法(AFV)≤2 cm为羊水过少,≤1 cm为严重羊水过少。羊水指数法(AFI)≤8 cm为可疑羊水过少,≤5 cm为羊水过少。

  1.2.3 直接测量羊水量:阴道分娩时置盛器于产妇臀下持续收集,剖宫产术中以吸引器吸净羊水,估计羊水量<300 ml诊断羊水过少。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NextPage}

  2 结果

  2.1 孕期B超评估:羊水过少组90例中产前B超检查82例,其中AFV≤2 cm 18例,占21.95%;AFI≤5 cm 47例,占57.32%,5~8 cm 17例,占20.73%,>8 cm 5例,占6.10%,未行B超检查8例。B超评估符合率93.90%。

  2.2 羊水过少与孕周关系:90例羊水过少者中,<孕37周6例,发生率为6.67%;37~40周者12例,占13.33%;40+1~41+6周58例,占64.44%;≥42周14例,占15.56%。孕40+1~41+6周组羊水过少比例最高。

  2.3 羊水过少与妊娠合并症发生情况:在90例羊水过少孕妇中,伴合并症者38例,占42.22%(FGR 9例,占2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1例,占23.33%;过期妊娠14例,占15.56%;妊娠合并贫血35例,占38.89%;ICP 12例,占13.33%;其他合并症2例,占2.22%)。对照组中伴合并症者12例,占13.33%(妊娠合并贫血8例,占8.89%;过期妊娠2例,占2.22%;ICP 4例,占4.44%;其他合并症2例,占2.22%)。羊水过少组伴合并症高于对照组(P<0.01)。

  2.4 分娩方式比较:羊水过少组剖宫产78例,占86.67%,阴道分娩12例,占13.33%;对照组剖宫产37例,占41.11%,阴道分娩53例,占58.89%。羊水过少组剖宫产明显增加(P<0.01)。

  2.5 围生儿结局:羊水过少组中胎儿畸形2例(2.22%)、羊水粪染12例(13.33%)、胎儿窘迫17例(18.89%)、新生儿窒息7例(7.78%)、吸入性肺炎6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例、4例(4.44%)、7例(7.78%)、2例(2.2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羊水为胎儿提供了一个恒温恒压的生长环境及活动空间,羊水的变化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器官成熟及宫内安全的重要指标[1]。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它对各期的围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①胎儿畸形,常见泌尿系统和肌肉骨骼畸形。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羊水过少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超声运用AFD和AFI判断羊水过少,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5%[2]。我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90%。大部分畸形在中期妊娠发现,晚期妊娠合并胎儿畸形临床病例减少,本组两例胎儿畸形(手足畸形)均发现在孕37 周前;②羊水过少宫缩时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脐带受压,影响胎儿胎盘循环,引起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时胎儿胸廓受压,肺膨胀受限,肺循环受影响,新生儿窒息增多。羊水过少时宫内环境差,产道的润滑作用减弱,使宫缩不协调,产程延长,增加胎儿的危害。羊水愈少,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就愈高。

  由于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密切相关,属高危妊娠,已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本文羊水过少发生率为5.99%,高于文献报道(国内0.4%~4%,国外0.5%~5%)。妊娠36~38周时羊水量最多,38周后逐渐减少,晚期妊娠羊水过少的主要原因多数认为胎盘功能低下,使羊膜和绒毛失去透析作用,造成水分及溶质转换障碍,羊水和母儿的细胞外液间的等渗状态受到破坏,羊水通过胎盘进入母体的量增高,胎尿生成率低,使羊水减少[3]。本组病例中,孕40+1~41+6周组羊水过少比例最高。陈秀勉等认为,当AFI<8 cm时,数天后复查,羊水可变得更少。 羊水过少在过期妊娠中的发生率达22.4%[4]。故孕40周后或AFI<8 cm的病例,每周应进行2次超声的动态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5]。我院对于已经超过预产期还没有分娩的羊水过少孕妇非常重视,及时排查高危因素,包括B超动态了解宫内情况, Manning评分,OCT及CST,尽量在孕42周前终止妊娠,过期妊娠病例数据较少。

  本研究发现羊水过少组的妊娠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羊水过少在妊娠各期都可能对围生儿造成不良后果。羊水过少可增加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及胎粪吸入,低Apgar评分,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性[6]。本研究中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未出现1例新生儿死亡。由此得知,加强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羊水过少,积极处理。妊娠未足月,胎肺不成熟者,排除胎儿畸形者可予饮水疗法,羊膜腔灌注疗法等治疗增加羊水量,延长孕周。妊娠已足月者,对胎儿贮备功能好、宫颈条件成熟者,可在严密监护下行人工破膜及催产素引产,产程中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性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尤其对有合并症的孕妇,对改善围生儿结局有重要的意义。